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分子退休年限的变化_工作年限论文

论知识分子退休年限的变化_工作年限论文

简论改变知识分子退休年限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分子论文,年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要使人民生活水平、国民收入和综合国力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最终跨进发达国家的行列,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因为无论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还是实现国家创新工程,都离不开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以人的年龄来划线的退休政策有碍于知识分子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试对此作一简要探索与研究,以期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让数量本来就不多的知识分子得以在振兴中华的伟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按年龄划线的退休政策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规定:男性年龄60周岁、女性中的干部55周岁、工人50周岁退休。从1992年起对少数有副高职以上的女知识分子有条件地放宽到60周岁退休。这个规定实行多年来,其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知识分子在国民中的比例偏低,这个规定就更加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1.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工作的时间就越短。知识分子一般都有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这样一个学习过程。6周岁上学, 大学本科毕业时已经22周岁了;读硕士研究生,要再增加3年,再读博士研究生, 则还要增加3年,毕业时已经28周岁了。这还是一帆风顺的最少时间。因此, 在一般情况下,60周岁退休,博士生比初中生少工作的年限达13年,比高中生少10年。列表如下:

学 历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高中 初中

工作年限

32 35 38394245

工作年限所占年龄比例 53.3% 58.3% 60.3% 70%

75%

由此看来,受教育时间越长,工作年限越短。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年限相对较短。

2.学历越高,退休工资待遇越低。现行退休政策规定(以事业单位为例),工作年限35年以上的退休时按原工资的90%领取退休费,工作年限30~34年的退休时按原工资的85%领取退休费,工作年限30年以下的按75%领取退休费。从前面表中可以看出,博士毕业生工作年限在35年以下,只能享受85%的待遇。硕士生顺利的话方可享受90%的待遇,只要上学晚一年,或答辩通过晚一年,就享受不到上述待遇。

3.投入时间越多,产出时间越少。知识分子受教育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国家、家庭、本人的投入时间。受教育时间越长,学到的知识越多,学历层次越高。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一般情况下,投入越多,产出越大。但现行的退休政策,使知识分子产出的时间受到了限制,形成投入时间越多、产出时间越少的现象。由此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非常可观,也非常可惜。

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专业技术人员退休时身体很好,精力充沛,退休后不是在原单位返聘,就是在其他单位“打工”,其中不少老工程师应聘到乡镇企业,不少老教授应聘于民办高校等就是例证。这些老同志有了发挥作用的地方,对国家对社会来说都是好事,但也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退休后赋闲在家,带孩子,烧饭,浪费了本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专业知识。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比较落后,大学生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知识分子的作用再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知识分子个人都是很大的损失。因此,我以为以年龄划定退休时间的规定应该加以改革。

二、按月最低工作年限退休的构想

改革以年龄划线退休的规定,用规定最低工作年限退休的制度取而代之,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具体构想是:以高中毕业为基准,规定大专以上学历者毕业后工作年限最低要达到42年,方可退休。身体较好,能坚持正常工作,岗位又需要的高级专家,还可以适当延长退休时间。对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可以终身不退。对因病身体条件不允许继续工作的也可按规定程序取得证明批准提前退休。

按照工作年限来退休,博士毕业生要到70周岁,硕士生也要到67岁,这是否可行,有无科学依据?笔者认为这是可行的,也是有根据的。

第一,知识分子一般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与从事体力劳动在体力上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60岁以后人的体力是随年龄增加而呈递减状态,但脑力劳动者对体力的要求不是那么高。而脑力在60岁后仍然很好,一个人晚年仍拥有上等的智力,在70岁以前是很常见的。

第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衰老是客观的、渐进的,尤其是人的心智的衰老,进展更缓慢。美国科学家近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老年人的脑细胞会收缩,但不会大量死亡,从20岁到70岁之间,一般人将损失10%的大脑细胞,但不会因此而减少大脑的正常运作功能。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损耗的主要是头脑中“硬件”,即用于信息处理的数十亿个电话线似的通讯线路和信息转换开关。头脑中“软件”即人在一生中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并不是必然会衰变的。实际上人的知识积累,经验形成,能力养成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心理学专家已经证明,人到80岁时其心智仍像30岁时一样灵活。因此,按工作年限划定退休时间,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随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了。社会老年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人的一生四个时期(学步、学龄、工作、退休)来看,相应延长工作年限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体自身的需要。

三、注意处理两个关系

本文论及的知识分子退休年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牵涉到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系统,也涉及到厂矿企业,更牵涉到国家机关,情况比较复杂,牵动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认真对待,谨慎处理是必然的,至少要注意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编制与岗位的关系。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受到编制、职数、岗位的限制,原来的计划都是按年龄退休而设置的,改为按工作年限退休一定要稳妥过渡,可以设置过渡岗位、流动编制加以解决。

二是注意处理与干部队伍建设的关系。干部队伍“四化”中的“年轻化”,若按工作年限退休,干部队伍建设会受到什么影响,对此应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公务员条例”对政务性公务员有了规定,一旦超过公务员服务年龄的,可以转到专业服务岗位或咨询系统中去发挥作用,决不能因此而影响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做好从按人的年龄退休转而按工作年限退休的工作,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必将为知识分子作用的充分发挥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标签:;  ;  

论知识分子退休年限的变化_工作年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