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对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论文_刘春喜

陕西麟北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园子沟煤矿

摘要:煤矿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加普遍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解决了传统能源浪费的现象,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应用,以期更好的促进煤矿生产实现突破。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 煤矿生产 创新应用 安全性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个领域对自动化技术逐步实现了创新应用,煤矿生产也不例外。当前,煤矿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创新技术应用方式,以此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帮助企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为了更好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

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一项交叉性学科,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生产机械设备在整个运行过程不需要人的参与,机械设备对信息进行自动传输和处理,然后分析,最后自动检测和操控机械,达成预期控制目标。可以说自动化技术是一项机械、自动化控制、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多项技术融合而成的综合性技术[1]。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PCL控制技术、微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此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煤矿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性能的煤矿机电自动化设备是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不仅提升了煤矿开采的效率,也帮助管理者优化了管理方式,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二、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存在缺陷

设计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设计方面。工程设计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含了煤矿开采、设备安装以及后期费用评估等具体项目内容,因此,工程总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的高效性,影响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但是,当前部分煤矿企业对工程设计并不重视,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相关技术与设备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甚至增加了开采成本,影响了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比较落后

技术落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企业没有对机电自动化技术予以重视,另一方面是相关负责人员理论知识比较欠缺,设备安装不到位,影响了自动化技术的正常发挥。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部分企业缺乏这个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对自动化技术没有深入了解,在安装煤矿机电自动化设备时,发生疏漏与错误的机率比较大,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三)管理不够完善

因煤矿机电自动化在技术方面难度比较高,且工作过程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煤矿生产管理机制。但是,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对革新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比较传统,这与煤矿生产发展不想相匹配,无法满足法发展需求[2]。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如果不对生产管理机制进行革新,这项技术也只是空壳技术,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一)在液压支架中的应用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液压支架中的应用不断得到实践认可。液压支架就是指利用电液进行控制的支架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液压支架在计算机的配合下,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有效控制,支架可以根据情况实现自动移架,同时能够对顶板带来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移动支架的工作速度[3]。计算机技术的辅助,让液压支架的操控变得更为简易和方便,且液压支架还能够在不同位置中将信号与信息传输至主控台,让控制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工作环境与具体工作情形,将调整信号发送至电液阀,实现有效控制。

(二)在井下传送带中的应用

煤矿传送系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送系统的高效性、安全性是保证煤矿生产获得效益的重要保证。煤矿生产井下传送带的传输量大且运输距离比较长、周围环境复杂,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故障,威胁生产安全。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对传输系统进行安全可靠的操控,提升传输过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比如,上仓传送带、末煤传送带、手选矸石传送带等。手选矸石传送带的长度一般为三十米,功率4kW,上仓传送带驱动电机长度是一百七十米,功率90kW,末煤传送带长度30米,功率7.5kW。原煤从井下传输到井上,这个过程需要严密监测的环节就是传送带,同时也要对相关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打滑、烟雾、撕裂等问题进行控制和及时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集中控制中心的操作台进行紧急停车报警,同时,PCL将检测到的设备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的工控机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决策。

(三)在矿井提升机方面的应用

矿井提升机在煤矿生产以及有色金属的开采中必不可少,是重要的运输设备,因矿井环境复杂,机械工作惯性大,在进行工作时,提升机经常交替转换工作状况。提升机系统的正常运转,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环境比较恶劣,提升机系统中电器元件和其他机械零件就会失去原有的功能,无法有效防范其带来的影响和问题。技术的进步提升了矿井生产技术的应用,矿井提升机设备以及控制系统日渐完善,尤其将微电子技术以及模拟技术应用在控制系统中,进一步提升了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安全系数。经过自动化技术改造之后,实现了数字化智能控制,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自我诊断能力,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维护和安装[4]。同时,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全面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自检能力和评估能力。

(四)在煤矿生产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生产企业技术的自动化水平,一定程度上还要看其检测系统自动化水平是否达到相关标准。煤矿生产检测系统的高效性,是提高生产过程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我国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起步比较晚,自动化监测技术不够成熟,企业研发力度也比较弱,很多技术长时间依赖国外引入。但是,目前各个企业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重视,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出现了远程操作和监测技术,为煤矿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集合了机械、自动化控制、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多项专业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工程设计存在缺陷、技术比较落后、管理不够完善等是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因此,要创新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在煤矿生产液压支架中、井下传送带中、矿井提升机、煤矿生产监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提升煤矿生产效率,强化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宜行,张玉昆.试论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02.

[2]刘森.浅析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科技风,2019(05):84.

[3]潘哲.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创新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8,33(01):101-102.

[4]赵军.煤矿机电对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6):34.

论文作者:刘春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煤矿机电对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论文_刘春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