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程造价控制更是得到了长期的发展。社会和企业的整体效益离不开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它促使参与建设过程的每个人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进而合理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一、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内涵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也可以节约工程成本。所以,建筑公司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等。
(1)在技术方面,公司的技术人员既可以在建设前制定一个计划,或者只制定一张图表,根据计划或是图表上的内容,进行施工,有计划有安排地完成整个建设的工程,节约了工程的成本。
(2)组织措施则是一个好的集体要有一定的组织性,领导可以将工作任务提前传达给每个人,然后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准备实施的内容。整个团队要有组织地进行工作,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3)经济措施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尽量避免浪费,要按照施工前作出的计划,一步步来完成。所以,经济措施也是工程造价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设计变更处理不当
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很多设计变更的情况,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且一旦涉及到设计变更,应对工程量与工程造价的增减进行相关的分析,在经相关部门同意之后,在合同约定的设计变更的时效时间内发出工程变更通知,对原来的工程造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在遇到重大设计变更的时候,必须对原批准部门进行报备,进而做出相应的概预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些内容的展开,同时还存在着随意更改设计、没有严格按照更改程序执行等情况,进而导致工程成本出现一定的失控局面。
2.2管理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
项目工程的施工基本都是在不停的变更方案和修改设计中进行的。而在方案的不断变更中,工程造价概算也在不断地变化,导致出现总造价失控情况。并且在施工中,对于造价的控制管理多依赖工程负责人或造价经理的个人经验,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案。由于着重考虑施工的进度,往往没有经过现实严谨的科学计算,也缺乏详尽可行的项目工程实施组织设计和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在没有对投资额进行审查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实际情况,就要再变更原方案,这就导致成本的增加,造成造价失控。
2.3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当前,有很多投资者认为提高施工进度,可以缩短工期,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还可以加快工程项目投入生产的步伐,早日回笼资金。施工周期的缩短,可以减少建设资源的支出,节约资源,控制造价。但盲目的追求施工进度,会加快财力、人力、物力的周转速度,导致周转费用大,使工程的整体造价增大,同时,还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在验收阶段不能过关,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资源去弥补漏洞,也就会增加工程造价。
三、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加强对材料费用控制
材料是组成建筑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60%以上,加强对材料费用控制是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择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对材料的相关参数及技术标准要求,选择经济合理、质优价廉的材料。在施工前,物资人员应深入市场进行材料价格调查,广泛收集材料价格,对材料供应厂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质优价廉的厂家为供应商。
在施工阶段做好材料的供应计划,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对材料的需要情况,合理的安排现场材料的库存量,并加强对材料的保管,例如在对水泥进行保管时,应采取防潮措施,钢筋采取防锈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材料费用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企业利润。
3.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嵌入项目法规,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推动施工组织设计的顺畅衔接;(2)合理优化施工方案的选择,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资源,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是工程造价同成本控制完全整合;(3)落实合理分工,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出现工程造价失真问题追查到责任人,以此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形成有效配合。
3.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兼顾工程进度及质量
(1)正确处理工期与造价的关系。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做到将造价与进度挂起钩来,因为,工期责任会因施工实际情况而转化为价款责任,首先工程招标时建设单位要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工期,如果工期确定不合理,反而会造成进度失控,欲速则不达。一旦确定工期,双方就应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支付进度款的前提。进入施工阶段,承发包双方就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统一体,建设单位不再处于一个主动地位置,此时若建设单位不停地调整工期,就会失去招标和合同的权威,失去对工期的控制,进而对造价的控制力。
(2)正确处理质量与造价的关系。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从工程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合理确定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整个建设过程的每项工作中去。
3.4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理论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建筑施工要受现实情况的制约。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有些工程变更是施工前无法预料的。虽然这些变更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参照,施工的进行离不开设计图纸的指导。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与图纸不相符的现实情况。这时就需要造价管理人员的严格把关、审核以及监控。
3.5加强索赔管理
索赔是合同一方认为非自身原因发生的事件造成了本方的损失,而向对方提出的费用或工期补偿。索赔是工程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施工进度、物价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差异、延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索赔应有正当的索赔理由和有效证据,并应符合合同的相关约定,不能胡搅蛮缠,造成不良影响。索赔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进行,以免建设单位按照有关制度拒绝承认,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是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怎样控制造价才能让建筑公司获得更大的成本,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建筑公司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在控制造价方面要想出合理、有效地措施,才会让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陈争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2]肖艳,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9(05).
[3]邱义明,张连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项目管理,2007(06).
论文作者:王立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工期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