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60例临床分析论文_庄元杰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60例临床分析论文_庄元杰

庄元杰

(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其受伤的时间长短将其分成两组,即时间<12h为观察组(30例),时间>12h为对照组(30例),对比其手术治疗的时间、出血量、第一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

【关键词】 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诊断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18-01

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的所占的体积非常大,因此如果患者在遭受到外部损伤时很容易导致小肠破裂。随着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发病率持续升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其主要的特点是伤口较小,早期患者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因此常导致漏诊、误诊,以至于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实验对象均是近几年我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共计60例,根据其受伤距就诊的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时间<12h的患者为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1.4)岁,车祸受伤16例,坠落受伤10例,自然摔伤4例;对照组患者即受伤时间>12h(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1.6)岁,车祸受伤15例,坠落受伤8例,撞击、摔伤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所有的患者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腹部疼痛患者,且疼痛为位置较为固定;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有腹膜刺激征状况;排除标准: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腹部疾病患者,妊娠期患者、哺乳期患者及拒绝手术的患者。

1.3 方法

1.3.1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持续存在,可伴有呕吐、恶心、腹胀等症状。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部分患者可查及移动性浊音。常规行腹部透视、彩超、CT、血常规、腹部多部位穿刺等检查。腹部透视及腹部CT可见腹腔游离气体影,腹部彩超及CT可见腹腔积液,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感染严重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降低,部分病例可通过腹部多部位穿刺检查、腹腔灌洗术前确诊,部分病例则需剖腹探查确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治疗方法 所有的患者发病至手术之间需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均行腹部探查手术,然后根据患者的小肠破裂的程度和数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比如单处破裂且破口较小的患者可以直接行肠修补术;对于伤口的数量较多且程度较重的患者可以行小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中常规使用“甲硝唑注射液”和“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盆腔置血浆管;术后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对症、支持、切口换药等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一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数据,做好详细的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次试验中所有的患者通过腹部诊断性穿刺几剖腹探查术确诊,其中回肠破裂47例,空肠破裂13例,单处破裂44例,多处破裂16例。

2.2 其它各项数据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n,x-±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 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对照组63.5± 9.5 144.3±10.2 21.5±4.0 36.7±3.0

观察组56.6±10.2 96.0± 7.4 13.9±2.7 13.7±3.3

t2.04824.8536.75534.751

PP<0.05P<0.05P<0.05P<0.05

2.3 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成功,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3例盆腔脓肿,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盆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均通过加强换药、引流、抗感染等处理痊愈。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肠占据着人体腹腔的大多数空间,但是在人体构造方面缺少对其强力的保护屏障,因此非常容易在遭受外界的重击等情况下受到伤害。在健康状况下小肠内部处于游离状态的气体及细菌非常少,破口一般较小,因此腹膜刺激征表现较轻,严重影响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延误手术时机[3]。

本次试验中我们将受伤至就诊时间相隔为12h作为一个界限,结果发现受伤时间超过12h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由于病情发展累计更多的小肠范围,所以延长了手术治疗时间、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均使用腹部穿刺及早期手术确诊,病情程度较轻,全身状况较好,因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用时较短,并发症亦较少。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该数据为1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患者时应加强腹部体征变化的观察,常规行腹部透视、彩超、CT、血常规、腹部多部位穿刺等检查,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情况。

【参考文献】

[1]魏健体.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76例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4,18(26):98-99.

[2]曾德海.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J].大家健康,2013,07(06):28-29.

[3]邓周云.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小肠破裂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J].当代医药丛论,2014,12(05):90-91.

论文作者:庄元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60例临床分析论文_庄元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