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管理方法&临华集团“四优”管理方法研究_国企论文

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管理方法&临华集团“四优”管理方法研究_国企论文

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管理法——灵化集团“四优”管理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法论文,国有企业论文,市场经济论文,集团论文,四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命题要求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回答:公有制经济怎样搞市场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怎样成为市场主体?要搞市场经济,又怎样才能巩固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拨改贷、承包租赁、股份化、兼并破产、拍卖、债转股、减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有企业管理也先后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划小核算单位、倒推成本等管理方法。国有企业的发展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少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效益下滑,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前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方法,并进一步考虑:怎样处理改革、管理、增效几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国有企业管理的角度,怎样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管理方法,促进“两个转变”,使国有企业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不断发展壮大?河南省灵化集团总经理周春生带领职工们经过十多年可贵的探索,从实践到理论成功地创造了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以效益为核心的量、质、耗、酬四要素综合优化管理法”(简称“四优管理法”)。

一、“四优管理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灵化人在改革企业体制的基础上,狠抓科学管理,把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到以效益为核心的轨道上来。他们把企业效益的产量、质量、成本、报酬四项要素进行综合管理,以市场为前提,在动态中优化和确定四项要素的指标,分解到企业各部门各级组织直至每个员工;通过内部“模拟小法人”组织实施,多层激励,双向考核,形成一个以效益为核心的量、质、耗、酬联动与优化的管理矩阵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量、质、耗联动报酬,报酬牵引量、质、耗,良性循环,不断优化,达到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调动员工积极性,挖掘企业潜能,强化企业整体功能,从而获得最大效益。这就是以效益为核心的量、质、耗、酬四要素优化管理法。

四优管理法的内容非常丰富,下面就其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1.把构成效益的“量、质、耗、 酬”四项要素的优化作为企业综合管理指标:转变和优化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保证。

国有企业怎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企业效益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效益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命线。要提高企业效益,不仅要通过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而且要加强科学管理。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管什么?怎样管?灵化人认为构成企业运行的功能要素是“量、质、耗、酬”,把这四项要素作为综合管理指标,四项指标及其关系综合优化,企业生命力就会旺盛,企业效益就会提高。灵化人把这个论点形象地称为“企业生命论”。

(1)把量、质、耗、酬四要素优化作为企业综合管理指标, 就能保证职工利益与企业效益一致,职工的目的与企业目标一致,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业绩)与企业价值的实现(绩效)一致。量、质、耗可以视作企业生产经营绩效的三项指标,属于“物”的方面,报酬可视作职工创造企业“物”的绩效应得的回报外,还具有人自身再生产的继续投入的意义,属于“人”的方面。报酬既是职工已经创造的企业绩效的一个标志,也是继续创造企业绩效的基础。不把报酬列入企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容易导致人们只强调生产而忽视生活,只强调积累而忽视消费,导致经济结构扭曲最终严重制约企业经济增长,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全面地看待企业管理,除量、质、耗三个要素指标外,必须把“酬”这个要素指标包括在内。

(2)必须使“量、质、耗、酬”四项指标优化, 才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灵化人以市场为背景,首先考虑到市场对企业绩效指标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本企业的现时水平和可挖掘的潜力,然后确定职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

(3)“量、质、耗、酬”四项要素指标相互间必须平衡和优化, 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如果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些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些方面,势必影响企业效益。

(4)必须综合优化整个指标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灵化确定生产经营计划后,把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级直至每个职工,形成纵横交错的指标体系,整合全体员工的努力,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去实现企业最大效益。

(5 )必须在市场和企业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更新四要素指标体系,才能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不断更新四要素指标体系,不断地给企业各部门、各级经营主体、全体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在各个阶段都处在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目标的状态,就能保证企业效益超越现在,领先未来。

(6)用优化的四要素指标体系综合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 就有效地保证了把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到以效益为核心的轨道上来。系统的动态的四要素优化指标体系促使企业各部门、各级生产经营主体、全体员工努力挖潜革新,节约材料、费用,更新知识,更新劳动手段,改造更新技术装备,创新工艺程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只是依靠增加投入来不断地使企业效益优化、最大化。

2.绩效性要素和报酬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动态优化: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1)企业运行动力的形成。企业绩效是靠职工创造的, 职工的积极性是靠职工在企业绩效中所得的报酬来调动的。因而,报酬是激励职工创造企业效益的动力源,只有把绩效性要素量质耗与报酬性要素有机结合,使企业目的性和职工需求性相结合,才能形成企业运行的动力。

(2)动力系统的多维性。 报酬最基本的形式是物质性的报酬(如工资),在这个基础上还有社会性的(如职位),精神性的(如奖励、荣誉、成就感)。企业效益的创造在满足职工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满足的层次越多,满足的层次越高,就越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就越能为创造企业效益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灵化集团对员工采取了多维激励的办法,不仅是按企业效益的量、质、耗给职工计发工资,而且给予贡献突出的劳动模范福利性的、精神性的等多样化的奖励,给予业绩显著的单位负责人以奖励和提拔。这种多层次的报酬形式,不仅是对职工积极性的激励,而且对职工素质是一种提升。

(3 )绩效性要素与报酬性要素关系的平衡与动态优化构成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灵化人用天平称量的运行机制来形象地说明企业四功能要素的运行机制,把企业制度、管理规则作为支点,把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的量、质、耗指标作为法码,实际创造的绩效作为被称物,读数则是报酬。如果“支点”合理,“法码”符合市场需求,那么,作为报酬的“读数”则与绩效具有平衡对应的关系,那么,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得到激励和提高,企业运行的动力增强;如果“支点”不公平,“横梁”向一些指标倾斜,向一部分人倾斜,整个体系就失去平衡,不成其为天平,指标——绩效——报酬三点之间就失去对称关系。如果指标、绩效、报酬三点之间的换算关系不合理;如果“法码”偏轻,助长人们的隋性;如果“法码”过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这三种情形都会削弱甚至破坏企业运行的动力系统。而且,随着市场的变化,“支点”和“法码”都应随之变化,使指标——绩效——报酬三者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这样,才能保持并不断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刻舟求剑”,或者急躁冒进,都有可能使企业之舟在市场风浪中沉没。

绩效性因素与报酬性要素的关系哪个重要,具体怎样实现二者的平衡和优化呢?那就是实行按绩效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3.按绩效分配: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原则在国有企业的最佳实现形式。

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应当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根据它的效益和竞争力去划分其市场份额的。劳动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企业效益中。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原则应创新其实现形式——按绩效分配。

(1)按绩效分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引入分配机制的一种分配方式。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绩效,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有效地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绩效不仅是劳动的成果,而且积淀着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认为是普遍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耗费可以认为是交易成本,报酬与效益相对应,则体现了等价交换,报酬就包含了形成企业效益的多种要素的相应回报。所以,按绩效分配不仅体现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同时也体现了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按绩效分配,是按劳分配原则的深化。这一分配方式, 不仅划分出有效劳动与无效劳动,而且划分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最终按劳动形成的效益进行分配,这不仅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更体现了劳动越是有效分配越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这就引导人们不仅重视劳动的数量,更注重劳动的质量,提高劳动的效率。

(3)分合计量法,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具体、准确的方法。 分合计量法,就是对有效劳动物化在构成绩效的量、质、耗三个要素进行分析考察,分别计算出数量酬、质量酬、成本酬、然后加以综合。这样,就使按劳分配有了可具体操作的途径和方法。

(4)双向考核,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公开、公正的措施。 绩效考核是否公正是实现分配公平的关键。因此,灵化集团改革过去领导裁决权过大、单向考核的传统考核方法,换之以干部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双向考核方法。相应地还建立了“日清旬结月兑现”的考核制度,即当天的考核结果当天公布,每旬小结一次,月末进行总结,兑现职工报酬。这样,考核结果不仅具有公开性、公正性,而且引导职工对自己劳动绩效不断进行前后的纵向比较,而且同其他同事进行横向比较,激励职工总结经验教训,比学赶帮,团结协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5 )按劳分配的延伸:职工劳动创造的利润转化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职工投资。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本质的区别:资本家的资本是由剥削工人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并作为继续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的“资本”(资金)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利润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或者说是资金化的劳动。相对于一个具体的国有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中,既有国家投资(全体人民资金化的劳动)创造的份额,也有本企业职工的劳动创造的份额。灵化集团总经理周春生主张,为了彻底地实现按劳分配,应对企业利润中职工劳动创造的份额进行分配;为了兼顾企业再生产的需要,可以把这部分利润用作给职工配股的形式转化为投资。这样,就彻底清楚地解决了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在国有企业按资分配和本企业职工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也清楚地解决了职工按劳分配和按股(资)分红(作为现时生产要素的过去劳动的分配)的关系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职工配股,使直接从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职工在产权关系上更明确自己是企业资产的直接所有者,就更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职工在努力使自己投入企业的资金增值的同时,带动了大量国有资产的增值,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在不少人的改革思路认识不到或不愿正视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这个本来很简单但又很尖锐的问题,要么卖给私人,要么维持混沌的公有制,“方丈”们却假公济私,“富了方丈穷了庙”,结果是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所以,周春生认为,在目前各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中,这种用企业留利配股的改造,不仅解决了按劳分配是否彻底的问题,而且解决了职工无资购股的问题;不仅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改革,而且是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的最佳形式,因而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4.企业内部模拟小法人:既是四优管理法实施的组织形式,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企业组织结构。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育,不仅要改革管理方法,同时要相应地改革企业组织结构。

(1)四优管理法的实施,要求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主体, 这样便于分解四要素管理指标,也便于组织落实,监督考核。于是,灵化集团改革传统的按行政序列编制的分厂、车间、工段、班组,使之变为经济责任主体。要成为经济责任主体,就要有相应的权利和利益,责权利是相关联的。于是,把原来的分厂、车间、工段、班组以及职能部门改为“内部模拟小法人”,在经济上视为相对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有自己的经济任务,有自己的群体利益,自主核算;在权利上视为内部法人单位,自主管理,各级各个模拟小法人之间不再是执行上级的行政命令,而是合同准则。这样,就把传统的企业内部组织的行政隶属关系改变为相互之间的合同契约关系。

(2)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组织结构。 各极模拟小法人的成员及负责人的产生均采取“全员解聘、全员竞岗、自愿申报、民主选举”的办法,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用工制度市场化。每年年终,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在履行了上一年合同之后被全部解聘;公司重新确定各级小法人的任务指标和用工人数及上岗标准,张榜公布;公司作为用工单位和应聘职工之间双向选择,所有职工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公开、公平地应聘上岗。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职工在享有主人翁权利的同时,要具有主人翁的资格,担负相应的责任。这就是用市场竞争机制激励职工上进和优化职工队伍的方法。

第二,干部选拔的竞争机制。公司确定各级模拟小法人负责人的职数、任职标准,任务指标,并张榜公布。凡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都可以自愿申报,发表竞选纲要,有关考核部门提供上一年度的业绩考核结果,工会组织提供职工群众的综合评价意见,党组织及人事部门在政治上进行审核,再由考核部门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的合议委员会对候选人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选举产生模拟小法人单位的负责人。这就是要求竞选干部的人不仅政治上可靠,而且要有思路,有能力,有业绩,接受职工代表的挑选。这就是用市场竞争机制选拔和优化干部队伍的方法。

第三,企业内部模拟小法人之间的市场关系。公司负责人和各部门、各级模拟法人的负责人经协商确定一年应当完成的绩效指标,并签订合同,再由模拟小法人的负责人同职工签订合同,有业务往来的模拟法人之间也相互签订合同,确定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各方必须履行合同,违约造成损失的要负责赔偿。这样,就把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改革为合同契约的管理,用市场关系来改革和优化企业内部关系。

5.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工人民主管理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新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中,要不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又怎样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要不要依靠职工群众进行民主管理?又怎样发挥党组织和职工群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灵化集团实行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工人民主管理相结合的新形式。

(1)党组织负责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指导职工群众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企业任务指标的制定。如四优管理各项指标,报酬系数都是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讨论,充分征求全体员工的意见,达到各方认同,最终以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2)党组织号召党员作出表率, 引导职工群众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企业四优管理制度,带头落实企业的各项任务指标。同时,党组织也被视为一个企业内部法人单位,对党组织的工作也要进行“量、质、耗、酬”四项指标的管理与考核。于是,企业管理就形成了“人制定制度,制度管人,人又制定新的制度”,实现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即人人都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

(3)党组织维护职工的民主选举权。 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代表和维护工人的权益,在企业管理中,就要维护工人的民主权利,其中包括民主选举权。如前所述,灵化集团党组织坚持指导和协助经理班子制定各级模拟法人的负责人的任职标准,负责政治把关。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党员和职工群众都有资格通过竞选走上领导岗位,所有职工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干部。

(4)党组织保障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主监督权。 根据“四优管理法”的规定,职工对在职干部都具有监督权,对不称职的干部有罢免权,在四优管理指标落实和考核中,上级主管对下级主管及职工进行检查和考核,同时,下级主管及职工同样有权对上级主管进行监督考核。这样,作为灵化集团职工的干部和工人,人人都有监督权,人人又都是被监督者。

(5 )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与企业经理班子等其他组织的作用相协调,相配合,以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灵化集团通过四优管理法的实施,明确和规范了企业内部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党组织除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指导作用外,主要负责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经理班子主要负责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会主要负责企业职工权益保护和福利工作,团组织主要负责青年教育和自身组织建设,这样,各类组织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都围绕四优管理以增强企业效益开展工作。

6.提高职工思想觉悟与优化企业规章制度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思想工作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新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中是否还有必要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又怎样发挥作用?灵化集团采取了提高职工思想觉悟与优化企业规章制度相结合的新方式。

(1)通过讲学习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 灵化集团各级党组织经常组织干部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论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政治时事,以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同时,企业还组织职工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以提高职工的科技知识水平。而且,企业还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职工的民主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通过这些学习教育,提高职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职工参与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能力和遵守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实现了“思想育人——人制定制度——人自觉遵守制度”的螺旋式上升循环。

(2)通过讲政治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 灵化集团总经理周春生认为,“讲政治”是具体的,党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有不同的政治任务。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创新性的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效益,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和壮大,从而巩固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的公有制经济,这就是国有企业最大的政治任务。公司通过宣传、讨论,使全体职工统一认识,明确了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振兴国企,壮大灵化!为此,灵化人坚持在企业改革的同时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企业科学的管理方法。从1984年起,就开始探索。在初级阶段,他们试行优质优酬记件工资制、经济指标责任制、产供销承包,在1992年以后又试行承包制。在这些探索和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的分析,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造了“四优管理法”,于1995年撰写出了全套《四优管理法》及其配套文件。在试行取得显著效果后,继而在企业全面实施中又不断充实和完善。

(3)通过讲正气树立企业良好风尚。 灵化集团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劳模的示范作用,带动灵化全体职工注重学习,认真工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比创新,比贡献,争上游,相互竞赛,又团结协作。几年来,灵化集团没有恶性经济事件发生,没有干部索贿、受贿事件发生,没有职工挪用公物的现象发生。

(4)从制度上保证政治思想工作的落实。 灵化集团把职工的政治学习、精神文明程度直接纳入企业内部各级模拟法人单位的综合管理指标,并加以考核评比。不仅是先进生产者,而且是精神文明先进分子,才能评为劳模。评上劳模的人,不仅给予物质奖励,而且给予精神奖励。

如果说灵化集团完善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法治的话,那么政治思想工作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德治了,四化管理法就是集法治和德治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方法。灵化集团的企业组织使灵化人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四优管理的法治则使灵化人成为一个行为共同体,而四优管理的德治就使灵化人成为一个理想共同体。这样一个共同体就会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无往不胜。

二、实施“四优管理法”的显著效果

1.经济效益。1995年至1998年底,产值由1.8亿增加到3亿元,增长54.65%,实现利税从2896 万元增加到5000 万元(1995 年当年消化掉1500多万元待分摊费用),翻了一番多,总资产从1.85亿元增加到8.89亿元,增长了3.8倍。在企业全面实施四优管理法的前一年——1994 年, 灵化集团在河南省化工系统的企业年实现利税排序中名列第73 位,1998年即跃居第1位。

2.技术革新成果。累计技术革新项目达300多项, 直接效益达 600余万元,产品获各种奖项11项,21人被评为省、市科技拔尖人才,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获得国家、部、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30多个,现在灵化集团职工更新知识、革新技术、改进工艺已蔚然成风。

3.人才效益。1995年到1998年底,每年有50名实干拼搏型、科技开发型、经营管理型的优秀职工被评为劳模,先后100 多位职工由于全方位的进步,被选为各级模拟法人单位的负责人,在模拟法人代表中,先后有6人被晋升为企业的经理,18人被晋升为副经理,6人被调入市里有关局委和企业担任领导,有2人晋升为灵宝市领导,21人被评为省、 市科技拔尖人才,1人被评为河南省劳模,1人被评为河南省十杰青年。在这些人才的带动下,职工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4.社会影响。灵化集团的四优管理法及其实施效果,引起社会有关人士特别是企业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前来调研,大庆石油管理局、河南平顶山天广集团、河北西柏坡电力公司等数十家企业集团去灵化集团学习,并逐步在本企业实施,都获得明显效果。

三、四优管理法适用的普遍性

四优管理法从理论依据到操作方法都较科学、完善,而且简明易学,宜于大力推广。

1.四优管理法揭示了国有企业管理的共性。

(1)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通过企业综合指标的优化管理, 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2)把“量、质、耗、酬”列为综合管理指标。如前所述, 抓住了各类企业形成效益的共性指标。

(3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论点作为方法设计的理论依据。企业生命论(效益构成论)、管理动力论(动力形成论)、管理天平论(管理机制论)、分合计量论(报酬计算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提示了“量、质、耗、酬”四个要素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规律性)。

(4)依据系列论点提出了一套严密的操作方法。 目标确定(生命指标板块)、组织实施(组织板块)、督促激励(多层激励板块)、落实考核(双向监督的考核板块),这些办法环环相扣,构成了四优管理法完整的操作程序。

(5)四优管理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强,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对国有企业的适用性。

2.各类公有制企业都适用四优管理法,其他所有制企业可以借鉴。

因为四优管理法强调工人民主管理和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才能真正享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才能在“完全、彻底”的意义上实行按劳分配。

四优管理依据的理论观点及其操作方法,都已科学地揭示了各类公有制企业管理的共性(原理),能否适用这些企业,关键在于各类企业对“量、质、耗、酬”四项要素指标能否具体确定。这对于生产型企业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量很显然是“量”;销售率、销售价格、贷款回收率、市场占有率等可视为“质”,差旅费、运输费、业务费等可视为成本;报酬根据前三项指标就可计算了。对于服务型企业,可把服务的范围、规模、服务的工作量等视为“量”,服务态度、客户的满意程度等视为“质”,服务所耗费用和物品可视为成本,确定了这三项指标,报酬也就好计算了。

灵化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多产业的集团,涉及一、二、三产业,横跨十几个不同的生产领域,所属的都是国有中、小型企业,从1995年以来,灵化集团在这些企业全面地实施了四优管理法,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就证明四优管理法在公有制企业适用的普遍性。

3.四优管理同其他类似的企业管理法相比,是较为完善较为先进的方法,应当大力推广。

现就四优管理法同计件工资制、承包制、划分核算单位、倒推成本法在管理内容及其要实现的目标方面进行比较:计件工资制的管理内容是产量与工资的关系,管理目标是产量最大化;承包制的管理内容是企业负责人的责权利的合理配置,其目标是减少亏损,增加盈利;划小核算单位的管理内容是核算单位的产量、成本和费用,其目标亦是减少亏损,增加盈利;倒推成本法的管理内容是企业各生产环节的积累成本,其目标是成本最小化,从而使企业产品降低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而四优管理法的管理内容是对影响和决定企业效益的“量、质、耗、酬”四项要素指标进行综合管理,使每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不断优化,目的是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几者相比较就可看出,四优管理法更为全面,而且是抓住增强企业效益这个核心进行管理,无疑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根本。

四、四优管理法给予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灵化集团“四优管理法”的研究,我们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要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转制是基础,科学管理是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增效的途径,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是目的。因而,改革、管理、增效三个方面要相互配合,协调进行,不可偏废。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各有其重点,在当前优化企业科学管理尤为重要。可以像灵化集团那样,通过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带动和促进两个转变的实现。

2.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而不是搞极少数人剥夺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私有化。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使公有制的国有企业成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应当是:第一,国有企业独资公司进行产权改革时,宜由国有股份和企业职工集体股份相结合(按企业全体职工劳动创造的企业资产增值部分计算),以明确全民与其部分——企业职工的产权关系。第二,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应当界定企业职工所占股权,其方法可如前述灵化集团设想的“企业适当留利给职工配股”方案。第三,小型企业若要转让产权,宜由原企业全体职工集体购买。这样,就在产权关系上明确了职工对于企业的所有者地位,以产权为纽带切切实实地把职工和企业的命运维系在一起,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果在允许和鼓励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而不在产权关系上明确和保障工人群众等广大劳动人民应当占有的财产权,国有资产势必继续流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势必丧失。

3.加强和优化企业科学管理的关键之一是,以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为基点,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健全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职工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企业的更直接意义上的主人,这就决定了职工在政治上和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民主权利,同时,只有保障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保障自己在经济上的所有者地位,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可靠保证。为此,就要像灵化集团实施四优管理法那样,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第一,保障职工群众行使民主选举权;第二,保障职工群众行使民主管理权;第三,保障职工群众行使民主决策权;第四,保障职工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只要国有企业在产权关系上明确和保障职工群众是企业的所有者,在管理上明确和保障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无论国有企业有多少困难,市场有多少风险,国有企业都是一定能搞好的。

4.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科学管理,亟待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形式问题。这需要从企业分配方式和国家分配政策两个方面解决:第一,企业宜推广灵化集团施行的“按绩效分配”的方式;第二,国家根据市场机制制定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资分配等其他形式为辅的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国民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有较为合适的比例。

5.要强化企业科学管理,必须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一个失去理想信念的民族,在遇到外强入侵时,就将如散沙一触即溃。一个没有精神凝聚力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而能给职工优厚报酬时,企业尚能维系职工群众;而当企业在市场风险中陷入困境时,无力给予职工优厚报酬时,也许职工就会离散。所以,企业要像灵化集团那样,在科学管理中通过政治思想工作把企业职工群众由利益共同体升华为理想共同体。

标签:;  ;  ;  ;  ;  ;  ;  ;  

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管理方法&临华集团“四优”管理方法研究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