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区线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的复杂性,给台区线损的治理增加了难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普遍应用,要充分的发挥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建立台区线损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解决在台区线损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治理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定义及其功能
从整体上分析,传统抄表工作中普遍存在三项问题:第一,抄表流程混乱。部分业务人员在抄表过程中会出现负电量、数据漏抄、多抄和表号错乱现象,滋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业务人员的职业技能须待提升。另一方面,部分电力企业为了挽回损失会额外增加电损费,这必然会损害广大用户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服务形象,不利于本企业的稳健发展。第二,部分电力企业并未构建抄核管理制度,导致收费工作无据可依。第三,电费收缴管理缺乏严谨性。对于电力企业来讲,电费是重要营销收入来源之一,当前有部分用户长期拖欠电费,严重影响本企业的正常运营。而且,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通常会以上月的平均电价作为售价标准,这样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差价,额外增加了电费回收工作的难度。解决这三种问题,则需要全面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建设,避免出现数据漏抄、多抄和表号错乱现象,确保电费核收的准确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指运用智能化设备优化抄表结构,对用电信息进行全面监管、收集和处理,并通过设置自动化抄表装备来加强营销账单管理,以此避免出现误抄、漏抄和多抄现象。其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两项子目标:第一,全面监测电表计量的异常状况,实现智能化用电设备的信息对接与交换,整合并处理所有信息数据;第二,抄表系统中配置GSM-SMS技术,运用该技术提供语音服务和短信服务,加强电量采集中心管理,制定科学的抄表核算收费计划,改善计费方式,对抄表日期进行统一管理。
另一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三大功能,可以简单概括为采集功能、管理功能、控制功能。其中,采集功能主要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采集数据,数据内容包括工作记录数据、事件流程数据、用电信息数据、电能数据等。一般情况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方法共计三种,即主动上报法、自动定时采集法和随机召测法。管理功能主要是对数据的整合管理、系统分析和全面检查,该项功能能够准确查看数据信息的完整与否,及时检查异常数据,并予以有效修复,避免原始数据出错。同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根据数据信息的采集时间、线路、区域范围和用户行业来精确计算和统计用电量,缓解电损问题。控制功能主要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仅能够对电量定值、费率定值和功率定值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可以将抄表管理工作升级为权力管控机制,确保机制安排、权力、责任、利益保持对等关系,并将电费核算编制、核算工作执行与控制、抄表核算收费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依法执行抄表核算与电费收缴管理工作,维护用户和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其优势
从宏观层面来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到了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确保电力资源的有序使用,做好限电工作,全面监测负荷状况第二,准确计量和监控异常用电现象。第三,统一坏账处理方法,优化电费核收结构,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识别系统,确保收费结果的精确度。第四,全面监控抄表信息,预算应收电费,核算数据,控制收费交易。第五,全面分析变压器的损坏情况、线路受损和电损问题,经过仔细研究,总结精确的信息数据。除此之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该项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运用网络营销宣传服务手段引导客户按时缴纳电费,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避免出现欠费、偷电和漏电行为,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另一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创新服务模式,借助网络平台促进本企业与广大用户之间的沟通,听取群众建议,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帮助人员群众解决用电问题,并通过科学的电量调节与退补方式来满足人民快捷生活节奏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分析
3.1台区用户对应关系不正确
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不正确,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原始档案记录错误、或者是人为失误的结果,在城镇台区低压线路中,通常都采用地埋电缆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线路走向比较隐蔽,而且台区内的电缆又没有及时的更新标识牌的内容,因此给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的核查工作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新增的公用变压器,或者是给变压器增容,如果没有及时的对系统内的资料进行更新的话,那么台区与用户的对应关系就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台区的线损统计。
3.2用户的窃电行为
个别用户的窃电行为多年来屡禁不止,而且窃电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常见的有失压法、失流法、私拉电线、绕过计量装置用电和改动电能表等方式,这些用户的窃电行为增加了台区的线损。
4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对策
4.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在业务服务、治理建设、线损运行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对台区线损的检查和监测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台区线损治理监测制度,定期对台区线损异常高发地进行检查,从而充分的掌握线损情况,以便统计和分析线损率,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4.2规范数据采集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规范数据采集管理,可以采用用电采集系统与台区总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现代化用电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提高台区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抄表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抄表期与供电期的一致,从而提高台区线损管理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抄表员抄表的失误影响信息采集的结果。
4.3优化台区电网结构
由于电网供电范围的不合理,给台区线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台区线损的治理,就需要优化台区电网的机构。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变压装置,从而全面、准确的统计用户的用电信息;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线路的交叉使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线路的损耗。除此之外,还要对台区电网的布置进行创新,从而实现线损的科技化治理。
结束语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电力系统管理运营和技术生产的重要依据,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着能源的利用,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由于低压台区的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比较复杂,因此给台区的线损管理增加了难度,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不断发展,台区线损的治理需要做出改变,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至关重要。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汪洁.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多表合一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2]李锐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及改进[J].时代农机,2018,45(05):252.
[3]谢祥,朱孟波,龚晓波,尹伟,柳雯靓.台区线损管理效益的精益提升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5):493-495.
[4]王明俭,刘雷,程林强.浅谈台区线损治理方法[J].农村电工,2018,26(05):48-49.
论文作者:韩淑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采集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线损论文; 抄表论文; 数据论文; 电费论文; 用户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