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电气设计实践研究论文_陈泳川

窗体顶端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电气设计实践研究论文_陈泳川

广东岭南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655

摘要:笔者结合最近几年里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认为,在对电气进行设计期间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一是控制回路;二是电源回路;三是电流回路与信号回路;四是对现有设备资料的准确性的核查;五是重视施工管理要求的编制,确保设计目标得以实现;六是电气设计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协调统一;七是新建工程对配电自动化的预留。对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电气设计;控制回路;电源回路

引言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慢慢将目光放在了电气设计的上面,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在充分结合工程状况的基础上,将电力供应能力、电力需求等因素考虑在内,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主动优化与改进设计。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气设计实践的重要意义,接着重点围绕着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电气设计实践展开论述,供以借鉴。

1电气设计实践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国家电网公司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愈来愈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一般城市地区是99.96%,并规定每户平均停电时间要小于3h;重要城市中心区需要达到99.99%,且规定每户平均停电时间要小于53min。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赖于建设与优化配电系统是很难实现的。在2010年这一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第一批配电自动化试点,并在已有网架与设备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优化网架结构;二是增加配电终端亦或是保护设备。其中电气设计环节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长时间的工程实践,以下问题需要电气设计引起重视。

2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的电气设计实践

2.1控制回路

回路中的1n代表配电终端或者保护装置,HK为远方/就地开关,HK为增加的重要元件,当为远方时,配电主站可以监测到远方信号,可以遥控,当地无法操作;当为就地时,配电主站无法遥控,当地可以操作。但是实际工程实践中,在现有开关柜增加HK较为困难,目前多采用在集中控制的屏柜中增加远方就地开关。

2.2电源回路

结合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传统配电设计流程当中控制回路的电源来源于PT。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PT的供电往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样在配电自动化设计期间,配电终端仅仅要求自身的供电连续进行,但没有对电源供电情况引起必要的重视。所以,这就要求相关设计者在改造电气自动化环节中,为了实现停机状况下可以继续进行相关操作,应当借助于备用电池来确保供电水平。从交流回路的角度出发来讲,其主要以UPS不间断电源为主。站在直流回路的立场来讲,其通常以直流屏供电为主。

2.3电流回路和信号回路

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电路回路总是采集测量电流亦或是保护电流,其同样具备分辨电源方向等方面的需求,电流回路当中需要对互感器的极性引起必要的重视,这是因为其作为改造设备,所以建议在具体调试期间重视相关的调试信号回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尽可能多收集开关位置、试验位置等相关信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回路往往以24V电源为主,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这里建议无论是信号回路还是控制回路均要尽可能使用单独的电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对现有设备资料的准确性做好相应的核查工作

笔者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配电自动化进行改造,并在实践期间发现,当前存在各种各样的设备型号,但因为工程施工状况有所区别,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应当对现有设备资料的准确性做好相应的核查工作,为增强图纸内容的可靠性提供应有的保障。与此同时,还要求相关单位尽可能多收集一些关于原有设备的资料与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分类、保存等一系列工作,为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应有的便利。应当结合不同的设备做出与之相匹配的改造设计,继而从根本上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2.5重视施工管理要求的编制,确保设计目标得以实现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电力事业虽然在最近几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工程实践期间依然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笔者对历年工程实践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后可以看到,电气施工管理工作水平的优劣会对电气设计是否顺利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多数问题并不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在具体施工期间因为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施工而衍生出来的安全隐患。这个时候相关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管理要求的编制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因素对设计目标带来的不利影响,继而为设计目标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2.6电气设计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协调统一

结合相关研究可以看到,电气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到电气设计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施工期间,出现变更设计的次数比较频繁,究其原因和以下几点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一,因为外部施工环境复杂多变,致使和原设计发生不匹配的情况;第二,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图纸内容开展施工,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设计变更情况出现的概率;第三,ERP上报的物资和实际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材料发生不匹配的情况;第四,施工所使用的材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货,这样就会影响到工程进度,甚至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分层管理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在具体设计期间应当对以下几点引起必要的重视:一是电气施工注意事项;二是施工工艺要求。

2.7新建工程对配电自动化的预留

在最近几年里,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结合相关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因为传统配电网改造资金往往处于不充足的状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关部门没有对其引起必要的重视,并且一次设备的设计和自动化装备出现分离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导致在实际执行配电自动化期间有某些线路以及设备不得不进行改造亦或是更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这里建议,无论是针对配电建设来说,还是就配电规划而言,应当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基建、电气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当中,例如在进行基础建设的前期阶段,除了要提前预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以外,还应当将二次电缆位置预留出来。相关设计人员在对电气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下几点予以高度重视:一是所用变等电源容量的配置;二是配电自动化的接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电气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语

本文主要从电气设计实践的重要意义、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电气设计实践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气设计应当重视的问题:一方面电气设计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电气设计之中沟通与管理的问题。与此同时,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把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机的和配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结合起来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继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永俊,刘紫玲,韩明彤,张成,崔悦,丁宝帅,王小龙,董志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二次安防的设计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58.

[2]邓敏贤.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21): 227-228.

[3]陈淑武.浅析配电自动化综合无线通信方案设计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8,20(03):24-25.

[4]张枝开.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分析[J].通讯世界,2016(24): 111-112.

论文作者:陈泳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窗体顶端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电气设计实践研究论文_陈泳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