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肺炎的CT 影像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 年4 月~ 2015 年4 月接收的真菌性肺炎患者43 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及CT 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部位:双肺26 例,左肺上叶6 例,左肺下叶3 例,右肺上叶4 例,右肺下叶4 例。真菌菌种:白色念珠菌31 例,曲菌8 例,隐球菌1 例,毛霉菌2 例,组织胞浆菌1 例。43 例真菌性肺炎患者CT 影像学表现:空洞型21 例,肺炎型12 例,结节及肿块型7 例,间质肺炎型3 例。结论:通过对真菌性肺炎CT 影像学特征的分析,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促进患者接收正确的治疗,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真菌性肺炎;CT 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8-01
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提高了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率,由于真菌性肺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发现的难度比较大,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提升真菌性肺炎的病死率。CT 为临床上诊断真菌性肺炎的重要手段,本院以收治的真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CT 检查,并分析CT 影像学特征,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4 年4 月~ 2015 年4 月接收的真菌性肺炎患者43例,男27 例,女16 例;年龄21 ~ 73 岁,平均(47.3±2.5)岁;基础疾病:慢性再障性贫血4 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 例,肺癌18 例,肺结核1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 例,糖尿病3 例;临床表现:咳嗽、咳痰32 例,发热21 例,咳血9 例,体检显示肺部阴影2 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符合真菌性肺炎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肺部感染患者。
1.2 方法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真菌性肺炎的病灶部位、真菌菌种。所有患者均接受CT 检查,CT 扫描仪器为MX8000 型MSCT 机,从肺尖开始扫描,至肺底停止,层厚7.5mm,层距7.5mm,pitch1.0。分析CT 影像学特征。
2 结果2.1 病灶部位及真菌菌种43 例真菌性肺炎患者病灶部位:双肺26 例,左肺上叶6 例,左肺下叶3 例,右肺上叶4 例,右肺下叶4 例。
43 例真菌性肺炎患者真菌菌种:白色念珠菌31 例(其中,肺炎型29 例,栗粒型2 例),曲菌8 例(肺炎型2 例,肿块型5 例,曲霉菌球1 例),隐球菌1 例(肿块型),毛霉菌2 例(曲霉菌球),组织胞浆菌1 例(栗粒型)。
2.2 真菌性肺炎CT 影像学表现经CT 扫描可知,43 例真菌性肺炎患者中,CT 影像学表现为空洞型21 例,肺炎型12 例,结节及肿块型7 例,间质肺炎型3 例。
3 讨论真菌性肺炎是指肺部真菌感染,依据深部真菌致病特性,肺部真菌感染包含致病性深部真菌及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等为致病性深部真菌,宿主在正常状态下感染此种真菌时,可直接患病,发病后,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1];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等为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宿主正常状态下感染后并不会患病,但如果患者伴有血液病、尿毒症、糖尿病等基础性的疾病,使用激素、抗菌素等药物治疗后,会导致宿主发病。
曲菌、白色念珠菌为真菌性肺炎主要致病菌,其次为隐球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感染治病临床上比较少见[2]。在本研究中,43 例真菌性肺炎患者主要感染的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为真菌性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但并不存在特异性,临床诊断时,早期发现的难度比较大,采集患者的痰液、胸腔积液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可准确的诊断出真菌性肺炎。
临床诊断真菌性肺炎时,CT 检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真菌性肺炎病理发生改变时,其CT 表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二者之间密切相关。肺内被真菌侵入时,肺组织会出现过敏、坏死、脓肿等表现,继续进展后,炎性肉芽肿、空洞、钙化等相继出现,从而形成空洞型的表现,同时,结节、渗出等病灶或同时出现[3]。真菌性肺炎的CT 表现比较多,其中,曲菌球的CT 表现特征性最强,在空洞的内部,曲菌球以球形或椭圆形存在,状态处于游离当中,当患者的体位发生改变时, 曲菌球的位置也会出现变动,增强扫描后,后壁出现强化,但曲菌球并不会出现强化,在菌球与空洞的间隙中,呈现出空气新月征或者是裂隙征。
利用CT 诊断真菌性肺炎患者时,其CT 表现易于肺癌、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的CT 表现混淆,临床诊断中,应十分注意三者CT 表现的鉴别[4]。上叶后段、下叶背段为肺结核较易发生的位置,CT检查后显示纤维索条、钙化,病灶内部的干酪坏死并不会出现异动,在病灶周围,卫星灶比较常见;肺癌CT 表现为空洞型时,空洞壁薄厚呈现不均匀、形态呈现不规则的特性,造影后,强化也表现出不均匀的特性。临床医生应准去的掌握肺癌、肺结核以及真菌性肺炎的CT 表现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促使患者在最佳的时机接受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临床上随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诊断真菌性肺炎时,由于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的难度比较大,延误治疗时机,提高病死率。临床诊断工作中,应用CT 扫描进行辅助诊断,通过对CT 影像学特征的详细观察,准确的诊断真菌性肺炎,尽早发现真菌性肺炎,促使患者早日接受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1] 李莉, 贺兰, 李淑明等.MSCT 后处理技术对真菌性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14,29(03):292-295.[2] 梁俊生, 曾仲刚, 朱刚明等. 肺真菌感染的CT 表现及鉴别诊断[J]. 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5,13(07):28-32.[3] 周俊霖, 丁山, 吕静等. 儿童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HRCT 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08:1183-1186.[4] 兰莲君, 舒健, 唐光才等. 肺真菌感染的多层螺旋CT 表现[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06):588-592.
论文作者:张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真菌论文; 性肺炎论文; 患者论文; 曲菌论文; 病灶论文; 下叶论文; 上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