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分析_绿色食品认证论文

内蒙古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分析_绿色食品认证论文

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蒙古论文,绿色食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限制化学物质过量投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物安全性的“有机农业” 思潮开始在西方涌动,一些国家采取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支持无污染食品的生产开发。80 年代后,“有机农业”思潮顺理成章地导出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许多国家从农业入手,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减轻常规农业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会议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世界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 物农业等替代常规农业的生产方式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需求与日 俱增。

90年代初,在我国城乡人民生活迅速地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农业向高产优势高效方向转变 时,我国推出了“绿色食品”,旨在通过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提高农产 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并通过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实现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区位优势

内蒙古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区位虽不如沿海发达省市优越,但自治区地域辽阔,横跨东 北、华北、西北三区,毗邻8个省区,与京津哈长沈银兰等大城市市场运输线路短,又有满 洲里、二连大型陆路口岸,与蒙古、俄罗斯有经常性贸易往来,所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 区位优势。

(二)资源优势

全区拥有耕地面积82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3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5倍,富 饶美丽的河套、土默川、辽河和松嫩平原,素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不仅是内 蒙古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也是国家开发的商品粮基地。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目前 经 鉴定整理出25种植物10266个品种,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如莜麦、荞麦等近年来已 进入国际市场。

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万公顷,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0%,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居全 国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区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六个著名大草原,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适口 性强的就有100多种。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草原红牛等优良品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全区森林面积1866.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9%,森林覆盖率达14.82%。在国家统一 规划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已 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区淡水总面积98.43万公顷,可利用淡水总面积65.5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水面的10.7%。鱼类有90多种,淡水资源也十分丰富。

(三)环境质量优势

由于工业发展滞后,经济不发达,所以自治区相对污染少或无污染,广袤的城乡地区的空 气、水质、土壤基本保持着良好的洁净水平,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一块“净土”。据绿色 食品开发有关部门环境监测表明,自治区绝大部分地区都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要求 。可以说,内蒙古洁净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的绿色食品 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成本优势

由于贫困人口多、城镇失业率较高等原因使得自治区具有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成本优势。而 且又正好赶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等,全面提高 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绿色食品发展的重大机遇。所以,不论从宏观环境还是 从微观基础,不论从主观愿望,还是从客观条件,在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都是可行的。

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意义分析

1.可以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

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产地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严格的 ,必须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牧业生态环境的地区进行生产 ,同时对该地区的大气、水、土壤等因子实行监控。所以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可以促进 自治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建设,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速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农牧业是内蒙古传统产业、支柱产业。虽然解放后,在国家的帮助下工业开始起步,但由 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地区远离中心市场,加上经济技术水平低,工业发展速度缓慢,整个 地区处于不发达状态。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以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农牧户 、最终通过产业化进程以高附加值的优质农畜产品进入市场。加工龙头企业对原料可作多层 次、多品种加工,推出质量好、信誉好的名牌产品。原料基地按龙头企业的要求,调整种养 品种和结构,并加工成新产品,形成开发、生产、加工一条龙,像草原兴发、伊利那样,以 整体优势开拓市场,进而促进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帮助农牧民脱贫走上富裕道路。

3.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农牧业的比较效益

发展绿色食品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绿色食品是高科技的物化,其本身就具有承载 和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在客观上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目前一些食品的内在质量问 题,使其在生产过程中,除保留和继承传统科学的栽培和饲养技术外,还要用高科技手段治 理整顿和预防有害自然环境出现。所使用的优良品种、生物复合肥料、高效低毒少残留农药 ,以及其它生产资料的遗传基因、生物工程等都与高科技密切联系,从而保证整个食品生产 过程乃至动植物遗传工程都得到有效地控制,防止污染。在增强生物体的抗性上,实现先进 的高科技成果与传统农艺精华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食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质量 效益型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4.促进自治区的出口创汇

90年代,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出现了三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 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发展迅速,比重也日益增长,人们的一致认识是: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 品,如果没有质量优势,就将失去竞争力;如果附加值低,就难以获得丰厚的利润。90年代 ,许多发达国家出口的农产品,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的比重已超过了50%。二是 各国对食品卫生和质量监控越来越严,标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环保技 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总体情况是,各国均对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量以及有毒有害物 质含量进行严格的监测。三是食品生产的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食 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获得一张“绿色”通行证。目 前,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已制定了环境国际标准ISO14000,与以前制定ISO9000一起作为 世界贸易标准。由此可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 时,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非关税壁垒日趋森严,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 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

自治区的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品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加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争取国 际质量标准认证,促进自治区的出口创汇。

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绿色食品的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截止99年底,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达78家,占全国的10.51%;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达176个 ,占全国的13.01%,品种20多个,生产总量50.14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原料环境监测面积 达到500万亩以上,占全国的8.3%(数字来源于内蒙古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一批名牌企业(如 内蒙古伊利集团、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内蒙古恒丰集团等)和产品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创出 了品牌、拓展了市场,形成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

2.形成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管理、监测、服务体系

目前,全区共有8个盟市、17个旗县市设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企业建立了企管、销售、 策划与绿色食品为一体的专门管理职能部门。建立了农业环保站、环境监测站等监测部门的 环境监测服务体系,形成了管理、服务、监控、质量认证、人员培训、技术推广等一体化、 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保证了绿色食品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的发展。

3.出现了许多好的经验和管理办法

如巴盟恒丰集团原料分公司按照《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操作规程》制定了《绿色食品小麦基 地管理手册》建立了以巴盟农业局为技术依托单位,基地旗县市的种子、植保、绿办为一体 的绿色食品工程领导机构,统一进行绿色食品小麦的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建立 “绿色食品生产原料监督卡”的管理办法,实行“一户一卡”,从种到收全程监控。在监督 卡中明确了种子、农药、化肥、使用要求,明确了农户种植面积及应当履行的义务,规定 了在达到质量要求后小麦的保护收购价格。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绿色食品小麦原料基地建 设,规范了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责权利关系,确保了原料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了绿色食品企 业的效益,创立了以科技服务为纽带,以利益机制为动力的新型农企结合模式,加速了绿色 食 品产业化的进程。

4.绿色食品产业初见成效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大致以23.83%的速度增长,绿色食品的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更是大幅度增 长,反映了绿色食品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绿色食品的优质优价所带来的丰厚回报,绿色食品企 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绿色食品产业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蒙古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有不少问题存在,亟待解决 。

1.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于绿色食品思想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于开发绿色食品缺乏系统性认识 ,缺乏绿色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和目的的根本性认识 。各地缺乏对于绿色食品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得力措施不够,保障手段缺 乏,在政策、措施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2.一些绿色食品的基地建设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加工企业结构趋 同,技术档次普遍较低,造成产品结构单一,品种重复,再加上绿色食品营销手段和营销网 络的不健全,市场流通建设相对落后,出现绿色食品营销困难,消费不旺,企业效益不好的 局面,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培育,不能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更不能带动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乳品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小乳品厂“遍地开花”,发展 失度、布局不合理。导致企业无序竞争,互争奶源、开工不足,缺乏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无 法形成规模优势、整体优势、集约经营的优势。

3.缺乏拉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拳头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尽管全区有像伊利集团、草原兴发集团等一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但总体上看,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结构趋同、科技含量低、缺少 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带动能力弱、大多数自身难保等问题,根本无法发挥龙头作用。

4.绿色食品必要的专项资金不足,导致试验示范、宣传活动、市场网络化建设等工作无法 开展。由于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的规模偏小、资金短缺、市场建设跟不上去、产品销售不旺 ,造成企业效益不佳,而自治区财政又比较困难,无法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生 产企业的试验示范、宣传活动、市场网络化建设等工作,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绿色食品开发 、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科技含量的提高,极易造成恶性循环。

内蒙古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都很低。

5.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困难较大,缺乏得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条件。由于绿色食品的价 格一般比普通食品高20%—30%,所以极易发生假冒伪劣产品冒充绿色食品,谋取非法利润, 破坏绿色食品的形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四、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办事,竞争和信用是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绿色食品在市场经济 环境下竞争的靠山是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不断学习借鉴国际通行规则,随着加入WT O临近,这方面接轨工作更加紧迫;三是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 环境,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突出特色 和优势,就是树立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四是坚持走社会化、开放 式发展的路子,面向全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另外,作为地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必须服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的要求,符合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政策,应搞好以下几个结合:保护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和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相结合;农牧业产业化 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相结合。

(二)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领导,搞好规划

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具体服务,如引进资金、技术、组织生产、人 员培训、信息服务、市场管理、环境监控、质量认证等,都需要各级政府做大量艰苦细致的 工作。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绿色食品产业以倾斜,运用财政、税 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内蒙古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 别,要在认真分析市场和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绿色食品基地建 设,逐步形成各具优势、各具特色、各具规模的区域绿色食品经济圈。

2.把握宣传基点,提高宣传力度

绿色食品关系到农牧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特别是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绿色食品的内在质量,宣传 自治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巨大潜力,增加我区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树立我区绿色食 品的整体形象。

3.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绿色食品的开发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坚持以绿色 食品开发加工龙头企业和农牧民投入为主体,通过开展资金入股、原料入股和设备入股等形 式,增加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的投入比重。要尽快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 极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向绿色食品产业流动。其次,要充分 发挥财政、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扶持那些前景广阔、科技含量、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 品加工龙头企业。最后,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开发绿色 食品的范围和数量。

4.加快生物高科技开发,做好试验、示范工作

结合“种子工程”、“双增双提”工程建设,把绿色食品特有的生产技术要求同现代先进 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全区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展开品种、肥料、生物综合防治 等 专项技术引导、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强化现代技术在生产、加工中的作用,提高绿色食 品的科技含量。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全民 开发绿色食品的生产经营能力。如在有条件的职业高中和农村中学开设绿色食品专业课,在 “ 科技之冬”活动中,把绿色食品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直接送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其次,充分 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最后,积极与龙头企业联 合,与绿色食品名牌产品结合,建立一批标准高、效益好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

5.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营养、保健,但是“ 再好的酒也怕巷子深”,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能坐等顾客上门,必须 主动将自己的产品送上门去。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拓展市场。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 设,搞好市场的分析和预测;二要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经济洽谈会和互联网等途径, 扩大自治区绿色食品的市场;三要积极探索组建绿色食品的专营店及专业批发市场,通过与 企业联合,发挥企业驻外地营销机构的功能和作用,采取联购联销、代购代销、连锁经营、 店中店、超市直接配送、流动超市、特许经营等形式共同构建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6.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的管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农业部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也是我国第一 例质量证明商标,专用权受国家商标法保护。绿色食品不仅仅是对其最终产品的有害成分含 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而是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不仅对绿色食品原料 基地的生态环境严格把关,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的土壤、大气和水质等必须通过省级以上环保 部门的监测,最终产品必须由指定的权威食品检测机构随机抽样化验,确认符合绿色食品的 产品质量标准,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方能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所以,为了 防止假冒伪劣绿色食品泛滥,侵害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绿色食品 标志的管理,同时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绿色食品管理机构 要密切与工商、技术监督、司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在创造相应的外部环境与宏观指导政策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一 是自治区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联合有关执法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打假;二是各基层绿办要在本地 区经常检查,坚持长期打假;三是在各绿色食品销售商场建立举报网点或建立举报热线,做 到及时打假。

标签:;  ;  ;  ;  ;  ;  ;  

内蒙古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分析_绿色食品认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