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人事制度改革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人事制度改革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轰轰烈烈相比,人事制度改革好似春风催绿,在人们的不经意中,抒写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传统的人事制度,被今天人们已经习惯的“招聘”、“聘任”、“人才市场”、“人事代理”、“竞争上岗”等字眼所代替。人们平静地接受、适应并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
时代在呼唤,人事制度改革蓬勃发展
在历史中留下重重一笔的事情,有时就发生在人们不经意的日子里。1982年北京等省市个别乡聘用了一批有文化、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担任合同制干部,以补充当时社乡改制带来的缺额。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中央部门一个内部刊物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劳动人事部根据当时分管副总理万里同志的批示向全国推广。到1985年,越来越多的地区采取了乡镇干部选聘合同制,人数达20多万人。
“这在现在看来似是很普通的事,在当时却是很不简单。”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介绍说,“人事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许多观念根深蒂固。纵观20年发展历史,小平同志在1980年8月18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应该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源头。”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现代化建设的展开,用人制度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和建设处处碰到的是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强调指出: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从此,干部制度改革序幕在全国拉开:
1980年,国务院颁布老干部离职休养的决定;
1981年,中央提出干部“四化”方针;
1982年,为了改革措施的落实,国家成立了劳动人事部,从组织上保证当时提出的工资、人事、劳动三大方面的改革;
与此同时,很多地区、部门开始进行干部招考、聘用、考核、培训等改革探索。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列为全党的重要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事制度改革如春风化雨,由点到面,由单项探索到系统规范,在神州大地全面推开,传统的人事制度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中最为神秘和坚固的一部分,终在时代的呼唤中,在人们改革的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逐步被溶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新型人事体制的构架在逐步形成。
选人用人由封闭转向公平竞争机制,为民主政治建设注入生机
政府机关录用人员,不论身份、户籍,每个公民可以平等竞争;提拔“升官”,不搞内部动议,而是公布职位空缺与条件,实行竞争上岗;“吃皇粮”的人,不想干可以辞职,干不好,要被辞退……这些在过去不可思议的事,现在历历在目,不胜枚举。
1995年有这么两件事让人耳目一新。
吉林省青年农民祝占兴、张驰、王利民等13人当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国家干部”——公务员,而且是中国第一批农民以“考”的形式当上的公务员。
原西安市灞桥菜市场青年职工可宗革在陕西省公开招考省级机关公务员中,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超过了其他应考者,包括领导干部的子女,成为省体委人事处的一名国家公务员。
回顾历史一个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历史的足迹,并在这些轨迹中探索内在的东西。回首公务员制度推行,她的脚步清晰明了: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国家行政干部队伍。
1993年8月14日,李鹏同志正式签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并于10月1日开始实施;
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颁布, 国家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初步建立,目前,31个省市的政府机关进入都面向社会招考,大部分地方已打破了身份和地域限制;
同年,《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条例》颁布,正常化规范化考核制度开始实行,一大批兢兢业业、成绩突出的公务员被定为优秀,同时也有一些工作不努力的被警告、降职;
1995年7月,《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实施, 建立公务员优胜劣汰机制;
1996年,《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出台,公务员轮岗在全国推开,当年轮岗人数达344911人次,并有15415 人进行回避。轮岗回避成为又一项“硬性规定”;
1997年,中组部、人事部做出规定,在全国推行职务晋升竞争上岗,目前实行竞争上岗的职位已达10万个……
至此,公务员制度各项法规性文件已颁发30多个,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并全部投入运行。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基本建立。
1998年,人事部贯彻江泽民同志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推出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系列新举措,按照朱镕基同志、胡锦涛同志要求,将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推向新的阶段,一大批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公务员不断涌现出来。
与此同时,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已全面推开,职称改革在不断深化。
这些改革,一方面给人事工作增添了活力,而从更高层次来看,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向前发展的重要特征。
“通过‘闯与试’、‘总结推广’、突破占领制高点、反过来完善制度的过程,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种改革方式对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人事部副部长戴光前如是说。
人才资源配置由行政转向市场,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发展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才,必须走向市场,才能优化配置,才能搞活经济。在今天看来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但当年确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1983年,沈阳成立人才服务公司。当时不可能称人才市场,因为人们认为人才怎么能进入市场呢。
今天,国家已建了7个区域性人才市场,数千个省、市、 县人才市场均挂牌运行,与之相配套的人事代理、人才测评等新事物不断涌现。从1993年10月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届人才技术交流大会到如今全国各人才市场几乎每天开市营业。仅1997年进入人才市场的人数就达1000万,其中在市场登记的达530万人,通过市场配置的140万人。单位找人进市场、个人择业进市场已成为普遍现象。企事业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供求、竞争有序、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
海尔、华为等一大批企业如是说:如果没有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就没有新兴企业的蓬勃发展。
由传统管理转向资源开发,人事工作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人事部部长宋德福指出:“人事工作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经过拓展思路,实践创新,形成以人为本,进行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格局。工作领域由国有经济转到整个国民经济,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由国有单位拓展到非国有单位;工作对象由传统的国家干部扩大到各类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管理方式由简单的人员调配转变为预测与规划、培养使用、配置管理等内容的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或许,宋部长的这段话听起来有些专业,但是,我们自己的切身体会足以让我们感到这些不争的事实: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已于1995年正式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正在建设;
全国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787个,其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已建62 个,进站人员近9000人;
仅湖北省先后选拔乡土拔尖人才2万多名,组织8万多名青年到国内外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以上事实,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人才作为社会的主体从受简单机械化的管理变为因以人为本而被重视、被开发,新体制盘活了人的机制、做活了人的文章。
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调整转变为顺应经济、顺应市场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主动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服务,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为国有企业和国家重点工程配置人才;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训,为中西部地区开发人才资源;通过智力扶贫、专家会诊,为贫困地区、困难企业排忧解难,这些改革迹象表明,人事工作已经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并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位曾在80年代悄然走到郊区乡镇企业的上海工程师说:有人曾说“星期六工程师”大逆不道,如今组织人事部门理直气壮地为我正名,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的人才。
*** **** ***
历史会记住1998年:在这一年,国务院部委由40个减少到29个,人员核定为1.6万多人,编制数比原先减少一半。 各部委分流人员已有42%去了企事业单位,27%参加再学习。一场轰轰烈烈的巨大工程,竟然在积极而稳妥的改革中悄悄地完成了。
人们还会注意,为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在1998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事厅局长会上,人事部长宋德福首次提出了“三支队伍”的“三化问题”,即在高素质的前提下,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这将使人事制度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干部的方法,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进程中,使分类管理进入新的阶段。人们关注着与国家、与人民、与自己都息息相关的人事制度的新一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