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制约因素与合理应对方式探讨论文_刘静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制约因素与合理应对方式探讨论文_刘静

(安微省滁州市凤阳县黄泥铺中学, 233134)

摘要: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还能唤醒学习文化课的良好状态,因此体育对于学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一些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陈旧观念的束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其体育教学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所以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便是探讨当下农村校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旨在让农村体育教学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制约因素;应对方法

引言:

就目前看来,我国农村体育教学同以往相比虽取得一定的发展,但距离其真正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便应该不断对体育课程的加以重视,旨在让这门课程的设置真正能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不断发挥体育教学的力量。

一、关于农村体育教学阻碍因素

(一)老旧观念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限制

首先,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家长必定是希望其能够好好学习文化课程,并以优秀的成绩跨进重点高中乃至最后的重点大学的大门。因此在这种老旧观念的影响下,便非常容易造成家长对学生灌输一种体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导致学生慢慢地对其失去兴趣[1]。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缺乏一定的认知,再加之在陈旧的教学观念作用下,便非常容易忽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二)缺乏专业的体育老师引导

首先,在农村这样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校园内部的师资力量更是非常薄弱,甚至其他文化科老师在面对课程与假日冲突的问题时,都直接将体育课“占为己有”[2]。其次,体育老师在上课期间,没有对学生做好一些动作的相关示范,对于许多新的体育运动也没有事先对学生演示一遍,这样势必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动作要领,继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再者,依旧还存在着许多循规蹈矩的体育老师,在课程内容上一成不变,无法真正符合初中生内心的需求,同时也让体育课程只浮于表面指导,无法深入与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综上所述,这些都是由于当下农村校园的体育老师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指导,以及个人的体育素养低下等原因造成的,这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关于农村校园体育设施的缺失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导致很多的体育设施不够齐全,这也是制约了农村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一点,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校领导也没有对体育教学予以大力重视。校方一般将所有的目标直指学生的文化成绩以及升学率的问题,却忽略了对校园内部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样一来,校领导对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不够,便也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四)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意识不强

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以及家长的思想灌输之下,许多学生开始受到影响,渐渐地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在平时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态度也非常不端正,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无法做到像对待文化课的学习态度来进行体育学习。此外,学生的懒散态度长期下来,也将会给体育老师的教学积极性给予打击,导致双方的教与学的态度日愈低下。

(五)学校缺乏建立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考核评估体系的设立对于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有着很好的作用,可以让其花更多的心力来开展教学工作。但就当前老师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而言,由于校方没有意识到优质的体育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诸多好处,因此更没有对体育教学特别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长期让体育教学处于这样的情况,那势必会让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无法提升,并依旧会同样以散漫的态度进行教学,这对学校的教学风气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关于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发展的方法思考

(一)对具有制约性的客观环境不断进行改善

首先,要想不断处理好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客观环境的限制,就需要不断地引导全民开始体育健身,以此形成良好的风气来帮助初中体育教学发展。其次,教育部门应该大力关注农村的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断帮助其进行相关的体育教学上的改革,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新思路。再者,国家教育部门也应大力帮助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不断优化,为其开展一些相应的教学培训,旨在让其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从而让农村校园的师资力量能够不断增强。此外,对于校园内部的体育设施落后等问题,校领导则需加以重视,不断投入经费以完善校园体育设施,让体育教学更加便捷,同时,国家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不断帮助农村孩子们建造篮球场、塑胶跑道等[3]。最后,教师教学风气的转变也是促进农村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便需要校方配合制定体育教学考核评估体系,以此让教师不会把教学精力只停留在文化课上,而也同样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这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具有很大帮助。

(二)加强老师教学的针对性意识与示范作用

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够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应该融合教师自身的创新观点以及学生的个人特质,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此要想达到上述的教学效果,作为体育老师就需要不断的去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个人教学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把握课堂,对学生针对性施教并做好示范作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体育《投掷实心球》时,老师可以先自己对投掷的标准动作做出示范,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投掷要领。接着,老师在示范完毕之后就让学生们开始自己实践,老师在一旁检查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同时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的体形和身高等特点,对学生的动作加以修改,以让学生能够在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发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通过上述老师的示范性以及针对性教学便能够真正的让体育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真正能够学到体育运动要领,从而在兴趣的引导下不断强健个人体魄。

(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

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两方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的活动。因此,老师便应该不断的激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并利用教学内容和目标相结合来不断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育。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体育《健身拳》时,老师可以在平常示范和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这套健身拳的动作进行创新改进,以更符合个人的生理特点与特色。随后,学生便会开始不断地激发自身思维,对此进行探讨,并分别向老师分享个人的创新想法,因此像这样一个探讨活跃的氛围,对学生的个人创新思维的激发是非常有利的,也会悄然的改变学生对待体育课程的散漫态度。同时,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以往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偏差[4],并且还能借机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悄然带入学生的思想之中,以此更好地促进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部门、学校领导老师、学生自身都应该不断意识到当下体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并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应对,以此不断对农村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推动创新。只有这样,真正能够让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不断得以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晶.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4):124-125.

[2]张田敏.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研究[J].科普童话,2017(13).

[3]董亚玲.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J].新校园(阅读),2016(6):154-155.

[4]陈重绩.农村初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269-00269.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制约因素与合理应对方式探讨论文_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