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一小学教师 贾兴桦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一小学教师 李大春
课标要求与分析:
要求:《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分析: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5课的学习,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
学情分析:
优势: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建立了体积的概念,学习了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对空气的特性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并与水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但是还没有建立空间的概念,对空气占据空间,还需要更多的直观的实验来加以证明。
劣势: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教学重点:课标要求教材分析中指出: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课标要求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对空气的特性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并与水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但是还没有建立空间的概念,对空气占据空间,还需要更多的直观的实验来加以证明。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占据了空间。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3、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4、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预设时间5分钟)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我们也来学学乌鸦,把小石子放入瓶里,水会怎么样?如果老师不断放入石子,会怎么样?为什么?板书:占据空间
1、出示装满沙子、水的杯子问:什么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
2、那么空气会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3、师:[提供塑料袋1个],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
【点评: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感受空气占据空间,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跟水和石头一样,也会占据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空气占据空间(预设时间20分钟)
(一)小喷壶实验
1、师:乌鸦能利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水给漫上来了,你能利用空气让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吗?怎么做?挤出来的水流入哪里?
2、自学书本实验要求,学生演示。
3、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二)“纸的奇遇”
1、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出示材料:玻璃杯、废纸、水槽]将纸塞入杯底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猜想:杯中的纸会不会被水浸湿?
2、自学书上的内容,学生演示实验。
3、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讨论,汇报。
(三) “舞动的小球”实验
1、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出示材料:饮料瓶、乒乓球、水槽],现在把玻璃杯换成饮料瓶,纸团换成小球,按照刚才的实验步骤操作,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2、猜想:本来浮在水面的小球,会在什么位置呢?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师:使用有孔的瓶盖又会有什么发现发生呢?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5、分组实验,小组讨论,汇报。
6、师:看到大家的实验成功了,你们是那么的开心,我的心也痒痒,手也痒痒,我也想做两个有趣的实验。
(1)演示实验:舞动的小球(瓶口套气球)
(2)演示实验:水火“相容”
7、师:这些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现在你能回答我们刚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吗?
8、师:你能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吗?
9、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点评: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教学中能由浅到深的设计几个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试验和观察,进一步的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既抓住了教学重点,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贯彻了“玩中学”的精神。在严谨愉快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预设时间13分钟)
1、师:我们说水会占据空间,空气也会占据空间,那么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我们继续来研究。板书: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2、教师简介注射器(见过吗?哪里见过?怎么玩?平常都是怎么玩的?今天的玩法很特殊,一定要注意,看看我们怎么玩。)
(1)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用一只注射器,先把水抽进一部分,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分别用适当的力向下压,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我们观察到什么?
(2)学生研读要求后问:谁会玩了?怎么玩?(学生说)抽进一部分,我们规定抽10毫升的水,如果注射器中即有空气又有水,怎么办?我们观察什么?
(3)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水占据空间的大小有变化吗?
(5)再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6)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空气,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大小有变化(压缩或扩张)
3、如果我们把空气压了之后会怎么样?用手拉了之后,又会是怎样?给你一张记录纸,你会画吗?
动手试画(拿出记录纸),解释这样画的理由。
4、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课件:篮球、打气桶等,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吗?
【点评:在空气占据空间的认知基础上,提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用生活中的现象深化了对空气 可以被压缩的理解。】
四、总结延伸,拓展应用(预设时间2分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的科学原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总体点评: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实验课。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本课能进行充分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去感受实验的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的探究由老师扶着走,进而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发现了,空气和水、石头一样,可以占据空间,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高,在教学时,能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充分的试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深入探究,张扬个性。让学生运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延伸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作者:贾兴桦 李大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空气论文; 学生论文; 空间论文; 基础上论文; 科学论文; 注射器论文; 大小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