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_覃孝朝

浅谈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_覃孝朝

覃孝朝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梭坡小学 626300

【摘要】祖国文化渊远流长,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古诗词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学习古诗词就要让孩子们乐于学、乐于读、乐于品味与积累。

【关键词】古诗词 情景教学 朗读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14-01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因而,学习古诗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一定的文学功底。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引导者,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地授课。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前激趣很重要。

二、重视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既是加深学生对诗意理解的一种手段,又是检查学生对诗句理解深浅的一种方法。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取范读,学生领读,学生讲读,指名朗读,或小组读等形式,先让学生大声朗读,先是“不求甚解”地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当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思时,学生自然就会入情入境地有感情朗读,进入诗歌中的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三、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⑴语言描述,使学生进入情景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可以使用谜语唤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瀑布感兴趣,然后语言描述瀑布,进入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⑵语言欣赏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诗歌,把诗中的情感,诗歌的心情,生动、深刻的词语,重复的审视。如微笑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探索其原因和效果,值得引导学生进行薄分析。主要使用以下诗歌语言的欣赏:

嚼字。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通过让学生换字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因此,在古诗歌的教学中,一再推测的话,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技能,让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

⑶用诗画地图,感受情绪。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本教材都配有一个或多个插图,部分古诗也不例外。这种插图的教材,符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应充分发挥文字插图的作用,更好地理解诗歌。

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要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小池》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诗意,同时用简单的笔画画出涓涓细流的池底。池中芽的栖息地有一两只蜻蜓,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⑷想象漫游,深入学习。

教授《望庐山瀑布》,让学生观看视频,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增强学生的知觉知识,让他们身临其境,暴露在庐山瀑布的美丽之中,在观赏过程中,美丽的形象,老师的解释,学生吟唱巧妙的结合,使学生进入诗歌情景中,美丽、赞美感觉自发地出现,理解诗人的感受。

因此,使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迅速使学生进入诗歌情景,使之感受文字本身的艺术,也可以感受自然美景。这样做,有利于积极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讲究品味、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祖国文化渊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文作者:覃孝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_覃孝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