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视角下的高校公益服务创新转型对策思考
□吴 皓 陈 奇 周子豪
【内容摘要】 “互联网+”的公益活动模式在传播速度、受众基础和效果收益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各大高校的公益组织进行调研,研究校园公益服务的发展现状,探析公益服务发展艰难的原因,提出校园公益服务创新转型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校园公益组织;公益服务;创新转型
【作者单位】 吴皓,陈奇,周子豪;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是高校开展公益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能为有志愿服务意识、关心社会发展、愿意贡献力量的同学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的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术兴趣、发展个性,增强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但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着资金不足、影响力小、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且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项目质量不高,导致高校及社会对高校公益组织的支持力度较低,逐步形成恶性循环[1]。本文提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方式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互联网+”公益活动不仅能实现物资的交换,更能帮助困难地区的学子开拓眼界,启发思维,点燃梦想。
一、高校公益服务现状调研
(一)高校公益组织资金不足。高校公益组织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项:第一,高校团委为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而给予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往往数额较小,只能够支付高校内部的志愿服务。例如在高校内部做标志牌、买一些矿泉水等。第二,高校公益组织通过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部分资金相对较多,足够给予志愿者们一些劳务补贴。第三,高校公益组织得到企业赞助,这部分资金一般都是由校内小微企业赞助,极少部分能够拿到校外企业的赞助。但这些资金都是只能应付高校公益组织的日常活动开支,根本无法扩大其组织规模与影响力[2]。
(二)高校公益组织影响力受限。高校公益组织的影响力一般都局限在校内,极少部分能够做出极具影响力的公益活动。例如南京审计大学商善社在做好校园公益的同时,积极拓展外部业务,且已成立正规的非营利性的法人机构组织,是众多高校公益组织的榜样。但能够做到规模像商善社这样的校园公益组织也实属凤毛麟角,更多的是高校内热爱公益的学生组织。高校公益组织所举办的公益活动影响力不足的原因大多是渠道有限,未曾向社会推广,学生负责人只想完成团委负责教师所交待的任务。当然,也有少部分高校组织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推广公益活动[3]。这种网络公益大都是网上社区公益联盟的形式存在,这为热心网络公益事业的网友提供了施展的平台,但公益性质未免单一。但也有效仿社会上一些公益网站搭建一个纯粹的、开放的公益资讯平台,整合各种公益资源。但这在高校公益组织也是极难做到的。
待布局逻辑功能纵向连续性约束,式(4)表示:如果待布局逻辑功能n的每一个分块p占用hl、hh行,且有hl>hm>hh,则该分块一定占用hm行.
(三)公益人才短缺。现高校公益大多是高校团委下设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其成员大一新生构成主力,大二以及大三通过一年或两年的锻炼成为组织骨干,再由高校团委教师分管指导高校公益组织的学生负责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能够长期维持高校内部的志愿服务活动,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但也导致了高校公益人才的短缺。学生负责人主要是依靠之前举办公益活动的经验和对公益的热爱,让高校公益组织在其任期内发展壮大。但其任期一般最多两年,就进入大四学年,开始实习工作。此外,高校公益组织的学生负责人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缺乏对其能力的培养。众多学生在高校公益组织并没有得到锻炼,对财务制度、活动营销、组织运营等方面的知识都没有得到提高,只能作为公益组织导师的助手。
二、校园公益发展艰难的原因分析
廖:纯属偶然.上小学时,不感兴趣的不仅是历史,地理、音乐、大字(书法)等一切文科课程,甚至包括语文成绩都不怎么样;喜欢的是算数、常识(自然),乃至“无线电”等课余活动.因“文革”开始,没有读过中学,所以与大家相比,所受过的文科养成教育,也就是“高小”的识字水平吧.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任务艰巨,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重要发展期,军事斗争准备也进入深化拓展期。国防动员系统深化改革,国防动员组织指挥、领导管理和力量运用发生变化,从而对国防动员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仅使用了3个例子来测试所提出的算法,因此我们还需要利用过去几年的多个同时发生的地震实例来进行实验研究,以评估这个方法。
(一)创新“互联网+”公益拍卖模式体验。微信是公益拍卖更有效的载体,微信平台功能与公益拍卖需求非常契合。它存在以下三点优势:第一,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排版以及链接来展示商品。第二,保护隐私,用户和用户之间互相看不见,交易私密的,可以慎重作出决定,放心地回复个人信息。第三,与线下的拍卖会形式大相径庭,不必邀请买主,不需要租赁场地,只需要整合商品信息、参与机制便可实时启动拍卖,在紧急的公益项目铺设过程中,其成本小、高节奏、效果好的营运特点尤为突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在公益活动中的运用是志愿服务信息面向公众透明化迈进的重要一步,需要提高传播内容的撰写技巧、传播工具的使用技巧等。
(三)高校公益服务项目单一化。高校公益服务项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中社区幼儿教育、敬老院是众多高校均有的服务项目。而体育赛事、景区志愿、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处的志愿服务是少数高校才能接触的公益服务项目。高校公益组织的服务项目严重雷同。以敬老院为例,每个周末都会有各大高校的服务组织到敬老院做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拍照等行为也造成一些老人厌烦情绪。这种雷同状况恰恰是高校公益组织发展的困境,校内公益项目无法拓展,又未能够在社会上开展有意义的新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因此与其他高校重复是必然选择。
(一)高校公益服务发展的固有劣势。高校公益服务发展存在着固有劣势,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公益组织是学生组织,必然在管理制度、财务监管、资金来源上有着巨大的缺陷。这导致高校公益组织发展艰难,反观社会公益却越做越好,例如蚂蚁森林等公益活动,将公益话题带入每个人的身边。第二,高校公益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相对于其他学生组织来说,志愿部门与社会交集更多。因此引进社会公益带动校园公益是有益于公益人才培养的。第三,社会对高校公益认可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所以社会对高校公益一向只口头鼓励,实质的支持力度不大。
三、推动校园公益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公益服务传播方式不足。高校公益服务传播方式一般是学生组织负责人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传播。少部分是通过微博、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传播并不上心,导致公益服务受众面有一定局限性。若用“互联网+”的思维,可前期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将公益信息发布。例如“大爱清尘”等。不断扩大信息渠道与来源,不断学习社会公益组织的管理模式与制度。
(二)“互联网+”吸引高校公益人才之策略。高校为人才聚集点,“互联网+”可通过与高校的有机结合,以高校为基准点吸引公益人才。高校可使用微信小程序组织“校园志愿者认证”平台,学生既可通过平台阅览相关公益活动实时报名参与,平台亦可对学生工作进行精准考量。学生是“互联网+”公益的实质体现,“互联网+”公益是学生公益活动的大体方针。对学生志愿可采取激励与奖励并存制度,让同学们在保持持续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的同时,也可以用一定志愿时间兑换平台积分从而使用积分进行校园超市消费,既可促进公益人才扩张,亦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大校园消费。若高校能够将“互联网+”与公益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组织,不仅有利于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更有利于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责任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互联网+公益”和校园公益碰撞扩大影响力。互联网是当今最好的传播媒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公益,其影响力远超传统媒介宣传下的公益项目。例如“轻松筹”、“水滴筹”、“蚂蚁森林”等项目的实施,其根本就是利用互联网广泛的受众人群来扩张其公益项目的影响力,为反应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支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学生等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对家乡及偏远地区进行“互联网+”公益宣传。例如伯藜学社进入各大高校校园后,积极培养了大批的公益服务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就业能力,帮助高校贫困学生的自给自足。此外校园公益组织也可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服务,逐步转化为社会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的在线教育,帮助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接触优质的教育服务。
(四)创新“互联网+公益”公益模式推进。以公益形式随时随地的小额捐款成为互联网公益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公益”的助推下,可以让公益志愿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公益慈善并不是个人的项目,它需要多人的合作参与,它需扩大其影响力,以新媒体为依托便是其最好的方式。新媒体强大的受众基础和极大的传播速度可为公益事业提供极大影响力的平台。并能促进人脉资源的积累和规范的运作,兼具组织受众的能力和募捐的公信力。一个公益慈善项目从前期推广到真正执行,到最终反向收效反馈予群众,皆可借由新媒体操作。通过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推动面向公众,具有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工作,唤起了人们的善愿和行动,有助于培养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互联网公益活动的优势将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大众公益理念的跟进、受众思想转变和网络媒体自身权威性的巩固逐步得到释放,总会由小众群体等原固有模式变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双赢模式。
四、结语
利用网络公益的这种现代特质的方式,倡导志愿精神和公益活动已是当代社会的大势所趋。公益平台的功能开发和载体的拓展,以满足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需求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将学生志愿团队建设与公益新媒体平台结合起来,一方面为学生社会活动创新出了新的服务内容,提升了社团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推动公益服务涉及面和服务层次更上一个台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毛爱晋,田港华,陈莉莉.公益项目实现可持续运作——以舟山荒岛书屋为例[J].中国商论,2019,6:226~229
[2]郝玉佩.公益组织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浅析——以“格桑花西部助学”为例[J].新闻世界,2019,3:63~66
[3]惠霞.公益组织自我宣传策略研究——以甘肃省部分公益组织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2):101~103
[4]杨晓慧,周明亮,蔡有柱.“青马工程”:高校党团联动的新载体[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5]李凤.大学生公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以EJR公益团队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3
[6]米春艳.邓敏慧.乐施好善的传统和现代慈善理念的双重浸染造就了广州慈善[N].南方都市报,2013-09-14
[7]查艳华.国际公益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理论研究,2008,11
[8]秦田.公益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9]董翠珠,宋艳萍.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08,3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校企合作基金项目课题“一种增容型物流托盘创新设计方案”(编号:HX2018015)研究成果。
标签:互联网+论文; 校园公益组织论文; 公益服务论文; 创新转型论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