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和处理好民族问题要有博大胸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有论文,博大论文,胸怀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2)10-0001-03
自从有了民族和国家,民族问题就成为事关政权安危、国家兴亡、人民祸福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多民族国家尤其如此。如何对待民族问题,正确地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也成为古今中外的一个难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民族实践,创造性地、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的民族问题。印证古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最好;环顾全球,中国的民族政策最成功。
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以博大胸怀对待历史问题,以博大胸怀对待各民族,以博大胸怀制定和贯彻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所在。博大胸怀是一种境界、理念,是一项方针、政策,是一种态度、方法,也是一种作风、传统。
——博大胸怀是党的宗旨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在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强大与统治者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从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到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都以大度胸怀采取了较宽容的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迎来了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民族先进分子组成的党,是为广大各族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她没有自己的私心和私利,是最无私的党、是最大度的党。从成立之初,她就以工人阶级先进政党无比宽广的胸怀,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致力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为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以民族平等为核心的方针政策,并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博大胸怀的表现。只有无私,才能有博大的胸怀;只有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才能制定真正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并切实付诸实施。毛泽东在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说“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不是要压迫、剥削你们,而是要帮助你们,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1950年,政务院在讨论西北地区民族工作时,周恩来总理指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矛盾很大。在汉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是汉族对不起少数民族。今后我们汉族同志要代为受过,向他们赔不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不能剥削人家,也不能只做到平等互利。由于过去对不起人家,今后就应该多补贴、多支出一些,让少数民族同胞多得一些利益。”党和国家在制定和实行一系列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照顾政策时,就是根据我们党的宗旨,从平等团结的愿望出发,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博大胸怀。
——博大胸怀是党制定真正平等民族政策的前提。我们党坚持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一律平等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用民族区域自治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维护了国家统一,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使几十个解放前不被承认和处于无权状态的少数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取消、更改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对少数民族带有歧视、侮辱性的地名、族名和其它称谓;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事情上,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愿望和意见,不强加于人,不搞命令主义,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几千年来的历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并实行了真正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制定真正平等的民族政策需要有博大胸怀,也只有博大胸怀,才能真正贯彻实施平等的民族政策。
——博大胸怀是党的民族工作优良传统。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长期的民族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隔阂较深,彼此缺少信任。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从1950年起,先后派出四个中央访问团,深入西南、中南、西北等民族地区,调查各少数民族情况,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周恩来总理指示访问团有关人员要代表中央向因我们的老祖宗过去欺压人家、造成人家无数痛苦的兄弟民族赔不是。对此有的团员感到困惑:过去压迫少数民族的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国民党,我们中央怎么能替他们赔不是?周总理耐心而有风趣地说:“我们既然接收了整个国家这个家。还能不接收他们欠下的历史债务吗?”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在接见访问团时也强调:工作中万一和兄弟民族发生矛盾和误解,不管是非曲直,“先做自我检讨”,作自我批评,争取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谅解;工作中“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他们赞成就做,赞成一部分就做一部分,赞成大部分就做大部分,全部赞成就全部做。”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这种博大胸怀,这种真心诚意为各族群众服务的实践,赢得了少数民族的信任和敬佩,使几千年来极不平等的民族关系得到彻底的改善,民族隔阂消除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建立、巩固和发展。党的民族工作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有真心诚意的服务精神。
——博大胸怀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要做到平等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这两种主义都损害民族平等团结。在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只要汉族同志态度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确实公道,在民族政策上、民族关系的立场上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那末,少数民族中间的狭隘民族主义观点是比较容易克服的。”邓小平同志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只要一抛弃大民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在多民族国家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事业中,各民族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涉及具体的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需要有博大胸怀,要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对待,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历史和事实都证明以博大胸怀对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人以博大胸怀,贯彻执行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赋予博大胸怀以新的时代内容,才能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为此,必须做到:
1、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必须坚持下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就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这个核心,加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就是要坚持发展进步这个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这个基本政治制度,认真落实新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真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在民族问题上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江总书记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解决好发展问题,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为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大发展,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两年多来,国家已向西部地区投入四千多亿,上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投入的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少数民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我们要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投入西部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让少数民族真正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改善。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方面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毛泽东同志当年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在新时期,要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好,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最终解决好民族问题,必须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把他们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
4、充分信任和依靠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56个民族的复兴,只有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智慧,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才能达到我们的宏伟目标。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充分信任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必须明确,少数民族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少数民族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是拥护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是反对民族分裂的,他们与汉族干部群众一道,致力于中国的繁荣富强,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力量。信任是财富,是凝聚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要宽容和相互信任。只有宽容,才能求同存异;只有信任,才能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同时,要广交少数民族朋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少数民族人士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事例感人至深,光照后人。长征期间,毛泽东与彝族头人沽基达涅亲自交谈做工作,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朱德团结争取了著名藏族上层人士格达活佛等,使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北上抗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与十世班禅大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的时期,同样要提倡各级领导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交朋友,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带着深厚感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困难,真正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舟共济,为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团结拼博。
5、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晶,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各个民族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平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平等,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体现。文化是平等的,但每一种文化中都有精华糟粕之分,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引导各民族接受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收稿日期:20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