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视阈下看国产电视剧制播模式的衍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时空论文,模式论文,视阈下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国产电视剧制播模式的衍变,与我国电视事业前进的步伐相伴相随。由于电视剧自成一体的内在运作规律和不可替代的观众号召力,注定了电视剧制播模式的变化既是我国广播电视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的生动缩影,又同时对每一个阶段电视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综合政府主管部门、电视媒体和学界的几方观点,笔者以为可将“制播合一”、“制播分离”和“制播携手”称为我国电视剧的三大制播模式。
1.制播合一。“制播合一”是指无论电视剧的制作还是播出都是在国内广电系统内完成,而并非局限于指某一家电视台自制自播。“实际上从中央电视台独家天下的时代过去之后,电视台之间的节目交流早已出现,制作和播出就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分离。只是中央台和各地方台在机制上并无根本区别,因此这种节目交流在本质上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交流”。① 随着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日臻成熟,这个打着明显时代印记的观点也许会受到挑战,但至少在中国电视剧步入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之前的长达几十年内,“制播合一”模式的概括是恰如其分的。
2.制播分离。对“制播分离”模式的阐释远非字面意思这么简单,结合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我国电视剧制播的实际状况,笔者将“制播分离”阐释为: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节目交流,制播分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制作和播出关系,其表现为节目的制作不再由电视台垄断,系统外的制作机构也同样从事电视节目的制作,更为关键的是无论电视台系统内还是系统外的制作机构与电视台之间也都按市场规则进行节目交易。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电视体系内是实施彻底的制播分离,我国在探索电视剧制播分离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电视台彻底放弃制作电视剧而只做播出机构的格局。而且,从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实施“电视制作许可证”管理制度的沿革来看,没有必要将制播分离窄化为“制作权和播出权”的分离,毕竟在2003年以前,我国民营机构都没有获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但不能因此就否认他们与有证的电视台和国有企事文化单位合作制作电视剧的实践,并客观上使我国电视剧“制”与“播”实现分离的格局。
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电视台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无论是自制自播,还是自制后卖给其他兄弟电视台播出,都迥异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节目交流,而是规范的市场交易。如2007年湖南电视台自制的红色青春偶像剧《恰同学少年》就是按市场价格卖给央视播出,这与80年代各台争先恐后送剧给央视展播的区别是泾渭分明的。目前,包括央视在内的绝大多数电视台内部都已经实行了电视剧制作与播出的相对独立运作,不少电视台自拍的部分电视剧没有自播而是卖给了其他电视台。
3.制播携手。“制播携手”是21世纪中国电视剧人自发的创造,被称为“2007年中国电视剧业界最热的关键词”。②
导演尤小刚在2007年年初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举办的“新形势下的电视剧市场合作”研讨会上提出“制播携手就是制播双方展开先期合作,注重创作,项目先行”③ 这一概念与解释,迅速得到了业内制播双方的认同。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表达了对这一概念的肯定,“就像面对一片桃园,以前传统的购销模式,是等它成熟之后去摘桃子,看哪个好摘哪个。好桃子少,大家的竞争也就非常激烈。大量不好的桃子,烂桃子,没有谁愿意要,这就形成巨大的浪费。而制播携手就相当于,从一开始的时候,电视台就参与改良,施肥,种植,浇水,剪枝,培育,打虫……这样桃子才可能成熟得比较好,甚至成为你所预期的桃子。”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陈辉的观点也许可以使这一概念的背景更加明晰化,他认为:实际上,制播合作一直就存在着,但由于诸如频道数量的扩张等因素导致近两年精品资源的稀缺化越来越严重,各大播出机构对精品资源的抢夺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制播携手”才被重新提至新的高度。④
制播携手的提出,与2005年开始兴起的“独播剧”大战有着深刻的关联。由于“独播剧”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特征,这对制作水平和选剧眼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电视台提前介入制作前端,为自己度身定制独播剧也是理所当然。
制播携手是对制播分离模式的一种反拨,是我国电视剧制播体制新一轮改革的开始。其他如近年出现的“委托定制”、“以投代购”、“边制边播”等新模式都可以纳入制播携手的范畴。
二
在廓清了三种制播模式的内涵之后,下面将国产电视剧制播模式的衍变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剖析。
第一阶段:制播合一(1958~1983)
国产电视剧在今年迎来了其50岁的华诞。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国产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从1958年到1966年,全国几家电视台共播出了100多部“直播电视剧”。
制播合一阶段,电视台在制作方面具有权威地位。图为1983年~1985年间,获“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的部分作品。
这一阶段电视剧的制播都完全由电视台独立承担,是纯粹的“制播合一”。可惜的是,从1966年到1976年,我国电视剧的制作完全处于停滞状态,这个状态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后才得以改变。
1978年,是中国电视剧复兴之年。正是从那年开始,技术手段的飞跃使电视剧制作观念发生了嬗变,电视剧制作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1980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同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应时而生,从1981年开始对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电视剧进行评奖,于1983年被易名为“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981年和1982年获该奖的都是电视台自制自播的单本剧。1983年—1985年,获“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的分别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蹉跎岁月》与山东电视台制作的《武松》、《高山下的花环》和《今夜有暴风雪》。仅从获奖作品的制作单位来看,也可见当时电视台在制作方面的权威地位。
从电视剧的播出来说,据记载,“1980年国庆节,中央电视台主持以电视剧为中心的全国电视节目大联播,一个月的时间里播出了各地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40余部,成绩斐然,轰动一时”。⑤ 据此我们不难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中央电视台的这一手笔实际上可以看作中国电视剧播出史上最早的编排策划案例;二是40多部电视剧都是由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自制提供,能上中央电视台播出是对各自实力的肯定,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剧的产业意识还未萌芽。同时,我国于1980年前后引进的两部电视连续剧,也不应忽略,它们分别是日本的《姿三四郎》和香港的《霍元甲》,虽然当时不可能对业内的电视剧制播机制产生任何影响,但实际上已经奏响了我国电视剧制播分离的序曲。
在制播合一时代,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所要考虑的因素要单纯得多。一方面,自制的电视剧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据中央电视台的年鉴资料记载,1981年全国制作的电视剧共计111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其中的100部,⑥ 这样的制播比例当是令今天的电视剧投资人、制作人望而兴叹的。另一方面,随着电视机在中国的普及,电视剧的观众群也在80年代中后期迅速增长,为国产电视剧产业化发展埋下了伏笔,制播关系的变化也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阶段:制播分离之滥觞(1983~1992)
从大的背景来说,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立了广电系统要“广开财源,提高效益”的理念,这实际上为“制播分离”之滥觞奠定了政策基础;具体到电视剧自身发展,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1983年秋天的挂牌成立是我国“实现了电视体制内的制播分离”⑦ 的标志。
由于国产剧在80年代后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当时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决定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录制部和中国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合并组成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系直属于广电部的正司局级单位,1985年2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并入中央电视台。在随后的25年中,中心制作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北京人在纽约》、《苍天在上》、《大雪无痕》、《任长霞》等一大批电视剧长篇力作,是我国电视剧制作实体中规模最大的“国字号”。尽管中心的成立只是电视台系统内部的机制调整,但其拉开了我国电视剧制播体制改革的序幕,创造了电视剧制作的活力。
对照表1,不难发现,1983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首次突破500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下同),1984年达到1200集以上,到1990年超过了5000集,相当于10年前的近30倍。可以为这个飞跃式增长提供的另一个印证是:1989年,“全国电影厂首届优秀电视剧评选”、“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选”、“第10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评选”三大全国性的电视剧评选奖项热热闹闹齐登场,这三大电视剧奖并举的现实基础是,当时我国已经出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单位共同生产电视剧的三足鼎立、多渠道发展的新局面,这“昭示着我国电视剧艺术,真正出现了影、视、录三位一体,合流生产电视剧的新体制已经确立,并以此为契机,迈向蓬勃发展的新里程”。⑨ 在这一时期,我国电视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社会影响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如80年代的《今夜有暴风雪》、《夜幕下的哈尔滨》、《四世同堂》、《红楼梦》、《西游记》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渴望》、《围城》、《末代皇帝》、《编辑部的故事》等等,一部部力作至今依然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留存着美好的印象,有的甚至创造了复播20年而不衰的佳话。
表1⑧中国电视剧年产量
年代 电视剧年产量 年代 电视剧年产量 年代 电视剧年产量
1980177集(部)
19841239集 19884258集
1981111集(部)
19851997集 19894784集
1982333集
19862636集 19905000集
1983502集
19872985.5集19915304集
国产剧在80年代后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涌现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图为其中的代表作:《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北京人在纽约》。
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大陆和台湾合拍电视剧的政策允许下,两岸于1987年合拍了第一部电视剧《八千里路云和月》,此后,一部部合拍剧在我国电视剧百花园中姹紫嫣红、纷呈异彩,给我国电视剧制作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制播分离模式提供了生动的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从1988年的第二届上海电视节开始,我国电视节目以电视剧为先锋开始了现金交易,虽然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羞”地跨出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表明我国电视剧业已经离计划经济时代的制播合一模式渐行渐远了。
第三阶段:制播分离之兴盛(1992~2002)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将电视业明确划入第三产业的范畴,这不仅推进了我国电视台大胆地走上经营创收之路,也为业内外资本加盟电视剧的产业运作建立了政策依据。
1992年,导演尤小刚在北京投拍了100集的《京都纪事》。在国产电视剧史上,它首开商业运作的模式,以贴片广告等形式赚足了1200万。从这一年起,许多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各种资本进入电视剧领域,我国电视剧制作进入了资本运作时代,也自然将发轫于1992年之前的制播分离模式演绎得如火如荼。顺应中国电视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广电总局于1999年出台了“82号文”,其中提出的“网台分离”被公认为是官方对除新闻节目之外的电视节目实施制播分离给予的正式确认。2000年,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的徐光春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多元化、社会化,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丰富节目源,但这与广播电视播出权和制作权的分离是两回事”。政府主管部门的这个明确态度实际上也从电视许可证的管理政策方面具体反映出来。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995年,我国有58家机构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长期),1999年增长到118张(甲种),2002年增长到120张(甲种)。不过,这一时期有资格获得许可证的是电视机构或国有企事业文化单位,在2003年前,这一类许可证还没有颁发给民营影视机构的先例。而到2002年底,全国电视剧投资总额20多亿元,其中80%来源于民营机构。也就是说,民营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的主力军。此时,民营公司采取与“有证”的电视台或国有企事业文化单位合作的方式实现他们的电视剧王国梦。《黑洞》、《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我这一辈子》、《梦断紫禁城》、《空镜子》、《铁齿铜牙纪晓岚》、《罪证》、《永不瞑目》、《让爱作主》,这些在黄金时段以绝对优势稳居收视第一的电视剧均是民营影视公司的大手笔。诚然,央视、湖南经视等国有影视制作机构在这一时期制作的《三国演义》、《北京人在纽约》、《雍正王朝》、《水浒传》、《大宅门》、《宰相刘罗锅》、《英雄无悔》、《牵手》、《还珠格格》、《过把瘾》等也造就了收视热潮,彰显了制作实力,但从数量上相比,民营公司主投的电视剧已经明显超过了电视台。
随着社会制作力量的崛起,相当多地方台一度普遍认为自拍电视剧不如直接购买划算。在“拍不如买”的理念下,多家地方台组建了以购买电视剧为主业的节目购销部门,而电视剧制作部则逐渐成为台内的边缘部门,导演们除了身份还留在台内外,纷纷凭个人的能耐外出接活,拍了什么亏赢如何都与台无关。即便是地方台在不少电视剧后挂名,也主要是参与拍摄,一是投入少,二是无版权,很大程度上属于形象工程。
第四阶段:制播模式的多元化(2002~ )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始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战略举措,由此拉开了电视剧制播体制发生实质性变革的帷幕。
2003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为8家非公有制制作机构核发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2004年6月,为16家非公有制制作机构核发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24家非公有制制作机构被当时的新闻报道称为:将享受和中央电视台一样的“正规军”待遇。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制播分离”的概念,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
华纳与中影集团、浙江横店集团于2004年10月中旬合资成立了中影华纳横店电视有限公司。一个月后,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共同发布的第44号令《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开始施行。44号令明确允许外资涉足中国产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领域,前提是中方持股不得少于51%。
随后,国家广电总局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顺应电视剧产业发展需求的文件,包括调整投拍管理政策、实行投拍备案公示管理、调整电视剧审查管理办法、对大陆与台湾制作单位合拍的电视剧享受与大陆生产的电视剧同等待遇的政策,等等。
不过,恰恰是在“制播分离”的政策越来越完善和宽松的背景下,我国电视剧制播体制并没有走向“制”与“播”的彻底分离,反而出现了“制播分离”、“制播携手”以及“自制自播”、“以投代购”、“边制边播”等等多元发展的格局。
就在非公有制的中外影视机构终于有了进军电视剧制作领域的平等的权利时,一度对电视剧制作兴趣不浓的我国电视台似乎是一夜之间觉醒了。如前所言,2005年开始蔓延的“独播剧”大战是我国电视剧“制播模式”发生新一轮变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年,央视以《汉武大帝》、《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采取了独家买断版权并独家上星播出的举措,湖南卫视重金买下韩剧《大长今》的内地独家播映权和内地市场音像发行权,浙江卫视独家买断《雪山飞狐》等7部电视连续剧。随后两年多来,安徽卫视、江苏卫视、天津卫视等也都加入到“独播剧”的争夺战中。2007年,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都在晚间次黄金时段推出了独播剧场。“独播剧”成为央视和省级卫视争夺市场份额共同选择的“法宝”,同时也直接推动了省级以上电视台对电视剧制作业的“回归”。
政策利好驱动与电视台的“回归”带来的是近5年来电视剧机构和电视剧数量的持续增长。2002年到2006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每年递增约1000集,直到2007年,这个增长速度才趋于缓慢,但年产量总数也超过了14000集。在“2007年优秀电视剧创作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播出大国。尽管每年1万集以上的电视剧难免鱼龙混杂,但还是涌现出了《乔家大院》、《闯关东》、《天下粮仓》、《长征》、《红日》、《激情燃烧的岁月》、《恰同学少年》、《亮剑》、《戈壁母亲》、《士兵突击》、《狼毒花》、《暗算》、《省委书记》、《亲情树》、《香樟树》、《中国式离婚》、《半路夫妻》、《金婚》、《亲兄热弟》、《奋斗》等一批口碑和收视俱佳的力作。
通过对我国电视剧制播模式五十年衍变历程的勾勒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电视剧制播体制正呈现出不同的制播模式融合之势,从某个角度来说,“制播携手”其实正是“制播分离”在解构“制播合一”的过程中汲取“制播合一”健康的因子而产生的新建构。这种融合性和多元化也正契合了中华文化在“和而不同”中追求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氛围和价值取向。
三
从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三十年的市场化历练来看,不能简单地将制播体制的作用神化,也没有必要将中国电视剧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都从制播体制中寻找答案。
思考之一:制播体制与电视剧产业的不和谐现象
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国产电视剧制播体制的变革给电视剧产业带来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不过,在电视剧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降低准入门槛,打破电视台对制作业的垄断是为了电视剧产业做强做大,但新涌现的电视生产机构规模品牌意识薄弱而造成国产电视剧整体质量下滑却成为主管部门的心头之痛。二是,国产电视剧数量不断增长,但一方面是好剧依然短缺、争夺激烈;另一方面却是积压严重、浪费惊人。三是,播出机构为好剧价格不断走高压力倍增,制作机构为播出机构拖欠制作费“一肚苦水”。四是,电视剧大片路线越走越远,投资越走越高,但市场回报风险越来越大。五是,明星筹码不断升高,但市场对“大腕剧”却越来越不买账。
客观地说,这些现象都是制播体制从“合一”到“分离”后逐渐形成的,这些现象不得不促使业内对曾被寄予厚望的制播分离产生了困惑。今天看来,电视剧的质量与制播体制其实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无论是制播合一时期还是制播分离唱主角的时期都产生过优秀的作品,至于制播分离后才出现的诸多不和谐现象,虽不能说与制播分离无关,不过将之都归结为制播分离的缺陷,显然是将制播体制的作用神化而无助于矛盾的消解。
为解制播分离后国产电视剧之惑,业内提出了制播携手模式,这寄予了制播双方的美好期待。制播携手立论的一个前提是播出方比制作方更了解市场和观众,播出方前期介入制片的携手就有望确保产品市场,并有利于减少盲目性的投资,实现理想的收益,类似于我国工业产品领域的以销定产,体现了电视剧产业化后的商品属性。从理想状态来说,电视台的节目购销队伍当会以其日积月累的经验对观众、市场的需求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对制作方投拍的电视剧前景作出更加科学的判断,但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又具有艺术属性,这种二元属性决定了终端产品品质的不确定性和观众接受程度的不确定性。2007年《士兵突击》的营销经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部慢热的电视剧在开始投放市场时,由于缺乏美女佳人、明星大腕、风花雪月等等市场“标识”,在价格远低于一些明星“大腕剧”的情况下遭到了多家电视台的冷遇,一些电视台的节目营销人员坦言,即便是重新选择,他们依然会犹豫,因为这类“凡人剧”一旦播出失利,他们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理由。
制播携手的效果是否会呈现出多样性甚至是“两极分化”?一旦制播携手不成功的案例出现,是否会使制播双方的关系更加脆弱?2007年,个别电视台以巨资购进的“独播剧”遭遇收视“滑铁卢”的个案值得引起业内的警醒。
近5年来,电视剧机构和电视剧数量持续增长,涌现出了如《闯关东》、《长征》、《奋斗》等一批口碑、收视俱佳的力作。
思考之二:制播体制与当前我国电视台的战略转型
近年来,电视台纷纷表现出对“回归”电视剧制作的强烈愿望。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电视台要在电视剧制播关系中抢占主动权,以免让好剧擦肩而过的竞争手段,更是我国电视台全面进军和拓展电视内容产业的一个强烈信号。
在民营制作机构看来,拥有电视剧播出平台的电视台是这个产业链上最大的得利者,因此不乏希望电视台让利扶持制作机构的呼声。而从电视台的角度看,其从电视剧上获利丰厚是事实,投入与产出比较民营公司高得多也是事实,电视剧带来的广告收入是从央视到众多地方台主要的创收支柱之一;但其还要承担大量的公益性媒体责任、不断加大技术设施的投入以及养活在事业发展中日趋庞大的员工队伍等压力,单一的广告创收已经不足以支撑电视台的发展需要,而政府的行政拨款在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取消,有的地方政府更出台了要电视台将广告收入部分上缴国库的规定。⑩
因此,随着全国传媒业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开发和制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产品、打造自身的内容产业价值链,成为从央视到多家地方台的媒体战略,在“选秀”类节目风光不再的背景下,具有强大市场支撑的电视剧自然会成为电视台的战略性选择。
2007年湖南卫视自制的《恰同学少年》在央视首播后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该台宣布2008年的自制剧投入翻番过亿元,推出两部大戏《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大山里的故事》。
2007年12月31日,天津卫视“定制+自制”的“独播剧”《杨光的快乐生活4》开始播出,该剧的前三个系列以较低的成本在2007年为天津卫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2008年1月2日,央视的开年大戏《闯关东》不仅创下了高收视率,而且为央视创造了1.5亿元广告收入,成为2008年国内电视台和影视制作机构制播携手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央视采取重点跟踪的方式,该剧总制片人由央视影视部副主任担任,他们参与了剧组从创作到拍摄的全过程,随时代表播出方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审查完成片后,央视以66万元/集的价码,购买了该剧全国首播权和永久播出权。(11)
2008年1月2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集团出品,旗下上海电视传媒公司主投的大型电视轻喜剧《奥运在我家》在北京宣布开机,据称这是唯一获得北京奥组委官方授权的奥运题材影视作品,这应是2008年最富有时代贴近性的电视剧,其依托电视台自身的播出平台所顺利实现的“边制边播”也将成为一大热点。
与制播合一时期相比,当前电视台已经远非满足于制作一部好剧,更是从战略层面对一部剧的投资、制作、营销、播出、衍生开发等等作全方位的谋划。秉承前两年在娱乐综艺节目方面的经验,如今的电视台在挖掘电视剧这一战略资源的潜能方面,显得更加驾轻就熟。一是重视电视剧的主题化、系列化、灵活化编排,如江苏卫视将电视剧的编排与整个频道的节目风格形成有机的统一,定调情感主题,北京卫视配合选秀活动重播《红楼梦》系列剧;二是营销手段推陈出新,如重庆卫视在播《士兵突击》时,灵活、充分地发挥网络互动的作用,在比多家卫视迟播半个多月的被动状态下实现了“后来者居上”的超越;三是依托自拍剧掌握的大量明星资源,衍生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娱乐综艺节目,从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的成功实践来看,这一趋势方兴未艾;四是相应的广告经营策略提前启动强势跟上,推波助澜,与电视剧的营销互为造势,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这一战略转型,对于少数强势的电视台来说效果明显。自拍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理想收益,而这个量产的要求是需要有强大的资金链和成熟的团队作支撑。目前,国内投资“大片剧”,即单集100万以上的大制作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毕竟国内电视剧整体规模有限,“大片剧”能否有市场回报也还是2008年后的一个未知数。可见,是否实施自拍自制战略,需要电视台在自身总体发展战略的构建中,对自身的家底和市场有足够的把握后方可作出决策。
同时,央视和强势省台着力培育电视剧产业的高歌猛进势必促使其他省级台和城市台面临好剧资源短缺的尴尬和调整媒体战略的迫切性。可以肯定的是,暂无实施自拍战略的电视台必然会在拓展购销渠道、增强购销实力方面有所作为。从南京广电集团与江苏省内其他12家城市台共同组建的联合购片实体江苏城市联合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几年来的成功运作来看,城市台之间的购片联盟未来的步伐会更加有力,与“独播剧”和制播携手遥相呼应,寻找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
总之,电视剧制播体制的变化,将不仅牵动电视剧产业的利益格局,也将会使国内电视台的竞争版图发生新的变化。
思考之三:制播体制与非公有制制作机构公司的战略选择
目前,国内中小制作公司面临着生存窘境,国内电视台的战略转型对实力弱的中小制作公司可能是致命的打击。面对现实,中小制作公司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抉择——是退出电视剧制作业,还是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另辟蹊径?对此,学界的一种声音呼吁“应该在充分的市场机制下发展内容产业,尤其多给社会公司一点发展空间,让它们可以从小做大,从不专业到专业”。
还值得思考的是,在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中,掌握播出渠道的电视台是否就永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非公有制制作机构在与电视台博弈的过程中是否就肯定处于被动状态?与电视台系统不同的是,目前强势的非公有制制作机构都不仅仅是电视类节目的供应商,如华谊和橙天娱乐都拥有电影、电视剧制作、音乐制作、艺人经纪、广告及新媒体等多元化的业务,在内容产业链的打造方面走在受体制之限的电视台前面。电视剧制作是这些为数不多的非公有制影视公司的战略之一,但并不会一枝独秀,构建强大的影视娱乐产业群是其雄心勃勃的战略选择。
以2007年因同时出品电影《集结号》和电视剧《士兵突击》而备受瞩目的华谊来说,其比电视台更加商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既使其成为电视台青睐的合作伙伴,也同样会成为令电视台敬畏的竞争对手。可以想见,如果中小制作公司纷纷倒闭,少数非公有制制作机构称霸市场,那么它们与众多的电视台之间必将呈现新的不平衡,电视剧产业制播体制会发生新的嬗变。
注释:
① 钟大丰.制播分离——方向还是权宜之计.www.filmsea.com.cn.
② 宋文娟.电视节目:制播变局.中国广播影视,2008-02.
③④ 同上.
⑤ 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06:31.
⑥ 现象1980:梦回红楼.CCTV.COM.
⑦ 杨九虎,童晓彦.对中国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现状的几点思考.www.zijin.net.
⑧ 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8:121.
⑨ 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06:317.
⑩ 戴新华.文化体制改革与电视传媒战略转型.前沿,2006.
(11) 《闯关东》为何开门红.中国广播影视,2008-03.
标签:电视剧论文; 制播分离论文; 节目制作论文; 恰同学少年论文; 北京人在纽约论文; 中央电视台论文; 闯关东论文; 士兵突击论文; 国家广电总局论文; 中国电视剧论文; 剧情电视剧论文; 军事电视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