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县第二小学 256400
第一步:引入问题情境
成功的导入能使教师从开讲起就像磁铁一般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作文课精妙生动、锦上添花、效果倍增。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比常态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各自的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等也不尽相同。承认学生的差异才能把握引导的途径,才容易找准学生探究的切入点。因此,作文一定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指导小学生写探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好问、善问、敢问,让他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生活无疑给学生预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问空间。
2.序列提问。探究过程中可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对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基本情况的了解,如“我们的长辈住什么样的房屋”等,这类问题多以“是什么样的”问题形式出现;对感到新奇疑惑的各种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的解决,比如“彩虹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多以“为什么”的形式出现;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解释。
3.鼓励学生建构知识。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因此探究的过程对教师要求就显得格外严格。毕竟教师要掌握“引而不发,跃如也”的火候。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建构知识。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由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第二步:进行实践、解决问题、获取作文素材
1.小组合作。小学生年龄太小,不善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集中利于合作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理智、宽容、开放。因此在组内分工时要明确设置组织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督促者等必需的职位,让学生既有事可做又有法可依,互相监督。小组规模不宜过大,一般4-6人,避免从众效应、社会惰化效应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实践探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探究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有可能花费很多时间而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要求发挥集体的作用。同时探究贯穿整个作文过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可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可与学生共同设计试验方案,也可在探究方法上给予帮助。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成为学生作文中的参与者、引导者。
3.交流探究。各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协作能力在探究中得到培养。并且个人的观察、资料查阅、试验操作、思考以笔记的形式做好记录,特别是学生独特的心灵感受要细心呵护,教师要有爱心细心呵护。教师针对学生的资料笔记,和学生进行交谈,发掘学生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
第三步:作文整理
1.情感真挚,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如关于压岁钱的使用,有的学生喜欢买鞭炮,有的喜欢存银行,有的喜欢捐助贫苦儿童,有的喜欢买东西吃,这是他们的自由,并不能因为寻找立意高远而抹杀掉。儿童犹如东方欲出的太阳,透射出盎然朝气,他们的世界充满朝气,稚气的语言里童趣点点,大胆而离奇的梦想中诗意横生,我们常会因儿童“雪化了变成春天”这样灵气四溢的语言而感动。
2.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整理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力塑造的过程,实际上小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给予学生的是尊重和鼓励,要及时记录学生闪烁思想火花的语言想法和独特的心理感受。通过它,学生可以将一些零星的记录转化为自己的文字,从自己的心理感受出发,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打消了小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有内容可写。同时教师再加以激励,让学生自由地抒发感受而不是给于硬性的规定,保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四步:全班交流
1.促使学生努力完成探究的任务。只有学生做了才能与别人交流,否则无从谈起。所以学生会努力完成探究的任务。
2.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汇报交流学生就要回顾自己活动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感受并将其说出来,为了说得具体生动还必须考虑叙述的顺序、选择恰当的语言,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何感想和体会,锻炼了交流的能力。
3.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多样的评价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针对学生探究中的闪光点去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书面评价时除了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可以用星级评价、表扬章等激励手段,激发学生保持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评价活动全员参加,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情感反馈。也可以将探究的过程分解成几个有机联系的阶段,在每一阶段结束后,让学生就前段的学习体会,形成书面材料,张贴公布,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对于学生自己的成果他们向来比较珍惜,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一般都要有书面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总结描述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小学生的表现欲也会在交流评价中得到满足,学生探究作文的兴趣也就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论文作者:陈桂芝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过程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他们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