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 256103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发展中,有很多因素关乎着农业的发展,其中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即灌溉和排灌。对于农业种植而言,排灌和灌溉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水平。在排灌的过程中,水利设施是不可缺少,而目前来看,我国水利设施的建设还相对比较落后,很多地方的水利灌溉设施还是在很久之前挖掘的,农田灌溉设施的不良好非常容易使得。在笔者看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好,很容易对农业种植造成影响。目前,我国对这些电力设施的建设有几种模式,我们就这些模式来进行探讨,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变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防洪抗旱;问题
引言
用于防洪的一些常用技术是安装岩石护坡,岩石裂缝,沙袋,维持植被的正常坡度或在较陡的山坡上施用土壤水泥以及建造或扩大排水渠道。其他方法包括堤坝,堤坝,水坝,保留或滞留盆地。洪水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强降水,严重的水风,异常的高潮,海啸,或水坝,水位,保留池或其他含水结构的失败。许多河流都会发生定期洪水,形成一个被称为洪泛平原的周边地区。在下雨或下雪时,一些水被保留在池塘或土壤中,一些被草和植被吸收,一些蒸发,其余的作为地表径流在陆地上行进。当池塘,湖泊,河床,土壤和植被无法吸收所有水时,就会发生洪水。然后水流出陆地的数量不能在溪流通道内运输或保留在天然池塘,湖泊和人造水库中。
1、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不足
1.1、我国的农田水利管理的基础设施陈旧
要想发展农业,就需要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设备最重要的功能是灌溉农作物、水多的时候进行排涝和储备。虽然我国政府重视农业的水利建设,不断的对灌溉、进行排洪和储存水资源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资金的投入力度更是逐年地提高,但是由于这些设施的建立时间在上个世纪后半期,距今已经有一些年代,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使得了很多的设施都存在老化问题,很难满足现在高信息时代的农业生产需求。同时,很多的灌溉设施由于时间长,不符合现在的使用状况与此同时相关设置也比较差,从而使得其灌溉效率十分的低。
1.2、建设工地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弱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施工人员大部分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为低下的现象导致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工作效率较低。因为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的项目有所了解,只有在了解工程建设的相关事宜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在作业的过程中保持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具体原理知识的缺少,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间接地威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1.3、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满足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任务,然而许多上世纪建设的工程在建设之初,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论证,建设较为随意,工程不配套,工程性缺水与水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各类供水工程总量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导致农业生产仍存在“靠天收”的现象;末级渠道年代久远且多为土渠,加之管理维护的缺乏,导致杂草丛生,过水能力下降,输配水时间延长,渠道渗漏严重,从而导致渠系水利用率下降;节水灌溉设施占比低下,粗犷的灌溉方式仍然存在,尤其在我国某些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仍然采用着漫灌的灌溉方式,从而导致下游地区缺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与使用;渠系建筑物不配套,斗农两级渠道控制闸老化失修或无控制闸,无法实现轮灌制度,致使上级渠道水位较低,灌溉效益削减。
2、我国水利管理以及农田防汛防旱措施
2.1、农田水利管理与有效避免自然灾害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在气候上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多为干旱少雨,针对这种气候条件,就需要运用农田水利设施来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西北地区出现的了持续高温以及干旱的天气,面对这种困境,西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过于弱小,对于干旱的情况无法进行根治和解决,大量的农作物的死亡导致农民有了很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层面开始通过水利部门进行改善和维护,从打井修渠开始,将暗道进行铺设以及渠水浇地等,从抗旱工作开始,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在农田水利设施的帮助下,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改善,进一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在体系上的完善和科学管理。
2.2、积极的推广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节水灌溉的技术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果,对于节水灌溉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这些技术在农田水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意义。要想加大农田水利管理需要全面的推广节水的设施和节水技术,政府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设备,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灌溉、滴灌、喷灌、微灌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减少了水分的流失,而且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收入。更甚者对于农业污染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力。所以,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把一些在节水灌溉方面做得突出的地区列为典型代表学习经验,不断地完善灌溉设备,进而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2.3、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理
堤防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施工周期较长而导致的工作人员工作较为松垮的现象发生。为了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建设工地中建立一套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可以较为有效的改变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周期时间长而导致工作松垮的现象出现。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工地建设过程中的具体管理事项应以天为单位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应以天为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考勤、工种、工作量等细致性的工作考评。工作考评的过程不仅要注意施工人员的效率,对其完成工作的质量情况应调查清楚,防止施工的过程中,员工因某些工作完成不到位而影响到工程整体建设的进程。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员工工作过程中工作的质量问题。
2.4、明确发展政策,建立补偿机制
通过一系列的农田水利产权改革可以明晰产权主体,促进政府企业的附属分离,但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公益性较大的特点,致使农田水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投资高受益小的特点。对于投资者来讲,投资者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改造及后期管护中,给其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有限,而更多的是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创造福利,例如:防洪、排涝、调节当地小气候、涵养地下水等。这些福利为社会所享有,是水利投资者和水利企业通过自己的投资无偿对社会的贡献。因此,政府应制定特殊的发展政策,对水利投资者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建立特殊的补偿机制用于补贴企业及投资者,避免出现企业和投资者因投资过高收益过低而放弃工程的后期管护,尽量使这些社会福利通过政府补偿的方式转化为企业和投资者的内部收益,从而实现水利企业和投资者经营成本的足额回收,满足水利企业的自我发展,促进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农业是立国之本,要想人民生活的幸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发展高产作物,农田水利的建设就需要重点关注,而防洪抗旱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把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洪抗旱的作用紧密结合就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努力了,不断地追求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曾祖飞.探究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治涝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22):292-293.
[2] 艾子欣,章德武,张凯倩.柳叶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J].湖南水利水电,2019(04):53-56.
[3] 克热木·夏木西丁.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J].珠江水运,2019(13):66-67.
[4] 朱文涛.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3):111.
[5] 郭慧玉.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3):182-184.
论文作者:时荣美,唐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论文; 设施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业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