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间”到“内”的飞跃——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业内论文,实证研究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53(2003)02-0022-03
现代国际贸易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所设置的框架范围,要素禀赋论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现象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结果。自二战以来,产业内贸易——这种被后来称为“新贸易理论”核心内容的贸易格局渐渐主宰了整个世界,实现了由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的飞跃。
一、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产业内贸易又被称为双向贸易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它指一国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目前用于测度产业内贸易的最权威公式是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公式(Grubel-Lloyd Index):;其中Xi为出口额,Mi为进口额,i为个别产业。该指数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小。
图1 G-L指标图
表1 我国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和各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5,表格中其他数据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2~2001计算。
说明:初级产品分为5类,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类;2类:非食用原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动、植物油脂及腊。工业制成品分为5类,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物品;9类:未分类的其他产品。该表格中未包括9类商品。
表2 我国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
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
所有产品
1980 0.06 0.140.21
1990 0.07 0.210.29
1995 0.06 0.380.44
2000 0.05 0.450.50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2~2001根据所有产品进出口加权平均数计算
0类、1类、3类和4类产品自1980年代开始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走势向上,在国际市场上与贸易伙伴形成了竞争格局,进一步说明该类产品的强劲竞争力。2类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较大,主要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的贸易壁垒事件使G-L指数有所下降。
比较而言,我国四大类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不是很大。5类化学品和6类纺织品在1990年代后期G-L指数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亚洲金融危机使周边一些贸易伙伴进出口萎缩,而我国经济仍保持旺盛增长,出口迅猛。但7类机械、机电设备等产业内贸易指数急剧上扬,说明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产品差异程度较大,规模经济不断发挥着报酬递增效应,其动态优势不可估量。
1980年代以来,我国所有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上升也很快,由于缺乏资料,只能将表2中的数据与1978年有关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Oli havrylyshyn and E.Civan,1983)。经过这20多年发展,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已经逐步与当时的发展国家水平靠拢(如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59,意大利为0.59,加拿大为0.67,德国为0.63),与当时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内贸易层次接近(如香港0.41,新加坡0.67,西班牙0.52,巴西0.37)。上述几个发达国家人均GDP最低也在2,000美元以上(1978年数据,当年价格)。所以我国产业内贸易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属于超前发展的。
二、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
(一)与发达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产业内贸易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够进行该种贸易时调和了它自身和H-O模型的相斥性。虽然同类产品在发达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交换,但是产品内在技术要素含量还是有所不同。跨国公司利用内部规模经济开展垂直一体化分工,向中国转移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的产品,最为明显的就是加工贸易,因为它不改变原有产品的分类,我国进口中间产品等深加工后便向国外以制成品的形式出口。我国就利用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和跨国公司转移过来的成熟技术,加入了国际生产一体化分工,从而进一步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其次,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方面存在着部分吻合,即产品和消费的“交叉性”(见图2)。虽然发达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很高,但也不能除低收入群体,发展中国家产品就能拥有一定市场;同样在中国也有高收入群体,他们追求更高的产品质量、性能以及对异国情调的渴望,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图2
说明: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产品结构层次基本重合,我国的消费结构层次超前于产品结构层次。
此外,新的国际分工模式下使得我国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远远小于产业间贸易,人员流动和资源转移也相对来说更加容易和便捷;当然,有时候政策因素也会起作用,所以政策诱导的产业内贸易不容忽视。
(二)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产业内贸易立论基础就在于两国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产业或部门中进行贸易,即贸易量与国家的相似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都比较相近,这些类同自然会引起产业内部贸易。近几年,我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尤其是与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比重占据了很大份额。1980年代末期,我国与香港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达到了14%左右(刘志彪,鲁明泓,1992),到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与新加坡在机电类制成品方面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95%(李毅,2000年)。
另外,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大大推动产业内贸易。我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6.94%增至2001年的8.2%。东盟现已成为我国的第5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将在未来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会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
三、中国通过产业内贸易获取动态优势的途径
产业内贸易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意义是一种动态贸易福利效应以及动态竞争优势。动态就是不确定性大,它不能明确提出一国贸易格局,存在人为改进的可能性。中国应该走出传统框架下那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限制,摆脱比较利益陷阱。
产业内贸易理论把规模经济和产业差异化放在了重要位置。我国就应该积极培育规模经济。无论对于行业还是对于厂商,规模生产都意味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在长期平均成本处于下降处生产,促使价格降低,进而导致规模报酬递增产业的扩张以及生产的集中和合理分布。我国机电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比较发达,应该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含量,加大R&D投入,从整个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中提升动态优势。
我国还必须发展差异产品,拓展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空间。主要通过拓展发展高科技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技术改进和介入产品销售领域来实现。从硬件入手,利用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开发更多系列产品;从软件入手,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完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
收稿日期:2002-11-18
标签:产业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