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王丽,于喆,刘朝东,陈晓旭,马洪钰,张学智,王嘉

对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王丽,于喆,刘朝东,陈晓旭,马洪钰,张学智,王嘉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即电力企业各个部门与员工执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力安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开展各类以安全为中心的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安全体制的进程,令我国电力企业逐步走上正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电力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目的是避免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已达到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减少人员伤亡以及造成的国家财产的损失。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处在一个较好的发展阶段,但是安全管理工作依然有纰漏,主要有安全生产的基础较为薄弱,习惯性的违章作业,管理不到位等等,笔者结合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1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安全生产的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所采用的安全管理系统大部分是独立的软件系统,企业不能共享和充分利用各个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是由多个管理系统支撑着的,因此很容易导致多个系统并行运行和硬件软件重复建设的结果,同时,由于硬件和软件资源及管理资源没有得到高度的整合,安全管理系统必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局限,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控。

1.2习惯性的违章作业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被工作人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违章行为。比如,某配电厂的维修人员,在进行修理工作之间没有填写修理票,最终引发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的事故;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没有停电、挂地线等情况下就开始进行需要停电的作业,或者就开始对变压器二次倒闸接触不良故障进行处理,从而由于违章作业导致了人身死亡事故。

1.3管理不到位

一部分电力企业只对大型作业的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对日常管理却缺乏必要的重视。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在进行分散的及小型作业时发生的。这一问题之所以频繁产生,就是因为一些电力企业的领导不重注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研究,在管理中不按照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对事前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只是在抓经济建设及企业管理时习惯于搞运动。同时,也没有及时、准确、规范地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及档案等,在保管时缺乏认真的精神。

2造成上述这些现状的原因分析

2.1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

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操作人员量身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但是绝大多数操作人员并没有花时间深入学习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因此对自己工作环境中的运行中的设备的操作步骤、维护管理要求、自己所使用的工具及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都缺乏必要的了解,由于有些操作严重不符合设备的操作要求,因此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大部分操作人员习惯于经常性反复性的工作,抱着侥幸心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完全凭以往的经验操作,即使知道有些操作行为可能是违章的也认为事故发生时非常小的概率事件,也不会恰恰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导致员工习惯性操作,为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2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感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否做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操作人员的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常常不能严格落实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对有关工作现场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巡视等;在工作上只追求平稳、无大过错、过得去等,而不追求工作的创新、立功、工作过硬等,相关具体安全措施得不到切实的落实,同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引导操作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新法规、新设备等,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各种缺乏安全责任感的做法导致了安全生产基础的薄弱和企业管理不到位,同样为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创新思路

3.1明确安全责任

电力企业的生产监督机构应该要深入了解电力企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并且严格执行,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电力企业应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安全管理制度,让每一位为员工认真贯彻执行,真正做到制度管理,将相关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将制度与考核并举,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以此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在安全考核过程中,一线生产员工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所以在工作中将该讲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做到谁在岗,谁负责。明确安全责任,使得其从主要负责人到电力生产的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拥有极强的安全意识,那么安全事故便可以从源头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便可以减少或者避免。

3.2常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改善设备性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与跟踪,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二是加强设备管理中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是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

3.3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即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故仍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二是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的隐患还未被掌握;三是外力破坏和事故防不胜防。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电力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人员素质的差异,各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的管理方法、现场施工的作业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安全生产的真实情况,倾听一线职工的意见,归纳总结基层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3.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执行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管理队伍,那么壮大管理队伍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管理队伍的建设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事作风管理是管理队伍建设的工作重心,将令行禁止在队伍建设中落到实处。我国电力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是会有所折扣,不能完全按照制度执行。实际上安全管理工作如果仅限于检查工作是不行的,它是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累积和实践的。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有序完善的管理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申双喜,刘德泉.浅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J].企业技术开发.2014(20).

[2]严耀亮.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粗议[J].水电与新能源.2013(03).

[3]金振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创新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06).

[4]乐秋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10).

论文作者:王丽,于喆,刘朝东,陈晓旭,马洪钰,张学智,王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对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王丽,于喆,刘朝东,陈晓旭,马洪钰,张学智,王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