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枫 钟继红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分校 610000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 610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216-01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体育课的思想教育,不仅是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需要。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及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就大量引入了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良好品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体育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几种做法。
一、加强自我教育,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提高教师对体育课思想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自我教育,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在体育课中加强思想教育,关键在于体育老师本身。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其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言谈举止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体育课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要求体育教师讲解简明生动、示范准确清楚、动作轻松优美,以其言传身教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在体育教学中以体育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做到以“德”育人,用“心”上课,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从而收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二、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作用
利用各种形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作用:首先,在新学期开学时,教师要认真上好第一节体育基础知识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端正体育课学习态度。第二,宣布学期教材内容、任务要求,明确“新课标”评价方法以及课堂常规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特点,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让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第三,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学生个别谈话,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思想认识,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作用。
三、通过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体育课的课堂常规的健全,是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例如:课前两分钟按指定地点集合,体育委员整队,等候老师上课,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们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课的内容等具体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
2.课前整理场地课后收器材,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材(如篮球、排球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课后要教育学生主动收器材,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四、抓好教材的思想教育
首先,体育教学是在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项运动项目,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多样,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影响集体的成绩或荣辱,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争第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让学生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而在教授球类、接力等项目时,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其次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教育。
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例如: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中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只有将德育寓于体育之中,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论文作者:黄枫, 钟继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思想教育论文; 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体育课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