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时,采用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切除系统故障或者发出信号,减少供电系统的损失,缩小故障发生的范围,进一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在实际的应用中,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满足测量、执行等条件,具有一定的灵敏度、选择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但为了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也要加强对继电保护的检修。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供电需求的增加,数字化在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关键词:继电保护;检修措施;数字化继电保护;
一、继电保护概述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线路发生故障或事故运行的事件时,发出预告报警信号、断路器发出跳闸,切除故障、避免危险事件发展的一套保护系统,它主要由测量、控制、判断、执行等几部分构成。继电保护主要分为传统型继电保护和微机型继电保护。传统型继电保护主要由CT、继电器、线圈、跳合闸控制回路及信号指示等组成。微机型继电保护主要由CT、微机保护装置、线圈、控制回路组成。随着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同时具有了保护、测量、控制功能。
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包含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以及可靠性。速动性是指反应速度,相关保护装置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快速切断隔离,使故障部分与主体形成断开,确保整体系统稳定,确保故障自损和对线路危害程度降低,缩短故障影响范围,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合闸和自动投运备用设备的能力。选择性主要就是指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做出保护动作,对正常的部分没有损坏,只对故障部分形成隔离,确保停电范围可控。灵敏性主要就是指对故障的确定能力,通过对故障部分的反映速度可以体现灵敏性。可靠性主要就是当继电保护装置发生作用时,其运行的是否稳定可靠,运行质量高低影响可靠性的发挥。
二、继电保护检修技术
1、日常的检查工作
继电保护系统装置日常的检查工作包括:每个设备的标签是否齐全完备,检修日期是否到期;每个设备按钮以及开关是否灵敏、螺丝钉等部件是否牢固;控制室指示灯等指示标志是否能正常运行;配线是否整齐,固定卡子有无脱落;以及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端子是否完好。
2、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运行的基础就是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设备反馈来的数据信息,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长期连续性的观察,并且结合科学的分析手段,判断继电保护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问题,最终再确定是否需要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继电保护设备的停运时间,并且提高了检修工作的针对性,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状态检修手段还可以使得设备的运行性能、可靠性、可用系数得到同步的提高,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检修费用,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稳定、安全、高效的技术保障以及管理保障。状态检修的基础就是利用目前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长期连续性的检测,通过这种方法,继电保护设备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得到最及时的发现,在发现设备缺陷问题之后,在线监测系统能够以最快速度把问题反馈给工作人员,并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系统的计算来确定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修的最佳时机。在线检修技术的应用是需要供电企业中各个单位紧密结合进行的,在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运行过程中,各个部门都需要有意识的把在线监测技术和继电保护设备联系在一起,通过供电企业各部门的高效配合来提高在线监测技术的使用性。
3、故障维修技术
3.1越级跳闸故障维修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检查故障点就近断路器是否损坏及控制回路是否正常;(2)对继电保护定值重新进行计算,包括定值、时限等,查看保护定值是否设置正确;(3)重新校验这几级断路器保护选择性是否设计合理。
3.2控制回路故障维修技术。:(1)首先应查看控制电源正常与否,控制回路的电源开关有没有跳开,如果电源是正常的,开关跳开,应再试合一遍,如再跳,需查明原因、处理正常后再送;(2)手动储能,手动分合闸断路器,检查断路器本体是否正常,合闸后,是否能保持自锁。如断路器本体跳合闸不行,应对断路器本体进行维修,检查储能机构、分合闸机构等;(3)检查控制回路端子上各接线是否松动;是否有接触不良及断线情况,如遇松动情况,应紧固;(4)检查断路器机械闭锁继电器是否损坏,发现损坏后进行更换;(5)断路器辅助接点是否正常;常开常闭接点在线圈吸合后是否正常;(6)手车位置继电器输出接点及指示是否和手车实际位置相符。
三、数字化继电保护
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能够针对变电设备或是线路运行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通过断路器跳闸来切除故障,避免故障的扩大,有效的降低故障所对电力设备所带来的损害。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母联保护、线路保护和主变保护三种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的继电保护装置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数字化继电保护在应用中是指按照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的基础建立,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的装置。在继电保护中通过电子互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在互感器中数据利用光纤使用光数字信号再把数据传输到低压的一端,进行处理后完成得出满足标准的数字量的输出,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所有范围,包含一次设备的变压器、互感器,二次设备的控制、保护,以及数据应用、软件开发等。其中,智能化一次设备包括光电互感器、电子互感器和智能化开关等,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包括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
其优势在于:继电保护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数字化阶段。通过电子互感器、光纤等现代化设备,各继电保护单元间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实现信息传递,联系效率大幅提升,从而有效提高了继电保护工作水平。和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相比,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实现了电力系统通信标准的统一,从而改善了系统稳定性,更加便于与外部系统沟通,更加便于扩展和设备整合。在数字化继电保护中,根据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它的特点重点体现在具有可靠性、完整性、实时性的高质量信息,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在数据传输方面可以实现无缝交换,在电力传输和处理上可以实现信息全数字化;各种设备和功能可以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同时过程层设备智能化。同时,光纤数字信号的传递方式,使得设备间信息传递更加安全可靠,也便于信息交流,实现实时通讯。数字化的工作形式,使得数据采集和动作执行的精度大幅提高,有助于精细化操作。
结束语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可以较好地完成复杂工作,性能以及稳定性都很好。实际操作中可及时对信号予以传递、发出警报,选择性切除故障,判断准确,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同时,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精细化操作,值得推广与应用。为此,本文从继电保护内涵出发,重点分析了继电保护检修的措施以及数字化继电保护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殷铁强.吉林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5.
[2]汪洋.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
[3]叶刚进,戴世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智能电网,2014,03:6-11.
[4]韩清波.继电保护装置检修管理中的策略选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姜家寅1,黄群2,王明珠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断路器论文; 在线论文; 技术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