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其中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储备,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房展。但是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种植技术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水稻产量降低,对于农民的收益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提高水稻的种植收益,必须要提高当前的种植技术,使其更加的科学,更加的现代化。下面本文就针对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提高种植技术,以此来增加水稻种植的收益。
关键词:水稻种植;优化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引言: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提高水稻的产量,成为我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农民进行耕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常常会喷洒大量的农药;农药的使用不仅对于周围的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还可能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当前我国农业种植的过程中,水稻的种植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现代机械化的运用也给水稻种植带来新的难题。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水稻种植的技术,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断的提高经济收益,增加粮食的产量,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现阶段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
1.材料及方法
1.1材料
1.1.1出苗率较低
在过去的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对于育苗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在播种之后,育苗的过程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病虫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苗率较低,并且成活的苗也容易坏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播种的技术较低,同时又缺少相关的管理措施。
1.1.2田间杂草和倒伏
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杂草种类多,草害问题严重。传统杂草防治技术,并不能将田间杂草有效抑制,再加上施肥不合理,施肥量过高,导致田间杂草生长旺盛,除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水稻生长中后期,由于水稻根系较浅、播种量大,或者定植密度高,很容易导致水稻生长后期出现倒伏,严重影响到水稻产量和品质。
1.1.3机械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水稻播种、插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现阶段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依然不高,水稻在整地、收获等几个环节机械化应用率较低。最近几年,贵州省积极推广工厂育秧苗,但由于工厂育秧苗价格较高,农民群众购买能力有限,以及人工育秧操作复杂,在播种覆土、灌溉、施肥等方面存在难点,从而影响到种植效益。现阶段水利设施、机耕路、机械仓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到水稻机械化发展。大部分水稻田没有经过直接改造,田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机械适应能力差,导致农户依然选择传统种植模式。
1.1.4水稻施肥不科学
水稻施肥能够加速水稻生长,为水稻关键时期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从而确保水稻产量和品质。在现阶段,农民群众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施肥不合理,施肥不科学的现象。氮肥数量过高,有机肥施入不足,使得田间氮元素含量过高。过量施入氮肥虽然在较短时间内能够促进水稻生长,但长期过量施入氮肥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危害,过量的氮肥流入河流,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2方法
水稻叶龄栽培技术利用了水稻在种植中其各部分器官会有一些变化的特点,根据水稻主茎叶片的实际发育情况,选择适应不同时期水稻生长的合理栽培技术以及开展相应的水肥管理,进而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水稻叶龄栽培技术是相对先进的种植技术之一,应用了新型的水稻栽培理论。与传统的种植技术相比,叶龄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数量化了高产生育指标,同时也规范化了种植技术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推广使用水稻叶龄栽培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2.1在水稻种植区域建立叶龄观察点,方便掌握主茎叶的生长进程
根据水稻的茬口、品种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不同的水稻叶龄观察点,在新展开的叶面上进行标记,实时掌握水稻叶龄的变化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根据叶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预报叶龄的可能变化,为叶龄栽培技术的后续发挥作用打下基础。
1.2.2科学、合理地改进种植技术
尽管叶龄栽培技术是依据叶龄的变化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使用的叶龄种植技术是不固定的。依据叶龄的变化特点,合理地优化种植技术,能够是叶龄栽培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增强水稻种植效益。同时,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改进也需要结合水稻的实际情况,依照水稻叶龄生长特点进行优化改进的种植技术对于水稻种植技术的全面提升也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1.2.3建立适合当地水稻特性的叶龄栽培技术体系
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叶龄变化,因此,叶龄栽培技术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保障叶龄栽培技术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
1.2.4熟练应用田间诊断技术
田间诊断技术是指对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及时处理一些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降低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帮助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生长受到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熟练应用田间诊断技术,对水稻各个叶龄阶段进行田间诊断,从而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2.结果
2.1控肥技术的优化
控肥技术主要是针对水稻的氮肥用量进行控制。过去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氮肥的用量被认为用得越多,越能够促进水稻的增产。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氮肥使用过多会造成水稻无效分蘖过多,水稻的成穗率低,还会造成水稻病虫增多,为了应对病虫害又会相应地增加农药的使用,致使水稻产量不高,氮肥使用的效率降低。氮肥的控制优化是站在最大化氮肥的利用率的角度来进行的,改变以往氮肥使用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在生长前期施用少量的氮肥。在实施水稻控苗技术、处理掉无效分蘖之后,增加氮肥施用。
2.2 控苗技术的优化
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会长出一些无效的分蘖,这些无效分蘖不仅会消耗水稻的养肥,更会造成水稻的群体恶化,造成水稻倒伏和病虫害多发,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水稻控苗技术的优化是针对水稻进行计划生育的优化,通过优生优育来提高水稻的产量。目前,水稻的优生优育主要是对水稻的无效分蘖进行处理,减少无效分蘖的数量,降低水稻倒伏和病虫害现象的发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3 控病虫技术的优化
病虫害对水稻种植的生长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对于水稻病虫害的控制是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工作的重点。水稻控虫技术的优化,首先要提升水稻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水稻植株的茎粗以及缩短基部的节间、拉长中上部的節间来实现。此外,控制病虫害还可以通过控制无效分蘖来实现。
3讨论:
由此可见,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拉动了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同时,现代技术的运用也使得我国的水稻种植业日益的完善,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提高种植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于农民思想的转化。加深农民对于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表面上看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收益,提高农民的收益,长远的看,水稻种植技术的日益完善,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新时期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韦明球,袁智波. 农民致富之友.2017(08)
[2]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裴莹,侯召亮,翟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
[3]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许春红,汪海鸿,何美霞,程日新,程芳. 农民致富之友.2017(18)
[4]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张连海.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1)
论文作者:李春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水稻论文; 氮肥论文; 种植技术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生长论文; 病虫害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