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郝健论文_郝健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郝健论文_郝健

郝健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再闭塞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改善心血管症状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55-0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的[1]。几乎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栓形成而致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2.5±2.5岁,心肌梗死部位:下壁9例,广泛前壁8例,前间壁8例,高侧壁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53.5±2.8岁,心肌梗死部位:下壁10例,广泛前壁7例,前间壁7例,高侧壁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即吸氧,休息,给予应用降脂药物、硝酸酸类、溶栓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溶栓后给予阿司匹林300mg,之后给予每次15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溶栓后给予阿司匹林为300mg,之后给予每次75mg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150mg,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情况进行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治疗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无效:临床疼痛等症状无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即(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30例,再发生心肌梗死5例(16.67%),梗死后心绞痛5例(16.67%),病死3例(10.0%)。观察组30例,再发生心肌梗死1例(3.33%),梗死后心绞痛1例(3.33%),无病死病例。观察组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病死,差异显著,P<0.05。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再发生闭塞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对照组30例,血管再通14例(46.67%),再次发生闭塞6例(20.0%),左室射血分数(33.50±5.72)%;观察组30例,血管再通15例(50.0%),再次发生闭塞2例(6.67%),左室射血分数(48.03±5.75)%;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再次发生闭塞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疗效对比,对照组30例,显效13例(43.33%),有效11例(36.67%),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80.0%观察组30例,显效16例(53.33%),有效12例(40.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目的是要对减少心脏猝死,缩小梗死面积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进行的急性心肌梗死以溶栓疗法为主,实现心肌血运重建,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在心肌梗死治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改变了过去以单纯减少心肌耗氧量为主的常规治疗观点[3]。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发生破裂,局部形成血栓。血小板活化在急性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AMI的常规治疗措施,一般在溶栓前即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中临床最为常用的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4]。阿司匹林是对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加以抑制,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以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口服后起效快,不良反应较低。

本研究中,观察组心血管症状即再发生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病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再次发生闭塞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著者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娟,李文娟,田洪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5):679-681.

[2]孔庆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7):102-102.

[3]牛少辉,张丽华,简立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2):151-153.

[4]张天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15.

论文作者:郝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郝健论文_郝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