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放射科技843300
【摘要】目的:探析放射鉴别诊断肝血管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3例患者中,经放射诊断,79例为良性,占84.95%,其中5例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8例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为肝血管内皮细胞瘤、50例为肝血管瘤、8例为其它;14例为恶性,占15.05%,其中2例为转移性肝癌、2例为混合型肝癌、4例为胆管细胞型肝癌、6例为肝细胞型肝癌;经病理诊断,77例为良性、16例为恶性,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95.7%;同时,良恶性患者的最大标准摄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患者放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助于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为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肝血管瘤、PET/CT技术、放射诊断
肝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嗜酒、肝炎、遗传易感性、肝硬化以及缺乏硒等有关[1]。通常情况下,肝血管瘤患者发病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往往在腹部手术或者B超检查中发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肝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放射鉴别诊断肝血管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女性、53例为男性,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为(49.3±15.5)岁,病灶深度为2.2-10.5cm,肿瘤直径0.6-11.5cm,病因:35例为肝硬化、50例为肝炎、8例为其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诊断,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LS产品,层厚为4.25mm,运用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运用18-F脱氧葡萄糖对患者进行手背静脉注射,完成注射后,叮嘱患者静卧1h,排尿后,对患者进行PET/CT显像。同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从股骨中上段向头部方向运用计算机激光线定位系统对患者进行静态断层扫描,采集多个床位,一般为6-8个,在CT扫描中,螺距、电压、层厚以及电流分别为0.75、140kV、5mm、150mA。需要注意的是,扫描的过程中,叮嘱患者尽量平静呼吸,使PET图像与CT图像保持一致,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重建,并对位融合显示帧对帧图像。
1.3观察指标
完成检查中,对诊断中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远处转移以及腔静脉或者门静脉癌栓进行观察,由2位年资较高且经验丰富的医师对PET/CT图像进行阅片,并且运用感兴趣区(ROI)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标准摄取值进行计算,并确定最大值。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运用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摄取值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结果
2.1放射诊断结果
本组的93例患者中,经放射诊断,79例为良性,占84.95%,其中5例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8例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为肝血管内皮细胞瘤、50例为肝血管瘤、8例为其它;14例为恶性,占15.05%,其中2例为转移性肝癌、2例为混合型肝癌、4例为胆管细胞型肝癌、6例为肝细胞型肝癌;经病理诊断,77例为良性、16例为恶性,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95.7%。
2.2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摄取值对比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摄取值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注:与肝血管良性肿瘤相比,*P<0.05
讨论
肝脏作为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是容易发生肿瘤的一个器官。肝血管肿瘤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指的是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或者肝细胞的一种肿瘤,患者往往合并肝硬化或者病毒性肝炎,因为肝血管肿瘤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容易被患者察觉,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者晚期,预后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当前临床上在诊断肝血管肿瘤时,病理活检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具有较多的并发症与禁忌证,容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比较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MRI、CT以及B超等,虽然各自具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准确鉴别肝血管肿瘤的良恶性[3]。近年来,因为甲胎蛋白影像学检查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肝血管肿瘤的早期检出率。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PET)作为功能放射代谢的一种显像技术,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将病灶和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增殖、血流、受体分布以及功能状况等清晰显示出来,其中PET/CT同机融合了CT解剖形态影像与PET功能代谢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临床上鉴别肝血管肿瘤的良恶性、寻找肿瘤原发灶以及监测转移和复发提供有效依据[4]。在显像试剂中,18-F脱氧葡萄糖作为葡萄糖的一种类似物,诊断摄取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如分化程度、代谢情况、病理分级以及增殖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与葡萄糖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5]。在本次研究中,经放射诊断恶性14例、良性79例,4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5.7%,说明肝血管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采用放射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同时,肝脏作为双血供的一个器官,在放射诊断增强扫描中,与这种血流分布改变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肝血管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6]。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良性肿瘤患者而言,恶性肿瘤患者的标准摄取值明显较高,提示可以通过标准摄取值来判断肝血管肿瘤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临床上将放射诊断运用在肝血管肿瘤的良恶性诊断中,不仅准确率较高,还可以对恶性和良性肿瘤进行准确区分,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艳梅.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效果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3):197-198.
[2]黄刚.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放射诊断鉴别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7(9):53-54.
[3]童宇,施小平. 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3):174-176.
[4]白若冰,郭启勇,石喻.等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延迟期强化的肝脏恶性肿瘤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5):316-320.
[5]T an SM, The HS, Mancer JF, et al.Improving B mode 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breast lesions with real-tim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a clinical approach[J].Breas,2012,17(3):252-257.
[5]李敏达,李敏,顾红梅.MSCT灌注成像在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16(3):369-373.
论文作者:龚河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肝癌论文; 较高论文; 良性肿瘤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