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与内容分析
史良伟
摘 要: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要立足于大众视角,贴近老百姓生活,以百姓的语态来阐述事件新闻内容。民生新闻不单单指内容要来自民生,还要体现出民生的立场。本文将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面对电视新闻媒体竞争激烈的形势,民生新闻应不断获取有价值的线索,节目内容必须体现出百姓生活,并做好新闻节目编排工作,进而促进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困境;媒介融合;编排路径
在我国电视新闻中,电视民生新闻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省级地面频道,比如:省级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占有相当比重,这也是地面频道的重要优势。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互联网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备受冲击,因此,地方电视台应采取行动,加强民生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巩固自身独特优势,加强节目编排整合与创新。在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形势也将更加明朗。
将110°~120°E、25°~28°N范围内的112个站4—6月的降水量进行逐年平均,得到了江南雨季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图1),再将其进行标准化得到JRS时间序列。从图1可知,1961—2010年,江南雨季降水呈现略微下降的线性趋势,降水整体经历了由多到少的年代际变化。从9 a平滑曲线上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江南雨季基本处于多雨偏涝期;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则处于少雨偏旱期,9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较弱的多雨期,表明江南雨季降水具有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的发展困境
1.1 创新能力欠缺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缺乏创新性,依然沿用传统的播音员进行新闻播报,缺乏活力。新闻播报采用单一且枯燥的方式,无法深度评论新闻,既没有新闻的现场感,也缺乏与观众互动。因此,为尽快摆脱发展困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应对编排模式与样态加以转变。
为支持塔里木大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用结合提高综合能力,在吴辉生的多方努力和协调下,兵团六建与塔里木大学水建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还在兵团六建设立了“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这两所基地从2014至2015年在塔里木大学图书综合信息楼工程项目在建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共接待施工现场实习生122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0%。
1.2 新闻时效性不足
对于常规的电视民生新闻而言,无论是常规采访还是制作编辑,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除了会耗费较长时间,还伴随着较大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消耗,从记者出面采访到节目播出,这中间会消耗太多时间,影响新闻时效性,无法与新媒体速度相比。由于无法获得时效性与实时性优势,导致电视民生新闻只能加强内容编排创新,或采取深度追踪式报道。不仅如此,如果出现电视民生新闻无法及时播出的问题,比如,出现重大事件,此时民生新闻就只能让位,直接影响自身内容的及时播出。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应当按照媒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电视已有积淀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构建民生新闻全媒体矩阵。在编排民生新闻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本地特色,尽可能地接地气,而不得高高在上,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活,为其带去方便。比如,兵团广播电视推出的《直击民生》节目就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表现出高度关注,具有本地性与服务性,节目内容给人一种生活化与亲近化的感受。该节目对红山市红山通APP公共交通一卡通服务开启进行专项报道,该报道不仅符合新闻五要素,还能为社会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关注本土,不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2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
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无论是社会还是公民,都肩负着舆论监督的责任,因此,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应发挥自身舆论监督的职能,重视舆论监督报道,维护媒体公信力与权威。在《直击民生》节目中,就曾出现过针对违规、违法等行为及部门不作为进行调查曝光,在当地群众心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是一档当地民生新闻的品牌性节目。对于媒体与记者而言,应当明确自身责任,报道老百姓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合理运用舆论手段加强监督。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电视台编排民生新闻节目时,务必要不断强化舆论监督,着力提升平台舆论影响力。
* Correspondence: J H Teng, E-mail: jh-teng@imre.a-star.edu.sg
3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视听符号的多样性,避免播报方式过于单一或传统,使媒介元素更具吸引力,更能获得观众关注,从而将新闻信息传播给观众。在选题的过程中,题材不得过于严肃,而应借鉴其他节目的形式对民生新闻进行有效改革,比如:将特效字幕和新闻画面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动画还原新闻现象,提高新闻故事的展现力,同时,主持人尽量采用口语化的播报语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了有效满足不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就要丰富新闻内容,在新闻中增加视觉元素,更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编排,应大力汲取各领域经验,增强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与合理性,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4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编排路径
4.1 加强舆论监督报道
媒介融合是目前媒体发展的主要潮流与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民生新闻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内容编排上,电视民生新闻已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模式,能够得到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收视群体稳定,并有足够的受众群体。为了能够得到有效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及时摒弃传统媒体发展的经营理念,促进电视节目和新媒体的结合,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积极加强节目内容传播,并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除了为用户提供电视节目,还要为其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对于媒体观众反馈较多的新闻线索,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将其整合到电视上进行播出,这样观众就会认为节目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想法。
4.2 视听符号具有多元化
近年来,互联网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度,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尤为惊人,因此,加强手机移动端媒体平台的创新与发展,能够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应当注重用户需求和体验。第一,加强线上与线下互动服务结合,在线上空间加强互动,线下加强观众活动体验,促进用户体验,让用户参与到新闻中去,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让他们为节目提供新闻资源,当然,也可以提出节目意见与建议。第二,民生新闻节目既要注重收视率,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也应从其他方面加以评估,如互联网点击量、关注度以及播放量等,并构建相应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
4.3 新闻报道深度化
相比新媒体,电视新闻不具备时效性优势,但可以在深度上下功夫,因此,对于民生新闻报道而言,应扬长避短,不断挖掘新闻报道深度,电视新闻可以补充网络新闻缺乏的内容,从而发挥自身优势。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而言,应加强培养电视专业人才,优先录用专业实力过硬的电视人。比如,《直击民生》节目,曾就企业转移就业人员作出深度报道,并对他们的就业与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该节目曾就吐尼亚孜·买买提回乡助学献爱心作出持续报道,向观众呈现了这样一位新闻人物。因此,在报道电视民生新闻时,应当不断增加报道深度,从而提升电视新闻竞争力。
4.4 增加服务类内容
通常而言,中老年人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要受众,他们对于身边生活关注度很高,具有获取电视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而言,应主动提供服务类内容,聚焦群众生活,重点关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与方针,加强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并为其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4.5 加强创新,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是从新闻采集始终将市场发展作为价值导向,提升作品质量,从而提高民生节目的口碑。比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都是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准确还原事情的全过程,再配上专家的系统性分析,使百姓的日常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在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从而产生了较强的品牌意识。不仅如此,品牌化发展能够提升编辑内容的丰富度,以免出现重复性问题。在内容编辑过程中,要凸显节目特色,对节目进行合理定位,进而找到节目亮点。同时,还要高度关注品牌内容,增强内容的生动性与代表性,这样才能增强民生新闻存在的价值,更能博得观众眼球。
5 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取得发展,就要在节目编排上提出更高要求,民生新闻能够代表媒体对于新闻的价值判断,所以,在选择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时,应突出以人为本,能够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重点报道百姓关注的问题,并做好新闻节目的编排工作,如加强舆论监督报道、视听符号多元化、新闻报道深度化、增加服务类内容等,只有如此,才能推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剑玲.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8(18):121-122.
[2]杜鹃.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与内容探析[J].电视指南,2017(9):103.
[3]李慧萍.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7):21.
[4]李秋芸.浅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7(17):112-113.
[5]黄永亮.浅谈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J].华章,2013(4):288..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作者简介: 史良伟(1972—),男,江苏镇江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
标签:电视民生新闻论文; 发展困境论文; 媒介融合论文; 编排路径论文;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