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析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围术期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切口不愈合、出血、人工晶体脱位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前术后的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后,在围术期内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一方面能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围术期; 糖尿病; 白内障; 护理
白内障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白内障作为代谢性的一种疾病,因为晶状体本身缺乏血液供应,仅依赖于玻璃体和防水渗透,因为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降低机体的代谢功能,使晶状体营养较差,导致晶状体组织变性[1]。糖尿病作为内分泌代谢性的一种慢性疾病,容易诱发微血管和心血管病变,包括肢体动脉硬化、冠心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脑血管疾病等,由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所以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因此,本文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30例为男性,25例为男性,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为(63.4±10.3),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手术,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者24例,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者31例。
2.方法
2.1术前护理
通常情况下,术前护理包括以下几点:①心理护理。相比较行一般手术患者而言,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如悲观、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容易使机体产生内分泌应激反应,释放大量的胰岛素拮抗激素,进一步加重高血糖,从而增加手术风险。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患者,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和熟悉病房环境,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作为基本依据,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让患者了解到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引导患者正确宣泄负面情绪,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手术风险;②控制血糖。定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稳定血糖是确保围术期安全的一个基础。术前,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口服降糖药,改为三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并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对于糖化血红蛋白<11%,空腹血糖<8.0mmol/L,且尿糖结果显示为阴性者,可以进行手术;③眼部护理。患者入院后,应该对患者有无急慢性眼病进行详细检查,应该先对炎症进行治疗后,再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因为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降低了感染抵抗力,所以眼部护理尤为主要。术前3d,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4次,对结膜囊进行清洁,并且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眼部检查,包括光定位、眼睛视力、红绿色觉以及光感检查等,对视神经、视网膜以及玻璃体的功能和形态进行了解,尤其是角膜曲率,测定角膜厚度,确定植入人工晶体度数。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练习眼球左右、上下转动,术前1d,对患者的眼部皮肤进行清洁,将睫毛剪掉,术晨运用0.9%NaCL对泪道和结膜囊进行冲洗,并于术前1h,运用复发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散瞳,在手术的过程中,使瞳孔处于散大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术前运用1.5g头孢呋辛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手术的过程中,运用头孢呋辛稀释液对患者进行球内注射,避免发生感染[3]。
2.2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该热情迎接患者,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安抚,通过聊天、眼神交流、抚触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手术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并且洗手护士应该主动配合医生,在保障手术质量的基础上,使手术效率提高,使手术时间缩短,避免发生意外事件,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该坚持无菌原则,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术结束后,将抗生素眼膏涂抹在结膜囊内,在术眼上包盖无菌纱布,避免发生感染。
2.3术后护理
一般来说,术后护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基础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制动,避免打喷嚏、咳嗽或者低头弯腰,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叮嘱患者切勿碰撞或者揉压术眼,指导患者正确深呼吸,处于放松状态。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增加病房的巡视次数,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和心电监护,对患者的血糖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仔细观察敷料有无松动、手术切口有无出血等情况,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止血、抗炎等对症治疗;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饮食,尽量为患者准备容易消化、低糖、高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严禁食用刺激性强、辛辣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增高腹压,使伤口再次裂开出血;由于一些患者合并便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缓泻剂服用,并对患者的腹部进行适当按摩,有助于胃肠蠕动;③眼部护理。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的术眼进行清洗,运用无菌生理盐水对眼内分泌物进行清洗,给予患者复方托皮卡胺滴眼液散瞳,对术口情况和人工晶体位置进行仔细观察,对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同时,给予患者妥布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治疗,每天3-4次,于睡前将抗生素眼膏涂抹在患者的结膜囊内,使炎性反应减轻,避免发生感染,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脸时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内流入脏水诱发感染;④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人工晶体移位或者出血,指导患者正确运用眼药水,点眼药水前应该将双手洗净,待恢复视力后,可重新验光配镜,并且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数据,运用t对治疗前后视力对比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围术期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切口不愈合、出血、人工晶体脱位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前平均矫正视力为(0.17±0.13)、(0.45±0.2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
讨 论
相比较非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并且其发病与血糖控制、视网膜病以及年龄等密切相关[4]。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一种主要方法,因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心理护理、手术指征、血糖监测、术前准备、眼部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尤为重要,并且有研究发现,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现出正比关系,所以术前术后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是提高手术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5-6]。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给予患者运动指导、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另一方面还能使患者的体力增强,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7]。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内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静.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5,19(6):162.
[2]张春丽.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5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3(3):86-87+90.
[3]侯忠秀.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2:266-267.
[4]邸红莲.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围术期的护理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9):2817-2818.
[5]付铖,汪敏,吴佳丽.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吉林医学,2012,28(2):6243-6244.
[6]张晓玲,鲁文英.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浙江创伤外科,2014,13(5):866-867.
[7]丁琴,汪君,焦萍.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9(11):58-59.
论文作者:朱桂香,刘成生,陈善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患者论文; 白内障论文; 手术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术前论文; 术后论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