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论文_赵芳

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当前海绵城市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海绵城市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实践和应用已经证明了其价值。海绵城市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此,本文就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1.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变得更有弹性,这是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管理、保护的方法。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解决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以及由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以生态优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让城市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我国国内海绵城市发展现状及案例

与国外相比而言,我国的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入较晚,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宣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重庆、厦门、池州、嘉兴、等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海绵城市建设成果以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例,最佳实践区位于世博园区浦西段,占地16.86公顷,包括北区和南区两个片区,通过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透水砖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渗透塘、渗透井等措施,其中北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根据LEED-ND(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铂金认证体系考核要求,3天内完成园区90%的雨水收集利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90%,有效减少了雨水径流及其产生的水环境污染。

图1 北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由上述分析的上海世博园区浦西段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可以看出,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调节地下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美化城市环境等发挥了巨大功效。因此,当前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应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将园林景观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建设海绵城市。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3.1制造地形变化,巧妙收排雨水

在海绵城市中,雨水收集再利用是一种良好的手段,可以利用地形变化有效地收集雨水,比如调节塘。它可以拦截、临时储存径流雨水,并通过限制最大流量的排水口慢慢将其引入雨水排放系统或受纳水体中的低洼地,又称干塘。调节塘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水口构成,必要时可设置护坡及堤岸。其中,进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调节区深度宜为0.6~3m,塘中可以种植耐淹植物以减小流速、增加雨水净化效果;塘底设计成可渗透式,塘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不应小于1.5m,距离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3m(水平距离);调节塘出水口宜设计成多级出水形式,以控制调节塘水位,增加雨水水力停留时间,差异化控制不同强度降雨径流的最大外排流量,并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设施。

3.2生态雨水廊道

生态园林设计中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来保证城市水系结构的完整性,优化城市河湖水系布局,同步优化、调整蓝线周边绿地系统布局及空间规模,实现自然、有序排放与调蓄,优化水域、岸线、滨水区及周边绿地布局,并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雨水廊道,达到水系及周边地块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生态园林设计中要充分结合城市水域、岸线、滨水区,明确水系保护范围,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水生态敏感区保护要求,划定水生态敏感区范围并加强保护,已破坏的水系应逐步恢复。生态园林设计中要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不能将排水功能过于依赖管渠、泵站等相关设备,尤其是要转变传统“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的设计方法,应该在城市水系规划中尽量保护与强化其对径流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与调蓄功能,优化城市河道(自然排放通道)、湿地(自然净化区域)、湖泊(调蓄空间)布局与衔接,并与城市总体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同步协调。

3.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体现,其是指在一个浅的洼地区域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性措施,它主要利用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下渗雨水,减小径流量。雨水花园将雨水管理的技术和景观设计密切结合,在处理雨水问题的同时也美化环境。

例如,重庆园博园的上海园就是应用雨水花园的典型例子,上海园面积约600m2,通过雨水收集池的设计将收集的雨水循环利用形成动态的喷泉与溪流景观的同时对园内绿化进行浇灌,对路面进行清洗,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利用。

中心雨亭:设计中通过屋面圆孔收集雨水至中心喷泉,最后汇入中心雨亭下方的雨水收集池,达到了雨水收集利用的目的。

旱溪:旱溪采用当地特色岩石重塑地形,使驳岸曲折生态。堆石依山势而下,把雨水收集与溪流景观有机结合。6个大小不一的自然水池层层跌落,成功地减缓了暴雨流苏,变缓后的水流在小溪中潺潺流淌。

水雾营造: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将收集储存的雨水再利用于灌溉,营造出水雾景观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上海园水雾景观

由上分析可知重庆园博会上海园以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为主题,雨水经过屋面及地表径流汇入旱溪,通过沉淀——过滤——净化对植物形成灌溉并形成溪流景观,塑造生态节水示范性雨水花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自然美观、经济适用等优越性,因此值得推广应用。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通过海绵城市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使城市建设更加成熟,功能更加人性化,发挥更显著的生态功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

[2]文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和推广[J].现代园艺.2016.

[3]张维帅.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论文作者:赵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谈谈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论文_赵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