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店经营#183;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店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店作为新型零售业态,给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如何把握这一机遇,使我国零售业健康发展,进而把我国连锁店导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连锁店经营策略背景研究
由于零售业态日趋多元化,90年代中期以前零售业相对于工业企业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不同业态之间市场份额出现变化,相同业态之间争夺市场份额加剧,所有这一切均表明一场以连锁经营为龙头的零售业的大变革正在酝酿之中。能否以寻求经营管理的突破为基础,以零售业的组织变革为前提,使众多的中小型零售企业联合起来进行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国零售业寻求突破的关键。
首先,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经营方式,既可以存在于专业商品经营之中,又可以存在于综合商品经营之中。就连锁内容而言,又可以分为产品和商标连锁及全方位连锁。产品和商标连锁即连锁公司只向连锁店提供产品和商标,全方位连锁即连锁公司不仅向连锁店提供产品和商标,而且提供包括培训在内的全套硬、软件服务系统。从连锁的形式上来看,连锁公司与连锁店之间即可以存在资产联系,又可以不存在这种资产联系。对零售业外部环境分析结果表明,连锁店作为对外部环境适应性较强而对内部要求较高的零售业态,目前已形成对其发展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就我国目前连锁业发展的状况来看,连锁公司发展状况是制约连锁业发展的关键。就连锁公司而言,比较雄厚的资本和强有力的经营管理能力应该是发展连锁企业的有利条件。在这里相对于资本而言,经营管理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连锁店作为发达国家零售业革命的成果之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与方式在零售业中的充分体现,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以规范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和充分利用这种管理资源造成经营现场的无限制性扩展,以及由此形成的规模优势为前提的。
其次,分析零售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我们会发现,目前全国零售业陷入低潮与零售企业数量增加、布局趋于网络化、分布趋于平均和零售业态结构处于变化与调整阶段有关,除此以外,还与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有关。
由于我国近年来消费水平的差距加大,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及消费习惯日趋多元化,市场细分理论已经可以超越于理论探索阶段而进入到大胆实践创新阶段,这说明零售企业差异化经营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因而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潜在机会是十分明显的。
再次,分析我国零售业内部因素也会发现,我国零售企业经营能力逐步提高,这种提高更多地表现在经营设施的改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对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等方面,然而零售企业对外部消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却较多地表现在具体商品的经营上,虽然不少零售企业成立了集团公司,但体现在依靠组织结构的变革以提高经营能力方面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近年来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更多地带有外延扩展的色彩,很显然与我国流通业发展滞后有关,但经过90年代零售业的急剧扩张,目前我国的零售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迈过这一阶段向更高层次进军,就要求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而这种飞跃的突破口显然是依托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的连锁企业。
连锁店经营策略研究
策略的概念其实并不复杂,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的分析足以表达企业进行策略规划的意义。换句话说,策略规划一方面是希望了解环境变迁的趋势,把握机会逃避威胁,另一方面则需要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弥补经营劣势。外部环境变迁所出现的机会和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之间形成的交集,就构成了企业最佳策略的基本方面。
对于连锁企业而言,不同的企业自身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区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机会与威胁。在我国零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合理进行策略规划就不能不说是我们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了。
目前连锁店的经营虽然遇到了种种问题,但其在我国发展的潜力已表露无疑。基于上述分析,针对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状况,下述经营策略应该是我国连锁企业研究的重点。
1.以连锁公司建设为基础,重视特许连锁或加盟连锁
时至今日,我们对连锁企业的连锁形式,如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加盟连锁已经较为熟悉了。在我国前一阶段比较重视且采用较多的是直营连锁,这与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条件是相适应的。然而在连锁企业对经营管理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直营连锁却又存在投资大、风险集中的潜在风险。除此以外直营连锁的发展速度又受到投资数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这就要求连锁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我们认为前一阶段我国一些连锁企业出现的问题或多或少与这种情况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
纵观经济较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发展,面对国外连锁企业在我国取得成功的事实,不能否认特许连锁或加盟连锁这种既具有连锁的典型特征又兼有“资本运作”特色的经营形式在连锁业的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首先,作为特许连锁或加盟连锁的发起者在有一定资本的前提下,其策略的重点是通过强化经营管理形成无形资产,以吸引众多的参与者。因而作为连锁公司在专心致力于管理资源开发的同时,不必为发展连锁店的较为庞大的投资而顾此失彼。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经营项目和管理资源的开发上下功夫,而一旦条件成熟,则可以以其管理资源和无形资产吸引加盟者。在相对减少投资压力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地降低连锁公司的投资风险。
其次,特许连锁或加盟连锁是众多“独立利益体”的联合,这就可以使得这些“独立利益体”在连锁公司的约束下为追逐其利益而努力经营。在示范作用的影响下,随着加盟者的增加而使连锁公司的无形资产增值,无形资产的增值已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再次,在上述状况的作用下,连锁企业发展速度会相对较快,而此时的发展速度是在分散投资、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对连锁公司来说在得到无形资产的同时,又分享了他人投资的利润。与此同时连锁公司还可以通过配货取得流通利润。因而特许连锁或加盟连锁的优势在上述状况下得以充分体现。
2.以资本运营为核心,重视连锁企业的纵向整合
如果说连锁店的发展采取的是一种横向扩张的话,纵向整合则是要求连锁企业向生产领域即商品生产和原料供给领域发展。所谓重视连锁企业的纵向整合是连锁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采取通过对生产领域的投资取得竞争优势。连锁企业向生产领域投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连锁企业的纵向整合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决定。其优点是可以形成“上、下游”之间的综合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缺点是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受影响的面可能扩大。由于连锁企业经营项目上存在差异,因而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领域进行纵向整合。
综合经营的连锁公司有选择地纵向整合有利于提高“品牌率”和降低经营成本,无疑对增加连锁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提高竞争能力都具有明显的意义。对于专业经营的连锁企业,由于其纵向整合度较高,因而其横向发展的任务就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