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园教育平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论文_杜玉凤

搭建校园教育平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论文_杜玉凤

杜玉凤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学校 265403

摘要: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然而,价值观的养成又离不开家庭、学校及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影响,父母和教师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都离不开学校这个关键平台。

关键词:弘扬 传承 传统文化 生命力 影响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它记载和传承着厚重而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而又珍贵的道德理念,积淀着古老而又深厚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只有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我们的国家才会不断涌现出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位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让其展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然而,价值观的养成又离不开家庭、学校及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影响,那么如何让青少年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如何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课堂中,与教育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地滋养青少年内心,伴其健康成长……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长远的意义和时代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是培养孩子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探索传统文化热情的基地。常言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如果父母能够每天静下心来陪孩子们读一下国学经典;在传统文化节日的时候,带着孩子们进行风俗活动和礼物制作;在家庭关系的相处模式中,互相尊重、爱戴和平等;那么,我相信孩子们也会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无意中就培养出来了。这样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体会到了和谐家庭的暖暖爱意,更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带来的极大乐趣。

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学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承担着重要职责。我们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做到育人先达己。对于中华文化自古强调的思想和理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习俗,中华优秀的文明成果 ……可以说我们教师需要无不知晓,最好莫过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有了广阔的知识视野,才能更好引领学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具备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以身示范,率先垂范,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要为学生做好榜样,以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模范行为去感召大家,要让学生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能直接受益。

父母和教师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都离不开学校这个关键平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认为我们需要先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青少年更近一些,让其无时不有,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于无声细微处彰显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学校日常形式的宣传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电子屏、广播、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宣传方式,结合新的社会实际,让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思想理念,校园内外的美德情操时刻陶冶着青少年的心志:“谨于言而慎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入则孝,出则悌。”……把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无形地渗透融入到青少年的内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见微、见行、见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我们要在校园中开展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纪念活动

每逢清明节的时候,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学生继承先烈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扫墓活动,踏一路春风,撒一路哀思,回顾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叹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号召大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关爱和孝敬老人的美德时,可以组织开展孝老爱亲、经典诵读、志愿服务养老院等相关活动,激励大家感恩父母,爱国爱家——“百善孝为先”;学校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规范学生道德,普遍提高师生的诚信意识时,可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相关活动,通过发出倡议书,办黑板报、手抄报、诚信故事演讲比赛等一系列实践,指导大家树立诚信道德——“人无信不立”。

三、我们要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青少年只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传统文化,才能共同播种传统文化。现在学校都应该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行多彩实践,比如书法、剪纸、刺绣、太极拳、舞蹈、绘画、棋类、足球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在活动中,每一位学生不但得到了心灵的熏陶,带来了内心的充实和谐与快乐,而且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得到了全面发展。

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而课堂教学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表现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新颖、更活泼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一根网线就能帮助学生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让学生有效地领略到它的思想繁荣、底蕴深厚和独特魅力,所以在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让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同时,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已不能满足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我们可以让《最爱是中华》《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传统文化电视节目走进课堂,带领学生们分享诗词、汉字、成语和故事的美,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我们还要充分运用微课、微电影、微信、微博等方式,让学生拓宽视域,兼收并蓄,并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将传统文化落细、落小、落实,于细微处见卓效。

众所周知,课堂上是引领学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关键,在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畅抒情怀,要想点燃学生的激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有一桶水,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素养的教师是传统文化课堂首先要具备的。此外,教师灵活运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引导。传统文化的课堂中要以人为本,除了解释、诵读和文本拓展等教学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德育教育,将传统文化纳入德育范畴,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范畴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我们要借用一切契机,创造体验型课堂,将名师、榜样、亲人邀至课堂,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影响着他们,把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他们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实修实证。

在校外,我们要利用一切地域文化资源,组织青少年参观、考察、体验、交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博物馆、民俗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社会性教育资源,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在每一代青少年身上延续和发扬,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论文作者:杜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搭建校园教育平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论文_杜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