生命体验与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_亲职教育论文

生命体验与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_亲职教育论文

生活体验与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发展论文,青少年论文,身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7)05-00014-06

在走向日益开放的今天,青少年是在一种矛盾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现有3亿以上的青少年[1],从社会层面看,他们是幸运的;但从心理上剖析,他们又是寂寞的。说幸运的,是因为他们生长在社会繁荣发展时期,这些来自80、90后的青少年从小既没有经历饥寒之苦,成长中也没有遭受失学之痛,他们是在父母双亲的精心呵护与社会倍加关爱下成长起来的。也正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来得容易,反而使他们不能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人格发展和社会认同所需要的体验,其结果造成了青少年物资生活“营养过剩”,心理需求“营养不良”的寂寞困境。

青少年生活内涵的矛盾,产生了许多令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烦恼的所谓“青少年问题”。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健康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与自我塑造。本文选择这个命题来讨论,目的是想通过对青少年生活体验缺失的剖析、学校家庭日常生活资源的开发和生活体验教育的探究,希望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在发展健全人格上有所帮助。

一、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连续生活的体验

青少年时期在年龄上的意义是模糊的,社会学家认为它是从生活依赖到独立自主的一段时期。本文以教育历程来界定,“青少年时期”是指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一段时期。社会与家庭常把“青少年问题”或“生活缺失”的成因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败,而学校方面又抱怨家庭教育失当和社会不良影响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根据笔者的研究与了解认为,家庭教育失当是形成青少年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属于次要原因,至于社会影响,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削弱,并对青少年积极影响出现松动时,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影响才会发生作用。如果我们把青少年问题看做是人格发展障碍的话,那么病根发生在家庭,学校使病情表现,社会让病情加重。

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次序与和谐,需要连续生活的体验。针对青少年成长的需求,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道德分为意识形态化的道德和日常生活的道德。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大多与生活要求、生活习惯等结合在一起。这部分道德是理解社会伦理的生活基础,是完成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任务。本文以此作为讨论的重点。

1.青少年生活缺失的补偿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从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不断去追求更高一层需要的实现。而任何一个层次需要的缺失,都会在人格发展构成中造成失衡现象。人生好比乘坐生命列车的旅程,从童年启程抵达生命的终点。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只有经过完整童年与青少年的生活体验,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发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而我们现在的青少年“乘客”,一方面电子网络使时间呈现出了平面化,缺失了向纵深穿行的生活历练与体验,进而出现了“生活缺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剥夺了青少年的课外生活体验,难以从生活历练中体验到如何处事、待人、抗挫折、负责任等心理成熟的行为。由于成长中的生活缺失,青少年将产生对生活缺失补偿的渴望。

生活缺失是指青少年对生活经历中某种需要不满足而造成的不平衡的心理体验,它可以成为青少年投入生活体验以弥补这一缺失的心理动力。由于有生活缺失心理的慰藉与补偿的需要,学校和家庭作为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防线,针对青少年缺失性生活体验需求,应当负起责任并有所作为。因此,我们需要开发生活资源,促进心理发展需要的生活体验,实现缺失心理的慰藉与补偿,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合行为。

2.日常生活道德教育稀缺性的诉求。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道德教育,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都被遮蔽在意识形态化的道德教育中,从而成了稀缺性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道德规范是通过非文化传统下的教育表现出来的。比如,“诚实”、“守信”更多是与“仁义”、“忠孝”相联系;二是从目前所重视的道德教育来看,是意识形态化的高层次道德,而对日常生活的道德要求则缺乏规范与教化。例如,“诚实”、“实在”等日常生活道德品质一般都转换成“光明正大”、“实事求是”等意识形态道德来宣传;三是传统的日常生活道德观念需要经过现代理性的开发和培植,与时下相适应的日常道德规范还有待于形成与完善。

关于德性品质,不管是孔孟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一个人的德性品质获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二是教化培育,二者缺一不可[2]。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学习必须要有生活体验,不能完全依赖课堂,必须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和创造生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常常违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太长,活动的时间太短。调查显示[3],有63%的学校没有固定的课外活动安排,仅有3%的学校每天坚持一节课的课外活动;73%的学生和60%的老师认为,每天参加一定时间的课外活动很有必要。中学生对学校开展课外活动表现出的渴望,这是青少年成长的需求,也反映了日常道德教育的稀缺。从人格发展的观点来看,开发日常生活道德活动课,是弥补青少年生活体验的需要。

3.生活的过程也是品德建构的过程。对道德的探讨历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孟子说过,仁是人的安宅,义是人的正路。苏格拉底则说,道德涉及的绝不是普通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大问题。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他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会有意义,是因为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一样,其宗旨也是为了促进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品德建构的过程。

生活就是生存、活着,但生活并不仅仅为了生存、活着,还因为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促进美好的生活。从过程上看,生活的过程与道德学习、道德建构的过程是同一的过程[4]。从逻辑上推理,我们无法想象有生活之外的道德,首先,人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展开,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品德建构生成的过程;第二,道德无法脱离生活,道德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道德不能单独存在,那么道德生成与建构过程自然也不能单独存在了。大家都知道,生活体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如健康的社会性人格、较强的人际智慧、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只有通过生活体验活动才能发展起来。

二、开发资源促进青少年生活体验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对青少年生活缺失的体验教育可以达成以下共识:第一,青少年在人生成长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这一关键时期中,当代青少年生理成熟早、心理成熟晚,产生身心发展矛盾,从社会认同到自我统合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趋于一致;所谓“自我统合”是指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相吻合。第二,能否顺利实现社会认同是青少年人格重建的关键。统合困难是生活缺失造成的,需要开发生活课程和体验教育进行帮助。第三,造成青少年生活缺失的原因,是客观因素大于主观因素。其中,家庭与学校都负有责任。因此,青少年生活缺失现象,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在帮助青少年发展健康人格并避免生活迷失问题时,除了呼吁教育部门按照全面发展目标加强全人教育之外,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开发家庭生活资源,在亲职教育中发展人格基础

青少年中无论是心理困扰还是行为适应不良,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如果以家长对子女管教的方式来代表家庭教育,那么,目前至少有五类家庭教育方式出了问题:(1)家长的价值取向有问题。只重视知识学习、考试分数,轻视接人待物等做人教育;(2)教育方法过于简单。要么态度生硬粗暴,要么放任自流;(3)家庭教育力量分散或分解。父母双方,或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各行其是,未能形成合力;(4)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子女出现的失误。常把不好习惯当成品德原则问题来对待;(5)家长不良情绪影响子女。有的家长自己情绪不稳定,如自己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不顺心问题,不能调整好心态,常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小孩身上去。

检讨上述家长管教问题,在社会现实中不在少数,如果这种情形得不到改善,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对此,我们建议开发家庭生活资源,推行亲职教育打基础。“亲职教育”这一称谓是西方上个世纪30年代所倡导的,它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俄罗斯称为“家长教育”。亲职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新概念,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社会发展加速,接受亲职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亲职教育研究表明,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水平成正相关。亲职教育涵盖了对父母的教育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具体来讲,一是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二是为子女营造安全、自由、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三是促进子女综合能力的培养。诸如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管理情绪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等。如此,使青少年建立初步认同,为自我统合作准备。

亲职教育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成长不能不管,但也只能施以适当。一是营造亲子交互环境。亲情的基础虽然是先定的,但感情的深浅却是人为的。要使管教子女有效,首先必须共同生活,朝夕相处,共情同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子女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二是明确公认的社会规范。对子女要求的行为,对公认的社会规范,要让子女以知促行,将“希圣希贤”的目标,落实到人格培养;把“修己善群”的德目,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譬如,要初中生“堂堂正正做人”,他既不知也难行,如果要求他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他既明白又能做得到;三是以身立教要求。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好子女,最重要的是父母的人格力量和品行修养,使子女产生敬畏之心和爱慕之意,在潜移默化中效仿渗透。

(二)开发校园生活资源,在生活体验中弥补缺失需要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青少年60%-80%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环境、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和朋辈群体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学校是青少年实现基本社会化的重要力量。

研究表明[5],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在向个人取向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个人取向,正在由奋斗进取逐渐向追求自我舒适与快乐方面转变。社会变迁使人在心理和文化层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亚文化之所以吸引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心理原因,因为亚文化能使其在挫折中得到安慰和接纳,使得遭受失败的青少年,在步入亚文化团体后获得了安全,恢复了自尊。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不仅表现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需要等心理特点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同一思想、道德、心理特点上不同水平的差异[6]。因此,校园生活资源开发不仅包含高层次道德要求,也要包含一般层次的道德需要。从道德层次上看,层次高的价值导向功能比较突出,层次低的体验感悟作用比较明显。应该两方面内容都要兼顾,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需要结合起来。从人格发展的观点看,缺乏自我导向的人,就是自我统合困难而导致的迷失。价值是靠导向的,在多样的价值选择中,要帮助青少年摆脱价值均衡的两难困境,实现客观自我导向。

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校园生活资源进行体验教育,以培养健全人格为为导向,将全面生活体验与主流生活引领相结合,可谓是因势利导青少年亚文化的新要求。一方面设计一些高层次的课外活动,诸如,“艺术节”、“科技节”、“学习先进人物”等,使原来思想行为适应者,加强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体验;另一方面,开发一些优点明显的亚文化活动,诸如,“生活馅饼”、“校园大庙会”、“表情网上挂”、“突破重围”等,进行循循善诱,建立亲密人际关系,学习社会适应行为,从活动中获得生活感悟,满足心理缺失的补偿需要。

(三)消解身心失衡矛盾,在团体活动中促进身心和谐

如上文所述,今天的青少年,身体早熟而心理晚熟的后果,形成身心发展失衡,其心理能力难以控制因身体成熟而衍生的冲动,这是今天青少年行为问题增多的根本原因。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失衡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正视身心失衡导致心理困扰的事实,另一方面,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身心发展平衡。群体交往的设计与安排,要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变化,让青少年在群体活动中,促进身心平衡。

一是利用青少年前期的同性依赖心理倾向,鼓励参与同性群体的团体交往活动,拉长同性群体的友谊期。青少年之间的理解以及青少年对成人的理解,都必然通过交往活动来实现。然而,青少年的生活处境和教育的现实,造成了青少年交往生活的缺失,其主要表现是正常交往生活的剥夺,竞争状态下的孤立化,城市化生活中交往活动的丧失以及独生子女的问题。发展心理学认为,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成长课题。满足青少年前期同性群体的交往需要,不仅是情感、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整个生活的组成部分。利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群体交往活动,拉长同性群体的友谊期,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二是关注生活状况和需求变化,捕捉青少年的兴趣开展生成活动。青少年身心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既需要同辈群体的接纳,渴望朋友感情的支持,也希望与异性的接近,寻求新鲜事物的刺激,并希望获得满足。然而,升学压力把这些需求都剥夺了,与异性交往不许可,娱乐活动受限制。生活本来就是青少年最好的课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我们要捕捉青少年的兴趣,开展各类生成性的生活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自主的团体活动中体验生成带来的快乐。比如,《青少年个人成长团体》课程开发,可以进行如下设计与安排。第一单元:与己交友——认识和接纳我自己;第二单元:自我多棱镜——从多个角度看自己;第三单元:生活经历——我的过去与成长;第四单元:性格探源——我的家庭及其影响;第五单元:价值探索——我的困境与突破;第六单元:新的成长——我的未来与成长。在这些活动体验过程中,鼓励青少年去探索、去倾听、去感悟、去生成,既能促进学习和增强技能,又能开阔视野和丰富生活,交往、处事、待人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青少年青春期性发育,适度进行性健康教育。我国共有青少年3亿以上,每年大约有3000万儿童进入性成熟期。青少年因生理发育,带来心理的变化,要求学校责无旁贷地引导教育。然而,面对现代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性健康教育滞后或回避的现象,如何在差异和冲突中找到平衡点,就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青少年虽处于学习阶段,但面临着由青春期生理、心理以及性发育迅速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像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非意愿性行为等等,也应该得到适度的教育。

青春期性教育,触及学校教育敏感的领域。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青少年,青春期性发育、发展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以正确引导、科学认识、谨慎处置、尊重关怀的教育原则,帮助、协助青少年解疑释惑。在内容上侧重在两性的关系、性别角色的扮演以及对爱情的态度、观念和责任等方面。

三、促进青少年生活体验的要求

开发日常生活资源,让青少年在生活中体验道德,为健全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既是青少年社会认同与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使命所在。但如何开发资源和落实生活体验,还应当有长远的眼光,有长效机制,有合理要求问题。

1.青少年生活体验要体现以人为本。当代青少年生活体验的构建要体现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生活哲学的精华。在今天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急速到来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是强调人的尊严。人为万物之灵,人是世界的主宰,是宇宙的中心。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人本思想,强调了人自己的信心,提高了人的尊严,因而产生了“人定胜天”的积极人生观。二是强调人际关系。主张将自己和他人看着同等重要,如“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与人际关系的生活哲学,是获得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今天促进青少年生活体验中应该备受重视。

2.青少年生活体验要进行积极引导。正因为青少年在物质生活上得到容易,反而使他们不能吸收到人格发展中所需要的东西。造成生活迷失感,是因为青少年的生活缺乏目标和方向。方向是固定的前进取向,目标是依循方向前进时希望达到的目的地。因此方向确定之后,目标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针对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这个方向下,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目标。就高考为例,把它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层次的目标,高考是近期目标,上大学是中期目标,大学毕业服务于社会是远期目标。在这里近期与中期目标又是促成远期目标实现的手段,远期目标是生活的真正目标,符合“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的宗旨。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青少年常把考大学当成唯一的目标,造成目标错位,行为迷失。因此,学校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发挥生活资源开发的重要功能,对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把青少年学生远期的目标,作为学校道德资源开发与生活体验的主要目的。帮助理解个人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实现道德体验与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引导青少年在个人生活体验中从自我认识到自我抉择,形成社会认同与自我统合。

3.青少年生活体验要体现乐于参与。道德区别于其他在于它的实践性,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道德实践性不仅在内容上要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在方式方法上也要能够为青少年所熟悉、所理解、所接受。因此,日常道德资源开发的生活体验,也就有它的特点和规律。它强调潜移默化、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强调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生活,学习体验从社会认同到自我统合的心理行为。在具体操作上,调动和发挥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参与,并且乐于参与,让生活体验能给青少年带来乐趣、减轻压力,增加学习与生活的原动力。

4.青少年生活体验要讲究良好适应。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所谓良好适应,可看作为个人与其现实环境能保持和谐的关系。所谓和谐关系是人与环境双方共变的交互关系。诚然,有时候我们个人也可以以改变环境来求得适应,但多数情况下则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由此,要达到良好的生活适应,青少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先认识自己,然后再进一步去实现自己。“自己”在心理学上常以“自我”来代替,而心理学家们有把“自我”分为三个向度:真实的我、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这三个我统合而成的自我认识,就称作为“自我概念”。所以,学校日常生活资源的开发,要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建立,有利于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些什么样的事,有什么长处与不足,让理想建立在现实之上,清楚自我概念的形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5.青少年生活体验要有评估机制保障。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教育内部也存在不少问题。教育内部问题不解决好,再好的措施执行时态度就会走样,力度就会减弱,高度就会降低,也就落实不了资源开发与生活体验的效果,更谈不上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学校生活体验难以落实的根子在应试教育,要把学校、教师、学生从升学压力下解放出来,出路在教育改革上。解放青少年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疲劳的大脑和手脚,要依靠学校、教师落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相关规定。因此,应建立青少年生活体验成长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专项的课外生活体验督导制,加大教师参与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生活体验的奖励权重,用以保证生活体验健康开展,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学校的教育,实际上就是针对学生的教育;而学生的教育,应当是满足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而针对青少年所提供的学校教育,并不是局限于考试升学目标的达成,而是支持健全人格发展的持续。总之,希望从生活体验的讨论中,能引起大家对今天青少年的生活迷失问题多一层认识,多一份忧患,多一份责任,为健全人格发展,营造获得发展的生活空间,让青少年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收稿日期]2007-06-20

标签:;  ;  ;  ;  ;  ;  ;  ;  

生命体验与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_亲职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