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暨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论文_崔海霞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暨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论文_崔海霞

黑龙江省农垦八五三农场清河小学 崔海霞

一、教师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

没有疑问,学生独立思考就无从下手,因此,思考应从质疑开始。这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苏雪梅老师<认识人民币》一课,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整堂课教师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提出问题上你们认识哪些人民币?你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人民币的?元角分叫做人民币的什么?买一元的铅笔可以怎样付款?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角和分什么关系?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操作贯穿与整个课堂。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我总结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师反复讲强加给学生的,学生获得的只是肤浅的记忆。

二、教师的讲解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

我们有一些老师学了新理念,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所以教师就啥也不讲让学生自己看书。我们说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老师既要有正确的理念还要有好的方法。暨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方法。

如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考几次?

这是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清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个重点,教师要教会学生画图,教师边在黑板上画,边让每个学生都动手画,并要求学生在图上标识清楚条件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画图理解第一步先求什么,在求什么?然后再讨论讨论独自列示计算。这样上课,学生们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学起来也很轻松,老师教的也轻松。

如果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列示计算然后在讲解,这样的讲解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因为你的讲解没有伴随学生的操作,没有伴随学生思考,没有体现整个思路的思考过程。

三、 教师让学生在阅读课本中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叫学生盲目思考,而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从课本上自己去发现结论。养成看图、读文思考数学知识的习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这个环节很多教师都忽视这个问题,好像生怕学生知道结果,知道结果就没法教了。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一节课都没让学生翻过课本。在这个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还是从我们的课堂做起,希望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读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节好的公开课一定是一节好的常规课,是常规课的延伸与升华。华丽、复杂不是一节好的公开课,朴实、真实、扎实才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

四、学生的操作一定要和问题结合才能体现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具,加强学生的观察、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操作中感悟知识。悟性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在解决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时往往用操作的方法。

这里的操作包括摆一摆、画一画、画示意图、画线段图、动笔算一算、操作学具等。操作一定要和讨论题结合才能体现思考。

如: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出示题目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讨论只能是流于形式的。你这样的教学没有抓住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提出问题思考圈一圈,怎么圈,穿几串?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动笔操作,这样的操作才能体现思考。

如: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一课 有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老师只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同时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种操作没有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让学生通过操作深层思考,那这种操作就没有意义。

五、合作讨论必须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方能体现思考。

合作不是顺从,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碰撞,是相互的认同和接纳。合作讨论一定要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

六、教师让学生在说想法、说解题思路、说总结中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在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让学生的表达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一个学生说全班听,而是重点内容同桌互相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说的机会,才能督促学生思考。

七、教师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

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练习才能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能力。

要做到在练习中思考,必须做到每道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动笔做,避免齐答,还要注意练习后的反馈,做对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做错的同学说说错误原因。

八、讲评试卷时这样让学生思考:学生先自己订正错误,可以讨论解决,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机会,教师可以适时讲评,最后,学生反思这张试卷你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目的是通过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论文作者:崔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暨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论文_崔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