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房地产经营二公司710082
摘要:随着近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建设工程活动日趋活跃,同时也伴随着施工质量事故频发,无论是质监部门还是施工企业自身都对施工质量问题足够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也成为施工环节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列举施工过程中一些质量通病,并结合工作经验加以分析总结,提出自己的一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通病 应对措施
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现状
工程建设活动作为经济建设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形式必然要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形势、模式的需要。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日趋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也是避免不了,建设工程质量日益受到关注。许多重大的工程质量问题都是小的质量通病引起的,但是由于质量通病出现频率高、看似对工程质量影响小,不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殊不知许多重大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很小的、被忽略的人们眼中的“小问题”造成的,很有必要从意识上提高人们对质量通病的认识。
二、建设工程质量通病
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质量通病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主要表现在“裂、渗、漏、空”等方面,例如楼板、墙体开裂,楼地面、外墙渗漏,抹灰空鼓、开裂等,下面我们就从构筑体开裂、钢筋外露、楼板渗漏等三方面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1、墙体开裂,渗漏
构筑体常见开裂渗水部位在外墙施工缝(冷缝)、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顶板施工缝(冷缝)位置等。造成构筑体开裂、渗水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砼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2)砼浇筑过程中,砼覆盖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缝(冷缝);3)局部振捣不密实、漏振、砼结构松散不密实等;4)后浇带浇筑前垃圾、松散砼、积水等清理不干净;砼水灰比过大、膨胀补偿不够等。5)外墙水平接缝处,砼浇筑高低不平,止水钢板不起作用。这些情况导致构筑体开裂、渗漏,都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短期内看似不会影响建筑物的质量,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时效、应力集中,裂纹或许就会变大,漏水变得严重,甚至影响到建筑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钢筋外露,锈蚀严重
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箍筋等,没有被砼包裹而外露,称为露筋。出现露筋的原因很多:1)有可能在砼浇筑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除后露筋;2)钢筋在浇筑时,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也可能因材料配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此外,砼保护层没有捣密实,或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等等,都会造成露筋。露筋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时间一长,裸露钢筋遭到雨水冲刷,极易腐蚀生锈,严重时出现断裂,大大缩减了使用寿命,如果是承力位置问题更严重。
3、楼板开裂、渗漏
顶楼板渗水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有明显渗水部位,2)面积很小的水印。主体结构施工中,现浇板中预埋的穿线管和线盒部位比较薄弱,这是造成漏水部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砼本身是一种非匀质性材料,从微观结构上看属于多孔体,这些孔隙是造成砼结构渗漏水的主要原因,还有混凝土由于温度收缩造成细小裂缝导致的漏水,有的细小的裂缝会肉眼很难看清。也有人为造成的,施工项目为抢预售节点,砼浇筑完成后两天即开始进行底模拆除工作方便周转使用,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要求。混凝土终凝后12小时便开始上人上料,楼板混凝土不足以承受过量荷载,导致楼板开裂渗漏。楼板开裂渗漏,即使将来装修做了防水也不能确保不渗漏,而且返修比较麻烦,所以还是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把好质量关,或通过一定应对补救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三、施工质量通病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质量通病,重视小问题才能避免出现较大的质量事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具体措施如下:
1、墙体开裂、渗漏措施
针对墙体构筑物开裂、渗漏等问题,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首先在原材料上控制,地下砼结构以自防水为主,要求商品砼厂家对外加剂(膨胀剂、缓凝剂、抗裂纤维、引起型减水剂)提前28天进行试配,并进行砼标号和抗渗检测,砼必须达到设计标号和抗渗等级要求。其次对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前对人、机、料做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备施工预案,严禁地下底板、外墙、顶板浇筑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停工待料,人为生产施工缝(冷缝)。再次在施工工艺上提高要求,砼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板面用平板振动器捣或汽油振捣尺振捣密实,必须采用机械提浆收面。最后做好养护措施,底板或顶板可采用覆盖塑料膜自养或双层草袋或麻袋浇水养护,保护潮湿环境。采用覆盖保湿养护7天,不间断养护14天。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后仍出现较少裂缝,可以等裂缝稳定以后采取注浆(造价比较高)、环氧树脂、或者用一些防水的材料来处理。
2、钢筋外露、锈蚀措施
钢筋外露的问题可以通过施工前预防、施工中保护、施工后补救等措施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其次,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注意垫块固定,一般每一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钢筋密集时,混凝土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不能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同时不得大于钢筋之间距离的四分之三,结构截面较小时,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筑。再次钢筋固定好后,为了防止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捣实,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得踩踏钢筋,若钢筋被踩弯或脱扣,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万一浇筑完成后发现钢筋外露,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浅的话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洗干净用1:2的水泥砂浆抹压平整,深的话将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豆石混凝土捣实,养护。
3、楼板渗漏处理措施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加大设计深度,斜板边界部位,如顶面变坡处,虽不是工程结构重要部位,但却关系到重要功能,设计应有上述部位施工图。其次在防水层施工时,严格按照防水细部构造要求施工,一要处理好基层,泛水以及断面变化部位的锐角都要做成圆弧,减少板的连接应力,便于卷材铺贴。而是要做好局部附加层的施工,排风道、管周围与楼面交接处迎水面部位应有高出面层30-50mm的分水线。最后对有明显漏水或渗水的部位,先找出渗漏的准确位置,然后从顶板对该部位进行打凿,凿开一条宽约见2cm,深越4cm的V型小槽;对其基面清理干净后,用堵漏王进行封堵。试水合格后对顶棚找平进行恢复。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构筑体开裂、钢筋外露、楼板渗漏等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原材料的问题,有人为因素引起的。但是通过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与防范措施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无法避免的缺欠,要在施工工序结束后进行补救措施,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有效。
[1]郑文峰,连伟军.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分析[J].民营科技,2007,(11)
[2]迟长勇,秦福帅.防止屋面、楼板渗漏及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技术措施,南北桥,2008,(4)
论文作者:李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钢筋论文; 楼板论文; 通病论文; 混凝土论文; 部位论文; 措施论文; 质量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