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苏 丰县 2217000
【中图分类号】 R1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在心血管内科中行护理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自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行护理风险评估以及预防,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血管病也在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对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精神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同时为社会医疗也增添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目前,随着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该病的病种繁杂、病情较重、病情变化迅速[1],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依然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临床上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护理风险管理[2],控制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护理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理论以及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本文对在心血管内科中行护理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如下的深入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计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均无表达障碍和精神障碍,且住院时间均超过了4周。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0例,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45.89±8.56)岁,最长患病时间为15年,最短患病时间为1.2年,平均患病时间为(8.2±4.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48.52±7.41)岁,最长患病时间为14年,最短患病时间为0.8年,平均患病时间为(9.1±5.3)年。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进行比较后发现,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基础护理等。对实验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基础护理等,并在患者入院时,需对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总结存在的风险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情况、血脂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充分的了解,一旦出现高血压,需要及时报告医师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对患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患者的血脂和血糖处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内,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以及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2.2通过对我院几年来的风险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将评估出来的结果与我院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相结合,提出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保障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迅速且病情变化较快,加上老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心血管患者在入院后,其心理状态比较糟糕,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患者的病情康复速度,因此,本院在患者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对应性的心理健康疏导,促进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依从性;②对心血管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为患者详细讲解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治疗时机越早,对病情的恢复越有利,促进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③除上述所述外,还应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指导,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以及运动计划,饮食需保持低盐、低脂,运动需适量。避免患者出现体重过重,避免患者摄入的热量过多,造成血压的波动。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参与研究的60例心血管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其依然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精神负担,并且患者由于起病迅速且病情变化快,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风险护理管理干预。在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的潜在护理风险,如患者因不良情绪在住院期间做出某些偏激行为,或者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4],不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些情况均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并增加了患者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进而危及生命[5]。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行护理风险评估是很有必要的,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对促进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护理风险预防措施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以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水平,同时具备良好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以及针对性的护理管理预防措施[6],善于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预先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达到预防风险事故发生的护理目的。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华,李小青.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3367-3369.
[2] 高伟伟.风险识别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跌倒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 斯朗玉珍,次仁卓玛,何爱花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和措施[J].西藏科技,2015(3):52-53.
[4] 赵忠秀.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探究[J].北方药学,2013(6):109-110.
[5] 蔡雪莲,徐杏安,魏洁等.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风险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0):164-165.
[6] 赵智丽,胡鑫,纪江霞等.管道风险评估表在心内科监护室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15-3417.
论文作者:梁夷凤,张倩云,孙慧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内科论文; 心血管论文; 病情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