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841500
【摘 要】目的 探究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36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针灸以及分期针灸治疗,对比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分期针灸治疗的疗效较好,可较好改善患者的神经麻痹症状。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分期治疗
【中图分类号】R8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78-01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属于中风的范畴,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即患者的患侧存在表情动作丧失的情况。若周围性面瘫患者不能接受及时以及有效治疗,则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的情况[1]。因此,加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有效治疗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36例,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针灸以及分期针灸治疗,每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1组。
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9/29,年龄平均值为(39.63±4.33)岁,病程在1天-10个月之间;
对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女之比为43/25,年龄平均值为(39.98±4.50)岁,病程在1天-9个月之间。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分期针灸治疗:
急性期:患者发病时间在1周之内,选取患者的翳风穴、双侧风池穴,按照宜轻宜浅的原则进行针刺;选取患者的双侧合谷穴,采用巨刺法进行针刺,原则为宜深宜泻;若患者为风寒患者,则选取患者的地仓穴、迎香穴、颊车穴、下关穴、太阳穴、阳白穴,采用艾条至患者的局部皮肤出现微潮红,交替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时间为30分钟。
恢复期:发病时间在1周-1个月,选取患者的颊车穴、地仓穴、迎香穴、四白穴、太阳穴、攒竹穴、头维穴、阳白透鱼腰穴,互相进行透刺;选取患者的翳风穴、下关穴、牵正穴、夹承浆、人中、风池穴、双侧太冲穴、健侧合谷穴,起针后,在患者的患侧闪罐5次,以10次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3天,之后再次治疗1个疗程。
恢复后期:发病时间在1个月-3个月,选取患者的合穴、募穴、原穴、背俞穴的,针灸治疗主要以穴透为主,以四白穴、丝竹空透鱼腰、攒竹透鱼腰、阳白透鱼腰与迎香穴互透刺,人中与夹承浆水平患侧方向平次,颊车穴与地仓穴互透刺,阳陵泉穴以平补平泻为原则,合谷穴、太冲穴以泻法为原则,麦粒灸百会三壮以及大椎。以10次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3天,之后再次治疗2个疗程。
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1年,取患者患侧的承浆、人中、地仓穴、颊车穴、迎香穴、鱼腰穴、丝竹空穴、攒竹穴,每隔3天-5天为患者实施埋针,轮流对以上穴位实施针刺。以10次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5天,之后再次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常规针灸治疗:选取患者患侧的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翳风穴、风池穴、承浆穴、人中、迎香穴、四白穴、丝竹空、阳白穴、攒竹穴、地仓穴与颊车穴互刺,采用常规针灸的方法为患者治疗,则得气后,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天针灸治疗1次。以10次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5天,之后再次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的疗效。治愈:患者的面肌功能恢复,不良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的面肌功能明显改善,不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面肌功能较治疗前部分恢复,临床不良症状较治疗前减轻[2];无效:患者的面肌功能与临床不良症状与治疗前无差异。
1.4 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对照组优(P<0.05)。如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患者的面神经受到损害,导致患者出现面肌麻痹的情况。周围性面瘫单侧发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蹙额不能、皱眉、闭眼、面部不对称、口角下垂、鼓腮漏气,液体较易从患者的口角流出;双侧患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呆板无表情。导致患者出现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原因为寒冷、受凉以及病毒感染等,患者的局部营养神经出现血管痉挛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水肿[3]。
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患者脉络空虚、正气虚弱,风热以及风寒之邪侵入,导致患者出现筋肌迟缓、经期阻滞、静脉失养。周围性面瘫可以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以及后遗症期,不同时期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急性期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治疗的原则是消除水肿以及炎症,针灸刺激强度宜小,对经气激发即可;恢复期治疗应加大针灸刺激强度,促进患者经络气血疏通;恢复后期应加强患者肾功能功能恢复的针灸治疗[4]。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分期针灸治疗,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具体症状,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针灸治疗,从而促进患者面肌功能的恢复,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不良症状。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分期针灸治疗的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其治疗疗效较常规针灸治疗的对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优(P<0.05)。
综上所述,分期针灸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利于患者面瘫不良症状的缓解,促进患者面肌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预后。
参考文献:
[1]李鹏.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观察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1):268-269,270.
[2]秦娟.针灸治疗面瘫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572-573.
[3]李文艳.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9):443-443,445.
[4]冯蕾,马文珠.针灸择期分型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体会[C].//全国针灸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研讨会暨甘肃省针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37-140.
论文作者:陈睿民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患者论文; 面瘫论文; 针灸论文; 疗程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症状论文; 疗效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