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德育教育之根基。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处世、修身思想渗透到德育教学中,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效果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冲击。由于中职学生是16~18岁的青少年,思想可塑性大,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多种不良文化的侵蚀,极易导致学生政治信仰、民族观念、价值标准、思想道德规范的混乱和偏差。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作为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的德育课,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和时代的要求,深入研究与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教学中,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用优秀传统文化占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坚定学生的理念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课教学中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重要的德育资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中的渗透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可渗透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文集·诫外甥书》)、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咏煤炭》)、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这些诗句必将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树立凌云壮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天下》),这些诗句又告诉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懈努力、进取拼博,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的渗透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史记·报任少卿书》)、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戴叔伦的“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塞上曲二首》)、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等爱国名言以及岳飞、戚继光、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英雄人物故事。
古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忠贞报国的崇高民族气节,将植根于学生心灵,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道德修养教育内容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起点,修身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口”、“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先问》)。“固民之所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之者也”(《中庸·治国》),“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势,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不苟》)……这些告诉了我们诚信做人的道理。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对人要宽容,不要强人所难。“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强调做人如果“忠实、守信、敦厚、恭敬”,不论到哪里都能行得通。“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同样强调做人要“仁爱、恭敬、孝道、慈祥、诚信”。
这些思想与当前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和谐”精神可谓是一脉相连。
作者简介
田洪娟,女,1977年3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现工作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论文作者:田洪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中华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德育论文; 优秀论文; 论语论文; 的人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