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论文_林磊

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论文_林磊

福州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提升工程结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的最关键部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施工中要不断加入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更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严格控制标准,因此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对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

土建混凝土技术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承重要求,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作为建筑物的承重墙或支撑柱,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原料配比调整混凝土强度;其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经过养护后没有裂缝的混凝土墙壁能够有效阻隔外界水的侵蚀,同时能够有效隔绝温度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其三,混凝土施工工艺简单,目前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相比于木材和石材来讲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2.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混凝土性质的主要因素,一般的民用建筑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砂、石子、水,通过对原料配比的研究能够改变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的建筑物对混凝土强度有不同的要求,具体配制混凝土时要按照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泥的选择最为关键,目前质量最好的水泥应该为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这种水泥在养护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小,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提高混凝土养护完成后的强度,但是这种水泥的价格较高,一般不会应用在普通民用建筑物上。此外,混凝土中砂、石子也要进行质量控制,避免性能较差的产品影响整个混凝土的强度。除了砂、石子以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其他一些物质,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例如,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够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这种降低水化热的方法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成本低,同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2.2混凝土的有关配制与搅拌控制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实现各种原料比如水泥、砂石、水、矿物质、还包括一些外加剂综合作用效果的综合体现,这些原料经过有关配置和搅拌,才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效果。在工程进行配置和搅判几以前,要对进厂材料的水泥编号、包装方式、产品的等级、以及生产日期等进行有关检查,还要对工程使用的工具进行有关复验处理。在对材料的有关配比上,要结合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及试验结果,来进行各项材料的比配,保证材料的比率是最合适的,并且满足合理的经济目标。在混凝土生产中,不同集料及砂石含水量的控制,也严重影响到了材料配合比的准确性。为此应该制作一套严格的施工标准,根据工程本身的特性,表明有关材料的使用范围,来调整不同材料的用量。除了对材料的有关配置,还要注重加工过程中的有关搅拌问题,搅拌环节同样是提升混凝土匀质性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选择一些稳定性能比较强的搅拌机,还要对搅拌的环境、材料的投放顺序、搅拌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量和有关使用中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投入量,最好做到一次满足要求。如果材料投放的过多,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部分材料没有被搅拌到,导致生产的混凝土的质量严厉的降低,反之,如果投放的过少,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设备没有充分的被利用,降低了使用效率,并且还会导致工程的延期,导致施工时间加长。同样对于搅拌时间,也要进行合理的设定,保证设定到最佳值,确保搅拌符合施工要求,加强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土建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目前土建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搅拌楼内完成后经过垂直运输和平行运输输送到施工现场,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搅拌流程,特别是混凝土的原材料的加入顺序和用量,以及对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控制,确保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发生作用;2)控制搅拌过程中水的用量,水的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需要泵送至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管道要求混凝土必须满足一定的流动性,尽管增加水的用量能够达到这一要求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此时就需要加入一定的添加剂来实现这一功能,此外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施工时,还要加入防治混凝土低温结冰的防冻剂;3)最后,还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和强度,这项要求需要同混凝土的设计标准挂钩,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为人工失误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2.4土建混凝土的运输过程

目前常用的运输设备包括水平运输设备,例如搅拌车,以及垂直运输设备,有些混凝土的拌制是在搅拌车内完成的,有些是在专用的拌合楼内完成,土建混凝土从拌制完成到运输到浇筑地点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常见的混凝土拌制地点和混凝土应用地点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拌制混凝土的地点一般距离施工地点的距离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人员也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2.5土建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几个控制要点:1)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保证结构能够一次性浇筑完成,否则可能导致一部分混凝土已经开始凝固而另一部分混凝土还没有浇筑完成,在进行分层浇筑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避免两层浇筑的时间间隔过长,影响结构的整体性;2)其次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浇筑之前的混凝土处在搅拌状态,避免长时间闲置;3)混凝土浇筑之前已经绑扎好了钢筋结构并固定了模板,在浇筑建筑物底板时要使用专门的混凝土块对钢筋进行保护,确保钢筋同混凝土之间粘结紧密;4)最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搅拌和振捣排除其中的气体,要求操作符合设计规范,保证浇筑质量。

2.6混凝土的振捣技术

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时候进行有方法的振捣,可以保证混凝土可以填满模板的每一处,防止有空隙和气泡在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紧密性,使填充的混凝土分布更加的均匀。振捣可分为两种方式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人工振捣是用振捣器来把混凝土进行均匀的铺开,把混凝土中的气泡挤出来,时间控制在25。左右,人工振捣的工作效率低、速度慢,在质量上还会存在过振和复振的现象。而机械振捣则可以确保振捣的质量,而且工作的效率更高,在工程中使用比较普遍。

2.7土建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工作是土建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最终强度,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实质是水泥的水化作用,水化作用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作保障,因此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不会受到雨水和风的影响。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出现裂缝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水泥的水化作用需要释放大量的热,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美观也会对住户的生活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裂缝的发生,在养护阶段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温度,例如通过适当的洒水来降低温度,同时洒水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使混凝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下养护固结。

3.结语:

总的来讲,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具有突出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有最终落实在最终的建筑物主体上才能成为真正的优于其他材料的优势,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从源头做起保障混凝土质量,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要点,加强混凝土的应用,真正提高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泉斌.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述[J].门窗,2015,04:93+95.

[2]闫勇.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5,20:130+129.

论文作者:林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论文_林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