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主题性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以人民版“宋明理学”为例_理学论文

善用主题教学,“拨动”学生思维——以人民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理学论文,思维论文,主题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宋明理学》被许多教师认为是比较难教的一课,因为我们需要“以理动人”。首先,讲述者自己得把“理”弄懂,才能“动”人;其次,即使自己懂了,还是会发现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的缺乏,根本听不懂,也不想懂,所以“不动”;再次,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有4个子目,介绍了宋明时期7位理学家的思想主张,内容太多。怎么在一节课内既梳理最基本的知识脉络,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笔者尝试用主题教学来解决。

      何谓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有三个要点:第一,提炼出鲜明的主题,以统摄教学内容;第二,精当地编选内容,以服务于教学主题;第三,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意义。显然,主题教学能够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实施主题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没有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何谈学生的发展呢?以下笔者就结合《宋明理学》的教学实践,谈谈“善”用主题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提炼鲜明主题,统摄教学内容

      《宋明理学》一课的主题是什么?任世江先生指出:“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理学为什么能够成为主流思想?为什么能够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但“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较高,因为它涉及宇宙论、认识论。这些学问通常老百姓不能领会也不想知道,只能在感兴趣的读书人中流传。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普及化、通俗化”。[1]他还列举朱熹的《家礼》、《四书章句集注》、《小学集注》等来予以说明。笔者深表认同,并认为其中核心一点就是“理学(心学)重新确立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士大夫)对儒学的信仰”,从而重新确立儒学的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地位。“信仰”两字才是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围绕的主题。

      二、确定教学体例,促进生成主题

      信仰虽然很重要,但这个话题总给人“飘在云端”之感,如何和中学生谈信仰呢?另外,现行教材是按照“模块—专题”模式编写,此种编写体例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加上教材中本课的课文辅助系统缺乏故事性和可读性,出现了只讲思想家的思想而忽略他们生活的历史环境的状况,这显然是片面的,而且不易被学生所接受。笔者认为,以纪传体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理学家们的心路历程,从而把握理学的主旨(本课主题)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哪位理学家的经历作为叙事主体最为合适呢?从理学集大成者的角度来审视,朱熹最为合适,教材对他的思想着墨最多。然而,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能吸引学生更多地投入进去。相比于朱子相对平淡的生活,王阳明波澜壮阔的实践儒学信仰的一生更为扣人心弦、发人深省,能促进教学主题的生成、探究与升华。设计思路如下:

      

      三、遵循合理原则,“拨动”学生思维

      笔者依照教学顺序,探讨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以期“拨动”学生思维,实现主题教学的目的。

      1.纪传叙事:科学性、逻辑性和故事性相结合原则

      “求真”是历史学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以纪传体例讲述历史故事自然必须遵循“以正史为本”,不能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戏说”历史。笔者讲述王阳明生平的依据就是学界广为采信的《王阳明年谱》。

      

      介绍王守仁的生平是为了讲“理(心)学”,即串联起宋明理学的各个知识点。细节编排可以在不影响主旨的情况下略作符合知识逻辑的调整。如“阳明先生始论知行合一”、“始揭致良知之教”分别是在公元1509年和公元1521年,即他38岁和50岁时,且“致良知”三个字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和之前“知行合一”不易被理解有关,但笔者编排时在“戡乱平叛”环节以“既然理(道德)就在人心中,官员为何横征暴敛?”“贵为宁王为何还要叛乱?”为问题引出“扫除人欲(私欲)”,进而分析要“致良知”,“致良知”的表现、方法即是“知行合一”。

      同时,历史叙事也不排斥合理想象,依托教师自身实际,给学生讲“庭前格竹”、“龙场悟道”等充满戏剧性和神秘感的故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信仰气氛”。

      2.史料选取:让学生“钻进跑出”原则

      翦伯赞先生说:“不钻进史料中去,不能研究历史;从史料中跑不出来,也不算懂得历史。”[2]史料是帮助学生明晰历史概念的重要途径,史料选取的难度必须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怎样选取能让学生“钻进去”又“跑出来”的史料?

      (1)材料要“典”更要“精”。所谓“典”,就是经典材料,尽量出自原典;所谓“精”,就是教师要在不改变原文意思和学生理解的情况下删繁就简。如在说明理的内涵时,笔者选取“理者,……本也”[3],“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4]“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5]“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6]等,使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理”是本原、规则,是人伦道德,万物中包含“理”。

      (2)乡土史料。乡土史料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这是他们随时能“触及”的历史。实物史料则更容易让学生对历史有直观了解。笔者在说明“理学家们如何论证万事万物皆有理”时,用了“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的例子——公园的道路两旁依次排列着文臣、武将、立马(武将战死后,马会在尸体旁站很久)、蹲虎(气势、气节)、跪羊(羊跪受乳),他们分别对应着忠、勇、义、节、孝。所以连动物身上都有道德品质,可以证明理无处不在,道德无处不在。

      3.主题问题化:师生共研原则

      通过纪传叙事,学生感受到王守仁的光明与知行合一,部分学生已在心中生成了“王阳明为何能成为古今完人?”的答案(也是本课的主题)——坚守成圣的信仰,但要让他们表达出来尚有难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要把主题问题化,引导拆解大问题为小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并且要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发言少并不意味着参与少,“要紧处”的一句便足矣。

      以下为笔者和学生交流的过程:

      探究:为什么说心学的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必须搞清楚两个问题——信仰是什么?心学何以能重建儒家信仰?老师查了一些资料,得出了信仰的一些特征。首先信仰是心灵的产物,心学符合这一特征么?

      生:符合。

      师:接着我们来看第三点。信仰会因为个体经验或外在因素而确立、强化或丧失,这其实还是说你如何用生活的经验来证明你的信仰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王阳明的学生抓到一个小偷。学生问小偷还有没有良知,小偷说我都是小偷了还有什么良知,学生说:天气很热,你把外套脱了,小偷照办了,学生说:你把裤子脱了,小偷说什么也不脱了,学生说:这就是你心中的良知!

      如果你还不理解,我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生病了,去医院没看好,拜菩萨拜好了。你信佛教吗?

      生甲:信!(要紧处)

      生乙:我从不盲信!还要再思考!(要紧处)

      师:这就对了,问题就在于让谁信?我们来看第二点,如果是让文盲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信,低级的封建迷信也能让他迷迷糊糊地信了。

      生:让皇帝和士大夫信。

      师:那你这理论就必须是比较完备的,儒学完备么?看看葛兆光先生怎么说。

      探究:为什么说心学的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师:在理学出现之前,传统儒学和佛、道相比,缺少令人信服的世界本原和终极目标的系统论述。而理学吸收了佛教与道教的优点,做出了系统论述。如果说佛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空,终极目标是成佛,道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终极目标是成仙,那么儒学呢?

      生:世界的本原是理,终极目标是成圣!(要紧处)

      师:按照朱熹的观点,理学超越于佛、道的地方就在于,儒家的圣人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儒学不是心向彼岸的宗教,而是情牵此岸的哲学!而强调理在心中的心学,进一步让人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成圣的可能性,比需要埋首书册的程朱理学让人易懂易接受,所以就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确立了儒家信仰!

      4.专题主题化:承上启下原则

      实行主题教学,也符合教材“模块—专题”这一体例。因为本课是在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下的一课,所以在提炼本课主题“信仰”时其实也是抓住了“主流思想”这一专题主线。笔者做出如下设计:

      (1)承上(在第一部分王阳明的“立志成圣”环节里已完成)。

      

      利用教材第二课《汉代儒学》中的“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和补充“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7]得出董仲舒所描述的“天”是“有情有意”的(这样的界定不全面,为说明问题采此说),从而引出“无情的理”。

      (2)启下。以“正确地理解、树立儒家信仰,从古代到近现代,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一批无私无畏仁人志士,促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为正面,以“部分知识分子错误地理解信仰、违背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本意、空谈义理心性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反面,引出“经世致用”,自然过渡到第四课《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5.主题生活化:“余音绕梁”原则

      王阳明的弟子钱德洪曾记道:“先生尝曰: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8]智慧如阳明先生,在生活未给他创设情境、探究主题之前也点不出核心命题。在探究了核心问题之后,学生又能点出来么?答案是肯定的。当笔者再次抛出问题“你认为是什么从根本上使得阳明先生的一生如此充满华彩?”学生齐刷刷地回答:“成圣的信仰!”我再说:“非常好!现代中国是一个重塑信仰的时代。老师希望大家信仰心体光明,绽放生命华彩!”但就到此为止了么?

      笔者把课堂上未能探究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既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又再次体现信仰需要通过实践来建立、升华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课后作业:

      

      总之,在主题教学实践中掌握好“拨”的原则、方法与时机,是实现学生思维“动”的关键。

标签:;  ;  ;  ;  ;  ;  ;  

运用主题性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以人民版“宋明理学”为例_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