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金融全球化:四个发展阶段
金融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迄今为止,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870~1914年。工业革命和英国的统治地位。中国的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体系建立。美国取代英国而成为头号强国,德国和日本依靠国际借贷而迅速发展成为军事强国。中国现代轻工业体系的建立。1929-33年危机及第二世界大战。
——从二次大战结束到本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拉美国家的发展。石油美元。亚洲经济的起飞。此间,中国吸引700亿美元外资,600亿美元直接投资。拉美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原计划经济国家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亚洲金融危机。
二、导致金融全球化的因素
(一)金融全球化的实体因素:生产力结构、贸易发展、跨国投资和科技进步
1、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增长
1950~1995年,用不变价来衡量的全球制造业增长了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世界前15名的国家生产了全球工业制成品的86%。1953~1995年,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制造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20%,但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
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的格局,塑造了全球投资的贸易格局和投资格局,在本源的意义上,它也塑造了全球的金融格局。在分析金融全球化这种浮现在全球经济最浅表层次上的经济关系时,我们应时时记住它同实体经济的这种内在联系。
2、全球贸易发展
1950~1999年,全球生产(GDP)增长6倍多,而同期的全球贸易则增长了16倍多。贸易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好说明。
在对外贸易中,区域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在欧盟,区域内国家的大约68%的出口对象国是区域内国家。在北美,加拿大出口的90%集中于美国,美国出口的24%输往加拿大。在东亚,日本出口产品的42%集中在亚洲国家,同时,日本也是其他东亚国家的主要出口对象国。服务贸易增长又比一般商品贸易迅速。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服务贸易基本上都是顺差,而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可见,战前形成的那种工业化国家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产品的输出国,而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格局,正逐渐为一种“中心——外围”分工格局所替代。
3、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
1950~199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21倍,超过了国际贸易(15倍)的增长。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使得外国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影响各个国家国内投资的重要力量。1995年,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投资的比重,发达国家平均为8.6%,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2.5%。全球直接投资的增长,也表明国际分工日益超越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以现代工艺、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功能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的沿着生产要素界限形成的分工。
由于直接投资的发展是引导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我们说,如今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现象,主要是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
4、技术进步的贡献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那些压缩空间和缩短时间的技术变化具有关键意义。前者涉及交通技术,后者涉及通讯。那些克服了时空限制的技术是生产的国际化和多国公司发展的基本力量。
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交易和科学走向工程化,后者则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5、跨国公司的发展
据联合国统计,截止19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已增至5.4万家,其海外销售额达10万亿美元,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60%,所掌握的高新技术占全球高新技术的70%,所控制的国际技术贸易占全球该项贸易的70%,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投资额占各国对外投资的23%,境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排名全球前100家大银行几乎垄断了所有跨国商业性金融服务。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直接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将原有的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国际分工“内在化”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跨国公司的发展开辟了各国在产业层次、企业层次、产品层次、工艺层次的全面联系。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产品商标的国家含义日益淡化,并日益突出了其“全球产品”的性质。
(二)金融全球化的技术因素:金融创新
1、金融创新的发生
在技术上,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是将现有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取舍并重新组合,“制造”出新的金融工具。例如,风靡一时的可转让大额存单(CDs)就是国债的可流通性和定期存款高利息的组合。
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可以划分为需求引导型、供给促进型和规避管理型三类。金融创新的结果,实现了金融机构提高流动性、转移价格和信用风险、以及达到信用创造和股权创造的目的。
2、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全球化
60年代末期以来开始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金融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金融业的面貌。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不断出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适当的载体。在一系列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全球资金流动的形式,从银行信贷为主,转向了以可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债务工具为主。
(三)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制度因素: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即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只要金融业获得了与其他工商企业大致同等的管理,而不受到特别的限制。就可以说,金融自由化了。从各国的实践看,金融自由化主要集中在价格的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四个方面。
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展开了以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为旗帜的金融体制改革,发达国家则相继开始放松金融管制,一场金融自由化运动由此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上反对金融自由化、要求重新加强金融管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现实的结果是,亚洲国家进一步开放了金融市场,竭力声讨金融自由化的马来西亚在实行重新实行外汇管制不到一年之后又顺应大势取消管制,拉美的主要国家在积极探讨干脆彻底地放弃自己的货币而改用美元,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平稳运行,以自由、公开、国际化三原则为核心的日本版“金融大爆炸”也在1998年4月正式启动,执全球金融发展牛耳的美国则在1999年通过了企图全面实施金融自由化的《金融现代化法案》。一度颇受责难的IMF又在宣称危机国家中凡执行其自由化改革政策的国家经济都比不热心自由化改革的国家经济恢复得快。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全球金融自由化构造了一种真正的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正是各国金融活动的逐步自由化以及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被不断拆除,使得本来各自独立运行的各国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如果说在过去,跨越国境的金融活动通常与各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相对割裂开来,采取一种相对独立于各国金融体系的形式来进行,并同时受到本国管理法规和国际惯例两套并不完全一致的规则制约的话,那么,现在的跨国金融活动,则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过程。“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界限日益模糊的结果,金融便全球化了。通过各国的金融自由化努力,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一)“无国籍”资本由兴而衰
1、离岸金融的兴起
欧洲美元的产生,使得资金的跨国流动真正全球化了。它从根本上破除了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依附经济贸易中心和取资于国内资本供应的传统范式,从而引发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散化进程,并导致“离岸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的产生。在这里,离岸金融指的是:发生在某国,但却与该国的货币和金融制度没有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资金融通活动。这些活动赖以发生的地区便是离岸金融中心。基于这一运行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迅速而广泛地分散。分布在西欧、加勒比、中美洲、中东、亚洲和美国等主要区域的离岸市场已有40多个。经营的币种扩展到包括欧洲美元、欧洲马克、欧洲英镑、欧洲瑞士法郎、欧洲法国法郎和欧洲日元等在内的20多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离岸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估计,90年代初期,世界货币存量的50%通过离岸市场周转,世界私人财富约有1/5集中于离岸市场,1/5多的银行资产投资于离岸金融市场。
2、离岸金融的相对衰落
离岸金融市场是资本追求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因此,它以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实施严格金融管制为前提。当各个国家纷纷放弃国内金融管制,从而使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法则和经营条件逐渐接近或趋于一致时,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就会逐渐消失或者大大降低,离岸和在岸的区别也逐渐拉平,离岸业务也就有可能回归为在岸业务。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对于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普遍大大降低,从而使得刺激离岸金融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消失。与此同时,主要工业化国家通过财政改革大大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率,从70年代中期的50%左右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30%左右。其他如管理制度、优惠政策和法律环境等等原先导致资本向离岸中心流动的经济制度因素,也因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深入而逐渐消失。
自90年代开始,离岸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其业务增长率也呈递减趋势。据统计,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离岸金融市场的资产和负债年增长率均超过40%;而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资产和负债的增长率均下降为10%左右,其中一些市场,如巴哈马离岸市场等,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离岸金融由盛而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80年代下半叶之前,由于各国尚未解除对本国金融业的控制,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仍然需要借助于有别于各国金融体系的独立形式。离岸金融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并获得高速发展的。80年代下半叶之后,由于各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金融全球化的过程更进一步深入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一体化阶段。
(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崛起
20世纪70年代固定汇率制的崩溃,是刺激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直接动因。金融衍生产品的相继开发和推广,在金融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截止2001年底,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交易所可以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基本的衍生品已达2万多个。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衍生品。1996~1997年,仅有组织市场中的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余额就增长了1.5万亿美元,其交易额则增长了25万亿美元,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蔓延,其他金融业务都相对萎缩的1998年第一季度,金融衍生品的余额还增长了近1万亿美元,交易额则有82万亿美元。到了1998年第一季度,全部金融衍生品的余额(8642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同期的国际融资总额(2449亿美元)。至于其交易额,更是其他任何金融产品都不可望其项背的。
(三)私人资本取得统治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又一新特征,就是私人资本取代官方资本,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主体。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和银行贷款为主要内容的私人资本流动却有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仅七国集团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国际债券的净发行规模已达5959亿美元。1995~1997年,全球跨国股票发行的规模已经达到1175亿美元。1992~1997年,国际银行贷款净额从1650亿美元增长到5000亿美元。
在全球资本流动私人化的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机构投资者地位的急剧上升。或小的证券组合。
机构投资者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可以从其管理的资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明显看出来。在工业化国家中,由这些机构持有和管理的资产总量已经超过了GDP的规模。1995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机构投资者所管理的资产总额即分别达到105010亿美元、30350亿美元、11130亿美元、11590亿美元和17900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在各国国内大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其业务向全球金融市场延伸。
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区域化
作为一个历史过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均匀展开的。在时间的推进上,它有缓有急;在空间的扩张上,它有深有浅——这正是一切历史运动共有的特征。从时间上来考察金融全球化,我们看到了它的阶段性;从空间上来分析金融全球化,我们则看到它的区域性。金融全球化正是从金融区域化开始其实质性进展的。金融区域化,指的是某一区域内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
(一)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演化
20年来,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不断受到质疑,1997-1999年国际金融动荡,更是将现行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局限性全面暴露出来。建立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基础上的国际金融稳定机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资本运动规律。
理想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失衡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籍此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发展。围绕着这一目标,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的方案和建议层出不穷,但林林总总的“方案”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彩因而也是相互矛盾的图景,离现实都还有不小的距离。
事实上,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一直存在两大派系——计划的或者市场的,这一点早在1943年的“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中就有所显露。计划派的希望对汇率变动、资本流动予以较严格的限制,通过数量来调节国际收支;市场派则主张尽可能地对国际金融活动少加限制,通过价格来调节国际收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问题分歧点也主要体现在计划与市场之争上,虽然两者都希望国际货币稳定,但前提不一样。发达国家认为这种稳定应以不破坏或最小程度损害自由竞争为前提,所以希望市场的成分多一点;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自由竞争的起点悬殊,这种稳定应包含着对发展中国家一定的保护或政策倾斜,所以希望计划的成分多一点。
当今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确实是弊多利少,然从当今国际力量对比来看,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是不大可能按照发展中国家的设想去进行。由此看来当前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不会取得多大实质性进展,而且仍将主要体现发达国家的意志。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争取以及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尽管现行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框架得以维持,但若干趋向性的改革还是要进行,如区域性货币联盟的试验、IMF居于国际收支调节的权力核心。
(二)欧元的产生
迄今为止,形态最为完善,在实践上最为成功的货币联盟是于1999年初正式登场的欧洲货币联盟。为了彻底消除欧洲内部贸易自由流通的货币金融瓶颈,欧洲人敢为天下先,走统一货币的道路。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了,欧洲中央银行成为欧元的发行者和管理者。
欧元已运行已有三年,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评价。我们认为欧元运行的政策安排是成功的。其一、欧元在发行机制、运行体制方面取得了成功。欧元运行三年来,成功地建立了向单一货币转换的发行、运行、清算、结算体系,整个欧洲央行在欧元的发行机制、运行体制方面基本完善。其二、欧元在过去的三年中作为金融资产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预计。其三、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上不仅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而且,所采用的“善意忽视”政策也有助于欧元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尽的大背景下,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和平统一的跨国货币,欧元经受了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的冲击,欧元区实现了牢靠的金融稳定。“金融稳定”集中表现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两方面。另一方面,在欧元区内也没有发生通货紧缩。其四、欧元基本上还是一种汇率稳定的货币。欧元在1999年1月1日启动之日,其对美元的汇率是有些高估的。后来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回归”,只是这一“回归”有些过头。
欧元运行三年的实践表明,货币区域一体化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艰难与曲折总是伴随其中。有些矛盾是固有的,多数则是突发性的。但货币一体化总是曙光在前。
(三)美元化的出现
金融区域化的另一种形式是美元化。美元化有过程美元化和政策美元化之分。过程美元化指美元自发地、逐渐地对本国货币的替代过程。政策美元化,指一国或一经济体的政府让美元逐步取代自己的货币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的行动。过程美元化很早就在广泛发生,政策美元化则是近年才开始的。
过程美元化的产生,是同货币替代现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的过程,正是本国经济的“外国货币化”过程。只不过,这个“外国货币”基本上是由美元来充当,才将这种替代现象称之为“美元化”。在允许居民开立外币帐户的国家里,外币存款占广义货币的比重达15-20%左右是常见的。1995年,阿塞拜疆、玻利维亚、柬埔塞、克罗地亚、秘鲁和乌干达都超过了50%。多数转轨国家1990-1995年期间都达到了30-60%。个别小国或经济体,如巴拿马、波多黎各和利比利亚,已不再有自己的货币,美元成为其法定货币。
由拉丁美洲和转轨国家的经验,可以总结出若干导致美元化的因素。首先,一旦对外币存款的限制被解除,居民马上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将其资产多样化,或者将其海外存款调回。其次,以高通货膨胀率为特征的宏观经济不稳定会导致货币替代,特别是在国内不存在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的可替代性资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第三,即便所在国通货膨胀得到成功的治理,货币替代仍然会持续。人们对美元存在着某种“精神依恋”,一有风吹草动,人们会立即回到持有美元的老路上去。最后,即使没有出现货币替代,以资产替代形式表现出来的美元化也是一个长期经济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加速,美元化将在一些国家成为很难避免的现象。
1999年1月,在巴西金融动荡的冲击下,一些国家表述了在该国国内废除本国货币从而彻底地实现整个经济的美元化。美元化开始由自发的经济过程演进成主动的政府行为。在理论上,政策美元化可有三种方式:单边方式、双边方式与多边方式。总的来讲,美元化并非象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不可思议”,作为金融全球化的基本路径之一,它率先出现在拉美具有必然性。
(四)夹缝之中的亚洲货币合作
当以美元和欧元为中心的金融区已经逐渐形成时,亚洲地区的货币问题突出出来。对应着经济区的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惟独亚洲地区仍然是一盘散沙。这将使得亚洲国家处于及为不利的地位。在欧元区和美元区逐渐扩展并巩固自己地盘的背景下,亚洲国家或者依附于上述某一货币区;或者独往独来,在两大货币区的挤压下飘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也表明,国际合作不能替代区域合作。可能是认识到这一现实,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建立一个能够使亚洲国家获得公平地位,并能促进亚洲地区经济繁荣和稳定的货币金融共同体就成为亚洲各国关注的目标。
但是,一方面,亚洲地区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占各国对外经济的比重不大,客观上形成了货币统一的障碍;另一方面,亚洲地区国家普遍不愿屈从日本的经济主导地位。欧元的模式、美元化(日圆化)的模式在亚洲都难以通行。
五、金融风险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全球金融活动的一体化,而且意味着全球的金融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国际清算银行在《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BIS,1997)中所指出的,“一国银行体系的衰弱,无论这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能危及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
(一)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金融机构的产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源——信息的不对称。然而,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效要受到两个前提条件的限制:第一个条件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只有在所有的储户对金融中介机构的信心维持不坠,因而不同时提款的条件下,才可以保证商业金融机构将其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并获得利润;第二个条件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低成本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资产业务赚取利润,从而弥补成本而有余。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两个条件的成立都不是绝对的。金融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本身蕴涵着的导致危机的因素就比一般工商企业多得多。正如克瑞格(1997)指出,对于金融脆弱性,“即使你很努力,也不能完全防止它。事实上,这种努力是非理性的。这是市场制度理性运作的自然结果”。
(二)金融全球化对“金融脆弱——金融危机”演化机制的促进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脆弱性向金融危机的转化速度大大加快了。最重要的是,一个经济体受到冲击(尤其是投机性冲击)的可能性增大了。以前,一国经济常常是受到实体经济方面的冲击(如农业的大幅度减产、石油冲击),这些实体经济的冲击或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不经常发生,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偶然发生。现在,随着私人资本及机构投资者的崛起,以及各国市场的开放,来自国际资本的冲击已经经常化。全球有一大批投机家以投机为职业,专门寻找“有缝的蛋”,一旦机会成熟,就发起攻击,将脆弱性引爆成金融危机。所以,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一再发生着。由于国际投机者的攻击往往以货币为目标,货币危机就成为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先导。在投机者的攻击下,一国货币急剧贬值,导致外汇市场开始排斥以致拒绝这种货币,该货币也就处于危机之中了。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及至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从典型的货币危机开始的。
六、关于金融全球化的小结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当前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金融活动“游戏规则”的全球一体化。无论是国内金融活动,还是跨国金融活动,通用的是基本相同的“游戏规则”。
——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全球一体化。这指的是,资金需求者可以广泛地面向全球来筹集资金,而资金的供应者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贷款对象。
——金融工具的全球一体化。金融交易的工具,从原生产品到它们的衍生产品,其民族和国家色彩均已淡化,新的金融工具一经创造出来,就立即成为全球金融交易的对象。
——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这不仅指的是投资者和筹资者可以比较自由地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活动,而且指的是建筑在因特网基础上的全球24小时不间断交易体系已经形成,为金融交易最终摆脱实体市场的约束提供了基础。
——交易币种多样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放松金融管制,越来越多的非关键货币进入了全球金融交易。
——利率的趋同。随着各国相继放松管制和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各国利率水平已经趋于同步变动。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冲击。
——金融风险的全球化。
标签:金融论文; 金融自由化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全球化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