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单手”与“两手硬”的对策--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_精神文明论文

论“软单手”与“两手硬”的对策--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_精神文明论文

议“一手软”根由 定“两手硬”对策——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根由论文,手软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对策论文,两手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党的十四届五中会全强调“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来,全国各地党政部门及学术界、理论界围绕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进一步深化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下面将部分官员及专家、学者在分析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出现的原因及今后实现“两手硬”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时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一、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原因

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多年来,从中央到基层,已采取了不少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某些方面或某些地方的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不少官员及专家、学者认为,造成“一手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客观原因。对此,专家学者各有不同的侧重。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起步于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建设比较落后,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人们顺理成章自然偏重于经济建设方面;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自身难以避免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容易诱惑人们崇尚向钱看,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因而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有的学者从历史上看,认为我国建国以来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频繁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已使人们对政治厌倦了,政治观念也大大淡化了,因而容易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还有的学者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分析,认为当今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很容易使人们直观地认为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竞争,因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主观原因。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主观上的,即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对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真正理解到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在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中,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存在着种种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模糊认识:一是“软硬论”。由于物质文明更多地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精神文明成果则表现得更间接、更隐蔽一些,因而有一些人就错误地认为,物质文明是“硬场合”,精神文明是“虚场合”;物质文明有效果可看,精神文明无指标可考;物质文明非实干不可,精神文明不硬抓也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在抓物质文明建设时总是理直气壮,而抓精神文明则是虚晃一枪,硬不起来。二是“主次论”。搞现代化建设,当然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就简单地认为物质文明建设是主要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次要的,是可多可少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三是“先后论”。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根据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条件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些人据此认为,“物质文明不抓不行,精神文明不行再抓”,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先抓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放在以后再抓。有的人甚至这样设想: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还很落后,是不是可以先把物质文明搞上去,等经济基础雄厚了,再来“补精神文明这一课”?四是“自发论”。认为只要把物质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会上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也自然就会提高。这种人把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庸俗化,认为高度的精神文明只能从高度的物质文明中来;还有些人片面地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社会公德水平高,社会责任心强,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物质文明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同志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政治,重利益、轻思想。五是“代价论”。有些人认为,为了更好地建设物质文明,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正是由于这种误导,一些人公开主张要把自私自利、利己主义作为发展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一些地方毫无顾忌地纵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奉行地方保护主义;有些人认为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一切方法手段都可以用。这些人信奉“有奶便是娘,给钱就是爹”的逻辑,唯钱是举,唯利是图。有的地方甚至以容许赌博、卖淫和贩卖色情淫秽制品作为物质文明的条件和手段。结果带来了人们思想认识的混乱、道德水平的滑坡和治安状况的恶化,使物质文明建设受到巨大冲击。六是“无用论”。有些人认为物质文明“有投入有产出”,只有物质文明才能给人以实惠,精神文明“有投入无产出”,“投入资金、精力,却不见效益”,因而认为精神文明没有什么用处,搞精神文明建设只会分散精力。七是“对立论”。有些人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矛盾的、不相容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竞争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也是正常的,搞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抑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以上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精神文明建设在不少部门和地区至今仍然仅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种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局面。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硬不起来,还有精神文明建设本身的原因。如唐群喜等学者认为,导致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不力。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新旧体制转换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腐朽思想很容易乘虚而入。然而,我们有针对性的教育、防范和治理却相对薄弱;二是舆论失真,各种传媒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的价值观、义利观、消费观有简单否定的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的地位和作用有贬低和歪曲的现象;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和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有时有片面化的倾向;对国外管理经验的传播和倡导,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等等;三是工作不扎实,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具体讲主要存在着“六多六少”现象,即被动抓得多,主动抓得少;虚的抓得多,实的抓得少;分散活动多,综合治理少;表面抓得多,深层次抓得少;小的抓得多,大的抓得少;眼前问题抓得多,长远问题抓得少。

二、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官员和专家、学者指出: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伟大变革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我们应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切实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认识要提高。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思想认识问题是制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只有统一了思想,端正了认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要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真正硬起来,必须首先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政一把手,一定要从讲政治、讲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科学地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不断提高干部坚持两手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二,建设规划要系统。王会全等学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零打碎敲应付突击,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对于精神文明,国家应有全面的统筹考虑,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规划。在制定规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既考虑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身规律,又考虑两个文明建设如何结合的问题,既要有长远目标和总体要求,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项目。规划要明确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原则、规范,有计划地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力、物力和财力逐年增加的幅度,从而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第三,思想道德建设要突出。胡绳、罗国杰等专家认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这部分同志认为,思想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思想建设,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道德建设,主要指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等的建设。它不断规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这些年来,我们在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方面,以及其它许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最为欠缺的是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第四,理论建设要加强。赵应云等学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理论建设,只有把理论武装的问题解决了,发挥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高屋见瓴地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当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全国人民,使这一科学理论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深深扎根,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继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五,载体建设要广泛。苏根群、薛文联等学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性的神圣事业,单靠党委、政府推动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发挥企业、街道、学校、乡村等社会组织作用,使精神文明建设网络覆盖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要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网络,搞好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建设,通过多种载体精心组织各项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努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舆论环境。要充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导向作用,唱好主旋律。在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中抓好舆论阵地,使舆论和开展的活动合拍;另外,学校、图书馆、广播影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和依托,必须一方面管好用好这些设施,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增加物质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重点工程建设。

第六,法规制度要健全。钱正英等同志认为,要积极探索与精神文明建设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单靠道德呼唤,同时需要社会约束方式,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调节规范人们的关系和行为。要切实加强职能部门的管理机构,依据法规、规范、标准等对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察和督导。要发挥社会团体、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监督。对与精神文明相悖的言论、行为要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抵制,善于抓住倾向性问题,把可能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扩散、传播的不文明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第七,各级领导要到位。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切实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能否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对此,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如苏根群等学者提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研究、部署、落实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真正做到“一把手抓两手,一把手两手都要硬”,还要做到“领导集体抓两手,每个领导两手都要硬”。各级领导要各负其责,狠抓落实,有布置,有检查,有效果。有的同志提出,应把分管地区、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纳入对领导人的考核的内容,把抓精神文明建设和效果大小,作为衡量一个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和水平高低、能力强弱、政绩大小的重要标准。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在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时候,尤其是在考虑一个领导干部的提拔、使用的时候,要实行“一票否决”,不是两手抓的领导不是合格领导,不是两手都硬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第八,机构设置要合理,工作机制要理顺,政工队伍要稳定。尹克升等学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必须在严密的组织、密切的配合、科学的管理下进行。在管理体制上要坚持条块结合,有序配合,形成合力。现在各地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一定要十分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真正使这些部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组织、协调、督促作用。各级领导机关必须自上而下建立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形成抓官风带民风,抓党风带社风的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还要十分重视队伍建设,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九,经费投入要增加。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等同志认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靠精神,却不能仅仅只有“精神”,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即经费投入。没有投入,就谈不上建设。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需要投入,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开展多种培训、创作、娱乐活动需要投入,良好道德风尚的倡导、表彰、奖励,也需要投入。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软”就软在“物质”上,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因为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维持生存的起码的经济条件。“学生读书露着天,教师工资常拖欠”就是典型的佐证。因此,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有一定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不仅要在时间、精力上增加投入,而且要在经济上、经费上增加投入,舍得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花一点钱。

第十,打击犯罪要严厉。曹建明等同志提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坚持“德治”与“法治”两手抓,尤其应当注重更多地运用法律的强制性手段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消除腐败,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纠正人们的不良行为和恶习,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疏导和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有的专家还提出了具体建议,如钱正英建议,在“九五”期间,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即扫除“黄、赌、毒”三大社会公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遏制它的蔓延势头。要通过法治抓好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纯洁人的心灵,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标签:;  ;  ;  ;  ;  

论“软单手”与“两手硬”的对策--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