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在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论文

纪念馆在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论文

纪念馆在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

徐冰娜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陈列部,湖北武汉 430014)

【摘 要】 新时代下,互联网逐渐成为公众、社会、各种平台与外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平台,而越来越受到大众偏爱的博物馆、纪念馆也把在文物资源利用中运用互联网这一重要媒介作为一种时尚手段,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问题俨然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隶属于纪念馆的红色革命场馆自然不例外。本文特从红色革命场馆角度对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 纪念馆;红色革命场馆;互联网;文物资源利用

文物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它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见证,更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具有极为珍贵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身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之重任。2014年,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2015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国内博物馆关注的重要话题,故红色革命场馆中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问题也日益提上重要日程。

一、红色革命场馆及其馆藏文物特点

在历经了沧海桑田、数以千万计革命先辈血与泪的洗礼后,中国革命终于取得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夙愿。新中国成立后,为记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奋斗历程,缅怀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作出过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铭记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场馆应运而生,故红色革命场馆及其馆藏文物也具备了鲜明的特点。

(一)革命性特征鲜明,使命特殊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红色革命场馆名称大都含有“革命”“纪念馆”字眼,且多为会议旧址、名人故居、战役发生地,带有鲜明的革命性特点,故红色革命场馆主要肩负着进行国民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特别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传承红色革命基因的特殊使命。如:2016年9月对外开放的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是依托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的专题类纪念馆。它以中共中央在武汉为切入点,通过复原和基本陈列,再现1926年9月到1927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以及作出的一系列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决策,反映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开馆以来,该馆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在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根脉,激发红色革命文化活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挖掘文物背后故事,解读党的初心成为重中之重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观看陈列柜内的文物时,曾饱含深情地说:“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的初心。”[2]红色革命场馆讲述近百年中国革命历史,较之古代文物,其自身价值作用较小,反之,挖掘文物背后故事,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才是其充分利用文物资源的最佳效果。同时,红色场馆馆藏文物不乏为革命先辈后代捐赠,挖掘文物背后故事,更易激发情感的迸发,由“托物见史”演变为“睹物思人”,引发观众情感上的互通与共鸣,追忆与怀旧更具真情,初心易寻。如: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基本陈列一楼展厅内静置着一口极为珍贵的皮箱,这是早期中共中央秘书厅办公室负责人任作民使用过的。随着岁月辗转,唯有这口皮箱一直保留至今,其内部有许多被针线缝补的痕迹。据其后人介绍,皮箱内部还有一个夹层,专家推测,这口皮箱很可能曾经装过中央最重要的账本和经费。一口缝缝补补的皮箱寄托着家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见证者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传递着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如今,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工业4.0的浪潮之中,助推行业、设备发展,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也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因此,品质、工艺、服务、企业专注度开始成为市场选购考量的重要因素,个性化、高端化、多样化也成为企业选购时关注的亮点。作为新能源叉车引领者,比亚迪叉车一直追求高品质产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它未来的发展和动向,也始终为人们所关心。日前,在CeMATASIA2018比亚迪叉车品牌交流会现场,《中国储运》杂志记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比亚迪叉车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二、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之双刃剑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提高文物资源利用率,承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的博物馆、纪念馆在陈列中相继加入了互联网元素,红色革命场馆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有利有弊。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P.192-193)红色革命场馆作为宣扬意识形态的主要场所,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文物资源利用中使用互联网媒介必须做到意识形态主线不能破,必须正确传播中国革命历史,传输正确的价值导向,守住红色革命场馆的“红色地带”。

(一)利处

红色革命场馆中互联网媒介的使用,为参观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馆藏文物资源的利用力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博物馆、纪念馆中互联网的使用也显现出了弊端:一是部分馆藏文物网上录入信息并未及时更新,参观者无法及时了解文物最新研究成果;二是部分馆藏文物陈列过于追求互联网外在形式,导致忽略运用互联网理应传达的文物信息,易引发价值观的错误导向。如:今年借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和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抖音推出的“七大博物馆集体玩抖音国宝文物变戏精”活动引起了一度的轰动,抖音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呈现文物,引起了年轻人的新奇感,但更大程度上遭到了无数穷尽一生精力、致力于文物研究的文博专家们的一致批判。他们认为文物只可以科学、严谨态度对之,决不可“亵玩”,抖音的这种做法,容易引发非专业人士对国宝文物认知理念的偏颇,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

(二)弊端

红色革命场馆“微信公众号”“微博”“二维码”“虚拟展厅”“魔墙”等互联网媒介的使用,满足了参观者的多种需求:一是可以帮助参观者多方面了解文物信息。如:2018年正式开馆运行的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厅中有多处运用互联网元素的体验展墙,观众只要轻触文物图片,便可全面了解文物细息。二是参观者可以利用虚拟时空观看文物,解决参观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文物专属二维码、虚拟展厅的上线,观众只需扫一扫二维码,便可随时随地全面了解文物信息。如:2018年4月国际儿童读书日,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推出原创展览《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书——连环画中的红色经典》,该展览展出的近2 000本连环画均是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精品文物,是从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藏的两万多种、十万余册连环画中精心挑选而来。同时,该馆也适时推出了连环画虚拟展厅,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只需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足不出户借助虚拟时空零距离观看展览。此外,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向观众提高了开放力度,观众只要在有限时间内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在线免费阅读2000本电子连环画。该展览的举办,不仅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更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充分提高了文物资源的利用力度。三是可以实现全球网络化,防止盗窃文物案件的发生,遏制国家文物的非法拍卖,更大程度上保护国家文物的安全。

三、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七十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历史。红色革命场馆承载着讲述中国革命历史、传承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之工作重任,互联网条件下其文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必须尊重史实、史料的基础上,加大科研力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故事,弘扬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运用互联网媒介进行文物资源利用的出发点。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文物需保留其自身特性,注重科学普及,正确书写中共党史,讲好中国故事。

(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声叹息中饱含着世事无常的无奈之感,大家都沉默不语,可能是车内冷气太足的原因,车行在烈日下繁忙的街道上却让人感到一丝丝寒意。

(二)文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必须尊重史实

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适时权衡利弊,规避利弊冲突。

狐假虎威——The Fox Who Profited by the Tiger’s Might瞎子问太阳——-What the Sun Look Like?神像和好人——A Good Man iseasy to Bully.

那个晚上我和王登佩一伙人打着电筒在红提园里忙到了大半夜,找出病因之后我又把喷洒药水的方子交给了老王,然后才给颖春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已经到王家庄的红提园来了。颖春在电话中说,你到那里去撞鬼哟!我叫你去做的事你不做,那些农民杆子放个屁你就往他们那里钻,你以后不要回来了,跟那些农民杆子过生世算了。说完她就把电话挂断了。

(三)坚持科学、严谨、审慎态度,防止误入“媚俗”陷阱

时处信息爆炸时代,互联网与世界接轨。在文物资源利用过程中,红色革命场馆要时刻保持科学、严谨、审慎的态度,运用互联网传播健康向上的文物信息,不能为了一味的迎合参观者,误入“媚俗”陷进,引起外界对中国文物及中国文化的不尊重。特别是文博专业人士,更应严谨对待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问题,肩负起文物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监督重任。

(四)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在文物资源利用问题方面,红色革命场馆应依据场馆自身属性、文物特性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在陈列布展和展览技术手段(如:声、光、电、VR)等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形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借助最适合的互联网辅助形式让文物说话,为全民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实现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纪念馆在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必须秉承初心,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必须以尊重文物遗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基础,将承载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中国革命历史、中国革命精神,代表着国家文明“金色名片”的文物,有效融合到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中去,实现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2]新华网.图文故事真情实景,习近平这样讲解文物[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28/c_1122897291.htm,2018-05-28.

[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中图分类号】 D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19)05-0071-02

【收稿日期】 2018-12-09

【作者简介】 徐冰娜(1990-),女,河南上蔡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管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研究。

[责任编辑:马雅兰]

标签:;  ;  ;  ;  ;  

纪念馆在互联网条件下文物资源的利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