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有处理不慎将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损失。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注重对原材料的合理控制,注重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施工质量与养护等,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文对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充实了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方面的理论,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更新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原则
1、保温原则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第一,由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水泥的水化过程要放出大量的热,而大体积混凝土的实体大、厚实,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所以,必须有效地对浇筑速度加以掌控,准确计算出内应力与外部伸缩应力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对材料的选择要慎重,尤其是对水泥主材的选择,应采用低水化热的、符合质量标准的水泥;第三,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构件模板,采取不同的控温手段。
2、配备合理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材料的配比都有要求,通过精细地计算及多次试配,以此来确定混凝土的合理配比。在材料水泥的配比上,为了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一般是按照设计规范,以450kg/m 为参考标准,用适量的水灰比,加上外加剂、矿物添加料等辅助手段,还对减少混凝土散热从而对其开裂现象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此外,基础钢筋与箱体基础材料配备,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混凝土的构造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材料准备阶段
混凝土的制作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当然,要完成高质量的混凝土制作, 对不同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用于制作混凝土的水泥一般都采用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这类采用低水化热火种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骨料是大体积混凝土制作中的主要原料,因此对骨料的选择一定要谨慎。骨料应当选择那些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且级配良好的材料,保证骨料的质量;在选择骨料的同时还要选择砂子和石子,要选择质量较高的中砂,含泥量较低的大粒径卵石或是碎石沙子;对水的要求则是保证水质的纯净,不应含有有害物质;对外加剂的使用,要保证外加剂的用量在规范的范围内,采用有质量保证的外加剂,严格按照正确的配置计量进行添加。
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首先,从水泥用量的确定来看,水泥用量的适当减少将有效降低水热化,在设计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应根据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一般需要经过几十组的试配之后才可以最终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先按照施工拟选择的防裂方案及目前所具备的施工条件进行混凝土水泥水化热最高温差值,再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对最大温度收缩应力进行估算,若在混凝土抗拉强度允许范围内,那么就说明选择的防裂措施是可行的,能够对裂缝的出现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若没有在抗拉强度的允许范围内,那么可以通过降低水化热的温升值、改善施工操作工艺、调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提高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等进行重新计算,最终保障应力不超出允许范围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其次,对于其他材料的确定,一是可以掺加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二是本着节约水泥用量的原则,掺加较多的1 级粉煤灰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三是采用平均粒径大于0.5mm,细度模数为2.5~3 中砂,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要高于15%,含泥量应高于3%,同时具有良好的级配。
3、做好搅拌运输工作
要改变以往全部投料搅拌的观念,采用新型搅拌工艺——裹砂法。这种工艺是指在搅拌前,将水、水泥和砂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配置,投放后开始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石子。其优点是有效避免了泌水现象,缩减了成型混凝土上下层的强度差异。在这一步尤其要注意原材料配置比例一定要精准,同时要尽量减少水泥的掺入量,降低混凝土的热胀,减少收缩,这是影响整个建筑质量的基础。混凝土必须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在装料前务必排尽罐内的所有积水。
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全面分层法,一般用于结构表面尺寸较小的混凝土。全面分层法顾名思义,就是浇筑完第一层再浇第二层,如此一层一层浇筑,直至完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第二层时要确保第一层还没有初凝,施工时一般从短边向长边进行,也可以从中间向两边或者从两边向中间进行。二是分段分层法。一般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厚度较小而长度和面积较大的工程。这种方法是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达到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依次进行浇筑直至完工。三是斜面分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的长度至少要超过其厚度的三倍,坡度小于三分之一的情况,浇筑时从下层开始,层层上移。这种情况下的振捣一般要在斜面层的上面混凝土卸料处以及下面近坡脚处各布置一道振动器,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要紧紧跟上。
在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浇筑方法,浇筑时务必确保连续进行。浇筑完后还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和养护工作,要通过二次抹压的方法处理掉混凝土产生的缝隙,实现闭合收缩的效果,并及时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作用在于保证其温度和湿度,在温差过大时还可以覆盖岩棉被等,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采取浇水养护,以减小变形,避免由于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5、混凝土温度、湿度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湿度也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首先是温度的控制:因为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就是要预防混凝土施工的温度过高,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尤其在夏天,必须要对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石进行降温处理才能够进行使用,可以通过水喷雾等一些方法进行降温,在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采取冰水拌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整个养护的过程中,内外温度都必须要控制在二十五摄氏度以内,严禁高于此温度。大体积混凝土不仅仅是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还要对湿度进行控制,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拉伸过程均匀,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主要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预防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引起表面开裂,使混凝土结构稳定。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一般是夏天采用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水,覆盖草帘的方式;冬天则用塑料薄膜覆盖等保温措施。在养护工作中,养护保持的表面温度应该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数据来决定,并且由专业人员来进行。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影响较大,提高了建筑工程效率,但需要注意该技术下产生的裂缝问题,有效监管混凝土质量、施工技术以及后期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邢美金.浅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预防控制[J]. 四川水泥. 2015(12).
[2]王前.探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方法[J]. 河南建材. 2015(06).
[3]陈汉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河南建材. 2016(01).
[4]董姗姗.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6(04).
论文作者:王玉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水泥论文; 水化论文; 骨料论文; 温度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