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垃圾的数量呈几何式发展,造成较大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将建筑垃圾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文中分析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探讨市政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建筑垃圾。
关键词:工程建设;建筑垃圾;运用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规模增加,使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愈发严重,也面临着严重资源短缺问题,造成市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甚至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将建筑垃圾利用起来,一定程度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 市政工程建设运用建筑垃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进而导致建筑资源出现短缺,增加市政工程建设成本,降低工程质量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近几年,我国针对环境问题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采取各种相关措施来保护环境,促进企业、经济绿色、健康、平稳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一定要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总方针,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自然生态空间,确保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都追求自然、和谐、宁静、美丽。在经济体系发展建设过程中遵循绿色、经济、低碳、可循环的发展理念,保证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争取以消耗最少的资源来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相比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建设起比较晚,技术还不成熟,而且再生利用率低下,对资源化的利用程度远不及其他发达国家。例如,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特别是新区开发中,其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到总量的70%。如西安,光2013年一年时间内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就高达6千万吨,而且还在逐年增加中。而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国内主要采取的是填埋消纳法,而且填埋消纳的场所一般选择为就近的郊区或者乡村的沟壑、低洼地等进行回填,这不仅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和大气等造成严重污染,大大增加了城市建设过程中调运建设成本,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和市容环境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建筑垃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处理后用于筑路材料,不仅解决筑路材料短缺问题,而且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
2 市政工程建设中建筑垃圾的运用措施
2.1 市政道路建设应用
市政道路建设使用建筑垃圾,主要用于道路路基与道路基层两方面,解决道路建设中的部分材料。
2.1.1 路基应用。用于路床(0-2)m深度的路基,利用筛分破碎工艺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保证最大颗粒直径不大于100毫米。选择分层填筑的方法,控制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200㎜,压路机选择大于等于20t的振动性设备,保证每一层压实密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路基深度大于2m,选择筛分处理垃圾不需要加工破碎,选择分层填筑保证每一层填筑密实。
2.1.2 基层应用。市政道路基层中应用建筑垃圾,需要选择水泥稳定层处理方式。保证建筑垃圾压碎值高于26%,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土不能用于建设快速路与主干道等级道路。如果选择道路底基层时,需要依据规定选择合适的水泥掺量。
2.2 市政管道建设应用
在管道基础中,可采用Ⅲ类、Ⅳ类建筑垃圾进行整平碾压后,要求压实度 ≥95% 且满足管道基础承载力要求,钢筋混凝土管道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HDPE 双壁波纹管管道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80kPa。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选择长距离顶管施工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顶进推力与排土方式,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土质情况与顶管管径进行考虑,并在此基础选择合适的排土方式,及时调整推力大小。管道顶管掘进施工时,实际中可以发现掘进设备直径与管道直径相比略大,需要选择合适方式对这部分空间进行填补,避免发生管道外壁坍塌情况;同时,要对管道掘进面的土体平衡度进行全面性控制,当顶进施工出现平衡失控时,地面会发生隆起或坍塌情况,对工程掘进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此外,管道掘进时选择同步注浆与后续跟进补浆方式,将设备与管道之间的空隙补充起来,达成出土量与管道进尺量的平衡,奠定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管道沟槽回填及检查井周边回填时,可采用Ⅰ类、Ⅱ类、Ⅲ类建筑垃圾进行回填,其中 HDPE 双壁波纹管管道两侧及管顶 50cm 采用Ⅰ类建筑垃圾回填,其余采用Ⅱ类、Ⅲ类建筑垃圾根据道路要求回填至道路路基顶面;混凝土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周边可采用Ⅱ类、Ⅲ类建筑垃圾进行回填,满足规范压实度要求。
2.3 建筑地基施工应用
特殊地基在市政工程中经常遇见,建筑垃圾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湿软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垫层法、强夯置换法、挤密桩法、粉喷桩和碎石桩、抛石挤淤等方法,处理特殊地基时都可以全部或部分使用建筑垃圾。在市政工程特殊地基处理中,可广泛采用建筑垃圾处理湿陷性黄土和湿软地基,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建设成本。市政工程建设中选择合适建筑垃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建设中合理运用建筑垃圾,可以显著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一定程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选择建筑垃圾时,需要做好基本清除工作,将其中存在的非建筑垃圾清理干净,保证建筑垃圾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万举,丛铖东,王文宏.建筑垃圾材料在北京公路工程中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9(04):265-269.
[2]刘喜.建筑垃圾在公路路基中的再生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9,44(04):208-212.
[3]吴小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做路基填料的性能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9(24):45-46.
作者简介:苏敏(1985.08-),男,四川郫县人,职务: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论文作者:苏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建筑论文; 垃圾论文; 管道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路基论文; 地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