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4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于2017.02-2018.02的86例脑血栓患者,按照电脑排序号的单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治疗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治疗时,采用常规护理。以患者满意度调研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对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血栓;护理
目前,脑血栓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在临床研究中,这类疾病的发生相对突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直接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同时,在病程进展的过程中,患者脑部功能会存在一定的缺损,多数患者在治疗后都会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2]。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以最大程度保证治疗后的脑部功能修复状况。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情况下,脑血栓的发生也更为常见。我院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提出应用优质护理加以干预,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于2017.02-2018.02的86例脑血栓患者,按照电脑排序号的单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脑血栓的诊断标准[3],且经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患者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52岁,平均年龄(61.20±8.32)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最大的73岁,年龄最小的50岁,平均年龄(61.02±8.17)岁。将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均需要对其进行常规的检查和治疗。在这个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饮食引导、用药干预、体征观测等内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其主要内容有:(1)心理护理。多数脑血栓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在这个阶段,其对于疾病的认知存在明显的缺失,且对病症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敏感,很容易产生排斥和恐惧心理。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全面的沟通,可能值得患者精神与心理上的信任和支持,加强其在治疗中的顺从性和主动性。(2)基础护理。以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措施为基础,从护理态度与实施力度上进行加强,确保每项措施都能够落实,且得到患者的认可。(3)康复训练。脑血栓的发生会使得患者机体存在一定的破坏,在治疗完成以后,还会有一定的功能障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结合医生的意见,为其制定良好的康复训练方案。患者则可以根据既往的训练状况来合理的调整自己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最大程度保证相关功能的恢复。(4)并发症护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脑血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的诱发原因,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例如,加强患者血糖的监测,注意营养摄入中的糖含量。
1.3 评价指标
以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研表来对患者的医疗体验进行评估,其中包含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38±3.32)d明显短于对照组(26.49±7.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发病机制上来看,更多是因个体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使得脑血管狭窄或者堵塞,影响的脑组织的正常供血,形成了局部组织缺血的现象,进而出现血栓,持续性阻塞患者的脑部血管[4]。一般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吞咽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还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5]。从该种疾病的发病人群上看,脑血栓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影响着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对于脑血栓患者,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但是没有完全关注患者在整个治疗中服务需求。这就使得常规护理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的缺失。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干预,在治疗措施一定的状况下,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这点与刘慧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看出本次研究的可靠性与真实性[6]。
由此可见,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对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薛玲.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198-199.
[2]王丽.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259-260.
[3]李清云,左瑞云.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2):158-159.
[4]叶菁.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8):103-104.
[5]王珍红,李岩华,于云霞.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8(04):2.
[6]刘慧.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5):241-242.
论文作者:杨素琴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常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