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劳动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会议上给出应该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以引导同学们应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应当懂得劳动是最崇高、是最光荣、是最美丽以及是最伟大的道理,并且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包括了社会生产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两部分内容。笔者发现“80后”“90后”学生家长也越来越多,他们大多受过高等级教育,他们特别重视科学和人文,还有家长中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认为当今社会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太重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许多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父母包揽子女劳动的现象。不让孩子参与家务,造成孩子对生活技能的缺失。其次,老师不落实。《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大部分由班主任语文老师兼职,很多时候,由于任课的老师不太重视,更没怎么备课,就现如今的小学教学情况来看,虽然能够发现相应的教学大纲以及每一个学习课程的安排,然而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有一部分教师甚至已经将其“隐身”了,还没有消失的也只是局限在课本内容上。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真正现实意义上的展开劳动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应是培养孩子各种意识的关键期,但是部分教师而是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忽视了对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之后,社会不提倡。现如今,许多的学生已经不知道“劳动最光荣”这首歌了,许多家长对孩子灌输“学习不好,以后就去扫大街”这种思想,使同学们形成了基本的认知能力,把劳动者被划分变成了三六九等。
一、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通常都是在家长的娇惯甚至溺爱下成长,隔代的老人更是对他们疼爱有加,这部分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许多的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它什么都交由自己打理,导致当代社会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现实社会的竞争应是十分激烈的,比的不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尚有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体的品格。而劳动是具备任何一项能力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据相关资料表明,热爱劳动的学生长成后会形成一种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性格,比不爱劳动的学生有着更强的交际能力[2]。此外,热爱劳动的学生能够建立一定的集体以及合作的意识。再深层次地讲,人类是依据劳动进化而变成的,是它们创造了人类,任课教师更应当自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现阶段,愈加多的国家注重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而我国仍旧没能高度的注重对于学生劳动意识的教育,和许多发达国家也尚存着一定的差异。应想得到有效的促进我国的发展,相关教育者才很有必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促使学生自小养成劳动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通过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动手实践,引入课堂,让劳动意识渗入到课堂中实现道德内化的三种途径,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
把教材内容以及劳动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展开适当的鼓励,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建立一定的社会责任心,让学生从小养成劳动的好良好习惯,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笔者上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让劳动意识成为课堂的引子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涵了一些关于劳动的课程,能够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情感能够将原本的道德意识转变成道德行为,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任课教师在实际的劳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融入情感教育,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设置相关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原有的劳动经验激起对劳动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会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任教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情我来做》时,我就非常注重日常生活劳动意识场景的引入,利用班里的卫生值日表,班委会分工表,别看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班级,班级里的大事小事可不少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家知道吗,其实我们的家庭里也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家庭成员来承担呢!?然后询问同学家的家务活大多数时候是谁在做呀?然后询问同学说出大部分家庭是家长在做家务,也有同学是自己做了一些,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家里做的家务活。通过创设情境,展现学生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乐意为家庭、学校劳动的意识。
在第二环节“这些事我会做”中——这些家务同学们做是做过了,但不知道大家做得怎么样,这可得实践一下才行,?瞧!刚吃完饭,桌子上还有一此米粒儿、菜叶子,谁能来把桌子擦一擦??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实际操作,随机学生评价,每位学生再次实际操作,从中进行引导学生还会做什么家务?依次叠校服外套比赛,现场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能叠得又快又好,从中进行引导,使生活中的劳动意识场景成为课堂的引子,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分组探究,收集素材
在上课前准备一个课前调查,促使学生在展开这个调查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记忆,全面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任教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情我来做》时设置“爸爸妈妈一天的家庭劳动”调查表,“跟爸爸妈妈去上一天班”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和记录爸爸妈妈在家里的实际劳动情况,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依次汇报交流,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最后的结果。当学生看到多媒体上的家务活动时,学生都惊呆了,没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这么辛苦,有这么多的家务活。之后,我再给出相应的问题:“小朋友们,你的长辈每天均有许多的事情,但他们的心中还是装满了对你的爱,你有怎么样话要对父母说吗?”同时播放关于爱的歌曲,让学生入情入境,自然而然的萌发出承担家务劳动的想法。
学生们亲力亲为收集资料,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有质疑、思考的空间,最大程度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这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快乐地合作,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组内组员们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这样就能高效地完成组内合作的具体任务。
三、体验活动,丰富情感,让学生“学会劳动”
生活实践经验越丰富,个体的感情便会越细腻,道德体验便能会越深刻。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学生提供各种劳动实践和体验活动,使得他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追求、道德行为均得以升华。
借助感性的方法将枯燥的劳动知识形象的展现出来,叩开学生的情感之窗,就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带动自我的成长。在理清概念——“家务劳动好处多?””这一个关键问题时,四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具有一定的劳动操作技能,本人在课堂上没能安排太多时间给孩子学习操作技能,而是为孩子提供了展现的平台,通过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小擂台模式,抉择了难度适中的剥豆子竞赛,使同学们来展现自身学到的家务活专业技能。首先,让会剥豆子的学生上台给不会的学生做示范,在学生学会剥豆子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剥豆子大赛,根据剥豆子的总数以及对豆子的整理情况来选出最优秀的剥豆子小组,并给这个小组颁发奖状以及精美的小礼品。以这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以及自豪感。擂台赛为孩子们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可是在实践以后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提升,本人再引导同学们通过专访、沟通交流明确做家务活的现实意义及带来的好处,进而使同学们主动做家务活的志愿及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培养自己爱劳动的难良好习惯。
在开展劳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设置相应的活动,如游戏、儿歌以及表演等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劳动氛围。如在让学生叠衣服比赛时,我给孩子们编一首简单的儿歌:“小手抱一抱,大门关一关,点点头,弯弯腰”。让学生在唱儿歌的同时学会如何叠衣服。这样的方式能够就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坏境下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将“劳动”的幼苗在学生的心坎中绽开出美丽的鲜花。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明确劳动教学的重要性,借助各种方式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效的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宝平.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规则意识[J].小学教学研究,2019(9).
[2]林章红.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对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4).
[3]关颖. 《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2012.(1)
[4]祝传发.《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家校共育[J]. 2015(12)
[5]参见:彭恒军,曹凤月.论劳动意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0,(2):51-55.
[6]参见:程绍康.劳动分类及各类劳动的增值功能管理科学文
摘[J].1997,(1):42;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华
中师范大学,2005.
[7]桓交.孩子做不做家务,未来大不一样[J].环境教育,2015,
(11):83.
[8]郭艳.孩子缺失的劳动课如何补上? 【N/OL】.山西日报,
论文作者:凌征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道德论文; 法治论文; 劳动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