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兰 云南省昌宁县人民医院 云南保山 678100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n=45)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45)实施舒适分娩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自然分娩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实施舒适分娩护理,能够使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产妇;舒适分娩护理;分娩方式;影响
妊娠、分娩是生物学中的自然过程,但大多数产妇具有强烈的应激心理,在分娩期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担忧、恐惧等情绪,也使生理上的应激受到诱发,从而使分娩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产后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1]。舒适护理是在患者入院开始,采用护理行为使患者的生理、环境、心理等方面处于舒适状态,从而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消除。为了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使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本次以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纳入研究范围,对其中的45例产妇实施舒适分娩护理,研究结果满意,现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将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90例初产妇纳入研究范围,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小的产妇为20岁,最大为32岁,平均(26.34±1.25)岁;孕周最小为36周,最大42周,平均(39.01±1.22)周。观察组中,年龄最小的产妇为21岁,最大为32岁,平均(25.64±1.31)岁;孕周最小为37周,最大42周,平均(38.72±1.41)周。统计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符合研究标准。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的产妇实施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分娩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分娩前护理: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产妇,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并对产妇进行入院相关宣教,使产妇的陌生感得到有效消除,降低其心理压力。告知产妇分娩的相关知识以及可能产生疼痛现象,使产妇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理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并安慰产妇,指导产妇采用一定的技巧将疼痛减轻。告知产妇分娩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使产妇的配合性提高。嘱咐产妇经常将体位变换或取左侧卧位,降低疲劳感,增强舒适度。(2)分娩时护理:在宫口开大3厘米时,助产护士进行针对性护理及陪伴,告知产妇分娩的具体情况以及产妇的配合及注意事项等,对产妇进行适当鼓励,告知产妇适当在宫缩间隙进行休息,以进食等方式维持体力。宫口开大3厘米后,对产妇实施精神支持及心理护理,告知产妇保持身心放松,对分娩主动配合与参与,可采用抚摸腹部、取侧卧位等方式将不适与疼痛降低。宫口开全后,助产士指导产妇进行呼吸与屏气,采用产力对分娩进行配合,告知产妇产程的详细步骤,增加产妇的配合度。(3)分娩后护理:告知产妇分娩过程顺利,并在产房中对产妇的宫底高度、生命指标、膀胱充盈、阴道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出现异常情况立即给予处理。实施体位护理,取平卧位,并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将体位进行适当调整。给予产后卫生方面的指导,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针对产后抑郁的产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鼓励丈夫及家属对产妇多加陪伴、鼓励、支持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定方式
记录所有产妇的产程所用的时间,并观察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对两组进行比较;记录所有产妇的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及剖宫产三种方式。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若P<0.05表示研究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为(5.68±0.52)小时,产后出血量为(100.75±3.14)ml,对照组的产程时间为(10.21±0.14)小时,产后出血量为(164.35±5.24)ml,两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也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2.2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
观察组的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的产妇共38例,自然分娩率为84.4%(38/45),阴道助产的产妇共4例,占8.9%(4/45),剖宫产的产妇共3例,剖宫产率为6.7%(3/45);对照组中,自然分娩的产妇共24例,自然分娩率为53.3%(24/45),阴道助产的产妇共11例,占24.4%(11/45),剖宫产的产妇共10例,剖宫产率为22.2%(10/45)。两组的自然分娩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分娩的过程中,产道、产力、胎儿情况以及产妇的心理是决定分娩顺利与否的主要四大因素[2]。大多初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其负面情绪可使大脑皮质的痛阈明显降低,从而使子宫区感知的刺激强烈,对分娩具有严重影响。不良情绪还可导致产妇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内啡肽、皮质醇等出现明显增高,出现害怕-紧张-疼痛的临床综合征[3]。因此,产妇的子宫体下部肌肉出现明显紧张,抑制宫口扩张,使疼痛加剧,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量。另外,有些产妇由于疼痛、不安情绪等影响,对自然分娩缺乏信心,从而要求进行剖宫产。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具有个体化、有效性、整体性及创造性,采用人文关怀理念将舒适干预应用于护理活动中,保证产妇的身心、社会等方面处于舒适的状态[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初产妇的分娩中实施舒适分娩护理,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情况明显降低,自然分娩率出现明显上升。可见,舒适分娩护理能够使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利平.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13(1):151.
[2]倪娟娟,吴勤爱,秦双梅,徐惠芳.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12):59-63.
[3]叶敏仪,张巧璇,范巧如.分析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分娩方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6(16):3684-3685.
[4]蔡丽平,李岚,练洁佳.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7(14):1576-1577.
作者简介:李竹兰(1965年9月-),汉族,云南昌宁,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产科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竹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产妇论文; 初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舒适论文; 自然论文; 方式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