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划布局之我见_商业论文

企业规划布局之我见_商业论文

商业规划布局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布局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以后,地方经济改观,人民生活改善,不同体制、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商业企业和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名地城乡的各个地段和角落。商业格局的形成,无疑为一区、一地的形象增添了神采,也大大方便了广大的消费者,这是应当肯定的。相对工业企业的投资而言,一般商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低些,流动资金铁筹措要灵活的多。于是,在许多地方,商业企业、小门站的建设蜂拥而起,出现了重复和过剩的状况。而在一些新辟的住宅区,又出现了商业网点的空白和滞后。近些年来,市场竞争加剧,消费一度出现疲软,许多地方的商厦、大店乃至许许多多的店摊,尤其是林林总总的百货行业都出现难以维艰的境况,有的大高厦甚至宣告关闭和另谋它途。

温故而知新。认真地回顾一下各地商业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否认商业规划布局一度出现的无序和失控,而正是这种无序和失控,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商业战线的干部职工带来了烦恼的心灵上的冲撞。

好在决策者和专家们的指导,商业战线的经营者们已经并正在实施调整的战略和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盲目布局和建设造成的损失。痛定思痛,这十多年来在商业战线上出现的想当然规划、盲目布局和重复建设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城乡建设的发展,商业规划布局仍是地方政府和商业企业需要思考和实施的课题,笔者认为,今后的商业规划布局必须十分讲究科学,而科学规划的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布局上的全局性,定位上的前瞻性和功能上的实用性这三点上。

布局上的全局性,是商业规划中的前提,是一地一区政府和商业主管领导首先需要考虑的。就一个地区来说,在考虑商业布局时,应当考虑历史形成的商业营销氛围,即我们通常说的“集市”,也应当考虑未来人口的导入和流向;既要看到本地区的商业网点空白区域,也应了解周边地区形成的商业网点对本地一些区域的辐射,有了这些方面的考虑,就会避免布局上的盲目,以致由盲目造成的决策上失误,造成一些商业布局的重复和不均。

布局上的全局性,还在于注意克服少数领导者的功利主义。这一点上,各地都是有极为惨痛的教训的。我国有少数大城高,对外开放以后,一昧讲究所谓的形象建设,盲目接纳和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建造高楼高厦,以致这些商厦在未开张之前就决定了它束之高阁的命运。也有些商厦勉强开张,但不久就宣告关闭。这些高楼商厦投资者的资金是海外而来,或是向国内外金融机构造成了损害,同样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厄运。这里,笔者无意批评城市的形象建设,只是建议指导可贵的资金投向既有形象、人民需要、而又让投资者得益的项目上去。例如近些年来,上海市府引导企业把资金投向大桥和高架道路,改善了交通和投资环境,外商和外地投资者纷至沓来,地方税收增加,投资者也多有获益。再例如上海市府在松江新区塑造了极好的形象,又推进了教育的产业化进程。这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而高瞻远瞩的决策,无疑是我们在商业规划布局上值得借鉴的。笔者有幸去国外一些城市考察,也从一些报刊资料上获悉,国外的一些商业布局,就极为重视可行性研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商业网点布局的重复。国外的传统商业企业极少受到政府干预,他们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布局和建设极为谨慎,很少有不顾效益而在形象上与同行攀比,以致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定位上的前瞻性,是指商业网点规模、业态上的超前意识和综合思路。首先需要我们有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态势的敏锐的眼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力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商业市场竞争在必行,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业也必然对外进一步开放。面对着国外大型商业企业“航母”驶入的严重挑战,我国的商业企业也应当沉着应战,一方面应当及时,果断地对原有商业企业和网点的体制结构、业态实施战略和技术上的调整,一方面也应当对新的商业企业网点规划有一个前瞻性的定位,以自己熟悉市场、熟悉消费群体的优势、正确定位、与“狼”共舞,以求得在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已是指日可待。商旅结合,以旅促商,以商为旅服务,是商业定位前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业和商业结合完美而相得益彰的要算得上是中国的近邻泰国了。在泰国,凡有旅游景点的地方,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服务业,几乎所有的旅游公司和导游都与商业网点有联系,以解决游客的住宿和饮食,同时为游客导购泰国名特优商品和旅游纪念品。与之相比较,我国的商业网点与景点开发相比较就显得滞后得多了。许多游客到国内的一些景点,总觉得那里的服务水准点,服务不到位,不管是天南地北,景点里的旅游商品显得有些千篇一律,缺少一地一点的特色。在旅游景点的商业网点设置,常常是个体户跑在了国集企业的前头,而当真正感觉到商机可待时,已经失去了依靠一步的机会。

诚然,我国有许多商家是有超前意识的。最富盛名的,要算是上海的老城隍庙了,正当上海对外开放不久,商家们就预见到子将有成千上百万国内外游客源源不断的来上海旅游,他们积极参与了老城隍庙商业区的开发和建设,把自己的企业经营正确定位在为旅游服务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可贵的效益,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老城隍庙食品公司就是众多成功者中的一个。

商业规划定位上的前瞻性,还应当及时掌握大、中,小型城市规划扩展的定位和进程,要依据扩展区的定位而定位,要依据扩展的进程而适时定位。滞后定位的代价是投资费用的增加和商机的丧失,而过早定位则是盲目和草率,就以松江新城区规划为例,在松江区委,区府的努力和市府的关心下,其规划的定位已经明确,其规划的水准也日趋提高,不适时机地在新区投资建造大卖场或Shopping mall,把大学城师生和新住宅区的居民这两大消费群体吸引到大卖场或Shopping mall里来,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定位,当然成功的获得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功能上的实用性,不只是对项目规划设计的要求,也是对商业企业经营决策层的要求。大,中、小城市和集镇对商业网点的功能要求应当是有区别的,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或一些省市机构的所在地城市。应当建造一些功能齐全的,代表着城市商业形象的、与城市人口数量相适应的大商厦、大卖场、Shopping mall,而一些中、小城市来说,就不必过早地在这一点上攀比了。报载苏南地区一个小镇,投资近三亿人民币搞了一个颇有气势和功能齐全的大商城。两年多过去了,这个商城内只设有三分之一的摊位,消费者流量也只是功能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其经济效益也是可想而知了。没有效益的商城,其形象也只是昙花一现。当地的人们把小集镇建大商城称之为小盆内栽巨松——不适合极了。

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商家纷纷在上海等城市开设超市、卖场和Shopping mall,其功能先进而不豪华,其规模颇大而投资合理,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上海麦德龙大卖场为例,其营业用房设计为单层仓储式,其用房内上下左右为敞开式,由此省略了上下运载的多部电梯和昂贵的装潢费用,节约了投资也就节减了成本,节减了成本也就降低了商品售价,由此也就引得了如潮的消费群。

商业网点的功能实用性,应当同商业规划布局、定位相一致、相适应。商业中心区、商业步行街、居民住宅和农村的镇、村,网点的功能不尽一致。商业中心区应当辟有一定规模的商厦,超市和大卖场;商业步行街应多一些特色店,专卖店;居民住宅区应视区域大小、人口多少而确定超市和便民店的大小多少;乡镇应当有一、二家规模适度的超市和商场,而一些偏远村队则应当有综合便民商店。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商业网点的功能实用性,一切应当从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效益出发。在一些大、中型城市里,众多利用节日或休假日选购商品的消费者,已经出现了消费和休闲兼得的需求。笔者在新加坡和台湾,就见到一些颇具规模的大商厦辟有让消费者消闲的场所,消费者可在这些场所里享受。这不能不说是功能实用性的一种体现。

笔者对商业规划科学布局上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之见,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局限,但作为一人之见,多少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仅供决策者和同行们参考而已。

标签:;  ;  

企业规划布局之我见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