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与措施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转型与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与措施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路径论文,本科论文,院校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5)09-0147-04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教育部正在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还是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坚力量的地方普通本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势在必行。

       一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就折射出学生就业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2011年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是三类高校中最低的,特别是1999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这类高校大都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成,在师资力量、学生质量、专业水平、教学设施、管理理念等方面均与重点本科学校存在差异。“升本”之后大都沿袭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并没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存在严峻的挑战,发展陷入困境。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摆脱落后,缩小差距的需要,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理应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力度。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本身应该与地方区域对人才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对特定区域人才的需求认识清楚,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战略。就国内外现阶段而言,基础理论好,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大多数地方企业急需的资源。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地方区域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才能使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真正实现对接地方经济建设,融入区域整体发展。

       二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反而加深了矛盾的出现。

       一是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不论从生源水平还是教学条件都不如重点院校,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和重点院校大同小异,都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这与按照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的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具备重点院校学生的扎实理论功底,又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较强实践能力。

       二是课程设置与真实应用脱离。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没有以真实应用为基础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没有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造成了理论课过多,实践课过少的现象。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仅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作为实践环节,而这些实践环节往往没有和企业应用相结合,脱离了实际,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是硬件设施与实际要求脱轨。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室简陋,设备落后,以至部分实验无法实施,无法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实验课程依赖理论课程,课时很少,实验内容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很少甚至没有,没有注重学生项目开发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更没有考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相对封闭自成一体,没有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没有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

       四是师资与企业脱钩。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一线进行培训,与企业建立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他们既没有时间对自己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也没有机会对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强,就不能在实际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指导建议,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归根原因就是地方本科院校都是以“学术资格”的教师制度来评价老师,没有真正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和“双师型”教师团队。

       三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构建校企“共生”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机制的全面、正常运转首先有赖于一套科学的质量标准的完整建立,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必须直接来源于社会需求。“共生”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准则与来源。废除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构建以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迫切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

       1.找准发展定位,谋划顶层设计。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以人才培养为引领,全面开展教育教改革,努力探索“错位发展”式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具体而言,我们探寻的特色化的根本途径就是,站在高校与社会“共生”的高度,立足地方,主动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适应地方基层单位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一线实际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借力地方,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业界和用人单位的全面联系与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专业人士全程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顶层设计思路和举措。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2.培养共生要素,突出能力与素质。学校和企业共同生存的要素是“高素质”、“应用技术”。“高素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既能迅速适应地方企业、基层单位的现时要求,又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与常见的培养标准的表述不同,这里的“高素质”有赖于学生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而直接的呈现:一是“直白”地表现为学生毕业后能在地方用人单位迅速“上手”,反映出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的“无缝对接”;二是能力素质的迁移本领,即使所谓“专业不对口”,所用非所学,但以在学校接受的基本能力训练和良好素质养成为基础,完全可以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三是指非专业知识层面的基本社交礼仪、企业文化常识,乃至更深层的公民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地域民俗文化等等,学生要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熔炉”之前,就已经初步了解多项社会“规则”。“应用技术”的定位,既区别于老牌本科院校的学术性取向,也有别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取向,而是突出强调面向地方基层单位的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这种现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标志着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不仅能动手,还具备知道“为什么要动手”的价值观念,以及“从哪里动手”的实现系统。

       3.构建共生机制,改革评价体系。改革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一是在质量标准设计上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原有精英教育背景下的任务要求进行较彻底的调整;二是在选题上真正引导到强调社会实际应用性;三是在指导环节上聘用真实环境下业界、企业人士的全程参与;四是在考核评价上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双导师共同考核鉴定。充分体现各学科专业特殊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全面固化了该项工作整个过程、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标准,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改革成绩评价办法。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实际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殊性,改变学业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强调重点考核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以“集成”式发展思路,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最需要的是具备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留得住”的思想道德素质;宽广、可迁移的专业职业技能;文秘写作、新闻宣传、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多面手”。所以在改革实践中,特别注重以集成式发展的思路,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科学处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关系,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高度融合。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实现能力与需求紧密衔接。我们以“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强能力”作为整体方案构筑的基本特征。“宽基础”,从“成才”的角度,指的是在强调本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专业相关知识、能力与素质;从“成人”的角度,指的是从道德修养、价值观念、人文情怀、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教育与引导,使学生需要的“职业训练”与“人的教育”相得益彰。“柔方向”,其内涵不是仅指设置有多个专业方向,更实质的意义是指尊重学生成人成才的个性化需求而设计、提供了多种途径方式的实现方案。“重实践”,即践行实践育人理念,不仅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内涵与学分、时长,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同时强调通过更为广泛的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校内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融为一个系统整体,突出实践育人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强能力”是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目标指向,理论学习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锻炼注重将技能提升为能力。重点通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调整、考核方式的改革、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与内容调整,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首先,挖掘课堂教学的最大效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培养方案中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并着力在看似最不起眼的课堂教学之中挖掘出人才培养的最大效能。在理论教学课堂组织中,大量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手段,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发言,组织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激励学生以发散性思维参与课堂教学,布置课外练习、作业……这些都是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严谨学风、创造性思维、言语表达、随机应变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与训练,都可以在最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完成。多年来的探索表明,这种对课堂教学的集成,其潜移默化的育人成效,往往是其他实践内容或形式所难以替代的。第二,创新校内实验实训活动。实践不是理论的附庸,实践活动不仅仅只是验证理论正确与否;实践可以育人,可以直接育人。学校一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实验、实训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及条件改善;另一方面提供场地、优惠条件,积极主动吸引行业企业、社会用人单位将实验室、创新中心设置在学校,资源共享,互利双赢。近年来,有些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这种自建与合建相结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实质性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等实践活动,得以在更新、更好、更大的平台上顺利实施。学生追求真理、科学观察、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等能力、素质和品德,得到切实培养和提高。第三,统筹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既注重与专业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又注重照顾到各个时期、阶段,照顾到各个院系、专业,照顾到各个学科、年级,力争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创造机会,提供条件,预留空间,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践中我们明显感到,集成整合之后的校内课外实践创新活动体系,具有互相配合、多层嵌套、逐层提高的显著特点,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保护与培养、个性特长的养成与发挥,有利于学生真实体会参与感、快乐感、荣誉感、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逐级加强,不间断地得到全面能力的培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创新人才培养路线图,构建“借力+引智”的协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长效运行

       遵循协同创新的精神,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线图,精心组织,认真操作,构建制度框架上的校内、校外两大协同系统,建立起人才培养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1.校内协同系统。一是主管校领导携手。大凡在涉及人才培养的重大事项上,不仅主管教学、主管学工团委的校领导,相互支持、配合,而且学校党委、行政第一负责人,都会直接过问、关注、协调,从而让学校人才培养专项工作组织与机构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职能部门联动。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人才培养项目或活动的具体实施中,都是教务、学工、团委乃至科技、资产、人事、计财等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当成“分内事”,避免“两张皮”。我们在经费使用上也总能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主题,打破分线分块专项“壁垒”,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教学院系合作。我们人才培养体系方案照顾到每个学生、每个方面,实践教学行为的实施都是在学校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各个教学院系通力协助,确保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顺利、高效实施。四是学生团体互动。依据“学校统管、职能部门主办、教学院系承办、学生团体协办”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特别是学生活动骨干的主动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操办各式各类实践活动。不仅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活动组织实施操办的主体也是学生。

       2.校外协同系统。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的最大成功,最终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大力协同,开展联合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切实提高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除此别无他途。首先,向政府、社会“借力”。积极实施开放办学,加强对外联络,主动上门寻求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与本市及周边地区的法院、检察院、科技局、旅游局、建设局、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门和单位建立融洽的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同,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固、综合通用的学生见习实习教学基地,提供了大量产学研合作项目,创造了大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等等。这为实施人才培养带来便利、为学生切实提高实践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本市及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其次,向行业、企业“引智”。人才培养全面落实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能与实践取向相一致的师资队伍。我们主要以协同创新的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积极聘用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业界精英来校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在组织学生到生产、技术、服务、管理一线实题实做时,不仅由学校选派专任教师带队指导,还聘请企业、业界骨干兼任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联合培养方案中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紧扣地方本科院校的具体实际,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秉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独辟蹊径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有效地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

       收稿日期:2015-06-27

标签:;  ;  ;  ;  ;  

转型与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与措施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