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以及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的建筑行业越来越关注,对建筑产品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大,以及对建筑产品高品质的追求,装配式的建筑便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应用
1、前言
所谓装配式结构,就是像“搭积木”一样,预先制造构件,根据施工图纸现场进行组装、连接成具有可靠传力和承载的结构体系。这种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劳动力,设计多样化,构件可重复利用,且易于拆除,节省能源,防止噪声污染等优点,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建设不可或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构理念。
2、预制装配式结构特性的分析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特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在施工中难度非常大,而且对施工的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中需要采用各类关键技术,施工流程比较复杂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分析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特征。
2.1施工难点多
在进行预制板制作的过程中,连接钢筋的根数要确定好,而且施工的位置要确定好,所以,预制装配式结构对施工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钢筋连接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施工人员要在对钢筋连接方式设计之后,与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交底工作,从而使钢筋连接位置和数量更加的精确。施工的难点还体现在施工中固定件的位置不好确定,而且机电管线的纵向的紧密度不高,导致固定件在安装的过程中对机电管线产生严重的损坏,在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构件的种类非常多,在安装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如果在施工中不确定精细化的原则,施工的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
2.2施工精度要求高
施工的精度主要体现在对构件的尺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固定件的稳定性的要求高。施工精度要求高还进一步体现在对施工人员的要求高,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施工的规范性高。施工精度还体现在施工人员要确保施工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对施工精度产生任何影响。施工的精度要求下,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上岗证,并且要完善现场的交底工作。
2.3关键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施工的过程中,要借助很多核心的技术,提高施工的质量。在传统的预制装配式结构中,都是采用混凝土的结构,这类结构非常的粗糙,而且安装的效果不好。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核心施工技术在于防裂技术和抗震技术,确保结构的连接强度得到保证,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的核心技术还被应用到抢板内的暗梁、楼板的叠合处,对钢筋进行绑扎使用,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
3、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非常常见,而且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主要涉及对外挂版的施工、粗略安装和提高外挂板的稳定性。
3.1外挂板的固定施工
在进行外挂板固定施工中,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施工人员在进行吊点安装前,要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确定好吊点的位置和数量,并且满足承载力的需求。在进行外挂板固定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安装的位置进行确定,运用定位线的方式,对墙板定位,如果存在偏差,施工人员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检查,找到偏差产生的原因。在进行外挂板固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采用铝合金靠尺对墙面的垂直度进行分析,如果产生了高差,应该对顶托进行调节,确保高差在合适的范围内,在这个基础上提升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进行粗略安装
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中,粗略的安装是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粗略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采用螺栓将预置墙板的斜支撑杆安装在预置墙板上,而且要实现现浇板和预制板的连接,对二者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进行粗略安装中,施工人员应该在斜撑固定点进行标注,在对下层机电进行布置中,要与斜撑固定点区别,防止在固定斜撑的过程中,螺栓发生膨胀问题,会将机电管线打穿。在粗略安装环节中,各个连接件的安装中,要防止螺栓拧的太紧,防止各个板面在连接中出现错位的情况,确保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效率得到保障。
3.3内隔墙板吊装施工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中,内隔墙板吊装的施工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吊装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但是所有的墙板的承重能力比较差,所以这就意味着施工人员在吊装前要设计好控制线。在内隔墙板吊装施工中,操作人员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确保构件的距离和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内隔墙板施工中,在对墙板定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采用撬棍,确保构件的位置的合理性,通过斜撑对构件的垂直度进行调整,从而确保与之装配式结构的完善,确保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精确性的提升。
4、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1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58.19m2,采用装配的总建筑面积约2858.41m2。结构形式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建筑层数有1#教学楼、2#教学楼、1#实验楼、2#实验楼、3#实验楼地上5层,行政楼地上6层、地下1层。预制率为1#教学楼27.73%、2#教学楼30.60%、1#实验楼15.85%、2#实验楼22.35%、行政楼31.46%。主要的预制构件有空心楼板、空心隔墙、梁(牛腿梁、过梁、屋架梁)、预制桩以及室内装饰结构。
4.2装配式结构的设计
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隔音隔热的同时减轻构件质量,某工程中建筑物的隔墙与楼板采用相似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隔墙为空心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材,并设有保温层40mm。在墙体与柱子及梁拼接处加设保温层,在该项目中采取的保温材料和建筑物主体构件耐久性相同,此外,工程所应用的构件同时具有防水、防渗、防火、隔热、隔声、围护以及装饰的功能。预制的空心板之间预留缝隙以此来平衡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此类预制构件中的连接处的防水使用企口的方法,企口做成50mm×100mm。企口现浇的部分首先焊钢筋,支撑在墙上或板上钢筋,在钢筋上放木方,吊模,必须要牢靠。此外构件连接处也可以使用密封胶连接。
设计时空心预制墙体和空心楼板在与柱子连接时不宜采用刚性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墙体与框架梁柱使用预埋的螺栓连接,以此有效的控制预制空心墙板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为了减小框架主体的刚度,墙板与框架柱的保温层要分隔开;在施工上现浇板施工与挂板相比,现浇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外挂板配合部分现浇结构的使用能够减小因施工造成的此类误差。建筑的门窗框是预埋在预制构建中的,由于预埋的门窗框实在构件制作过程中一次性制作成型的,这种工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工艺安装的门窗框常出现的渗透问题。在提高门窗框防水性能的同时,也十分有效地减少工人作业量。
4.3施工方案
对预制构件的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在此之前需要工人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在技术员的指挥下搭建起吊装置,并配备第一层所需要的预制构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材料放置区域,并依据整体的实际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方案,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围绕吊装工程展开来的,而吊装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必须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计划,尤其是吊装作业的计划。同时也要结合现场出现的各种工艺问题,做出专业的解决。
5、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实现了稳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施工人员应该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特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实践中提升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品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生,张凯.工业化预制装配式住宅建设研究与应用[J].住宅产业,2012(6):26-30.
[2]何正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综述及发展前景探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2014.
论文作者:周昊,王德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钢筋论文; 精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