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实现植物的优化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并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对策。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
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景观的效用,就必须加大研究力度,科学合理地对植物进行配置,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来选择植物的种类,增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性和特色性。
1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1 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就是按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树种,从而使树木生态习性和园林栽植地环境条件相适应,使其生长健壮,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艺术功能。因此,适地适树原则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首要基本原则。在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园林建设工程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其基调树种均以乡土树种为主,例如青岛市的乡土树种银杏、黑松、白蜡、黄山栾、榉树、青朴、法桐、国槐等,就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大量应用,许多还作为了市政行道树种,这就是在适地适树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经典例子。
1.2 遵循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原则
应充分研究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要求,并围绕这些性质和要求开展设计。如街道绿化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市容、蔽荫等,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需要保证美化市容、解决蔽荫的同时,还需考虑疏导交通的作用。城市综合性公园,根据其多种功能的性质,需要设置有供集体活动的大草坪,有供人们遮荫休息的乔木,有供人们欣赏的艳丽成片的花灌木,有供人们安静休息的密林等。
1.3 科学选择植物物种
园林景观工程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结合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及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好物种。例如行道树满足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因此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绿篱的植物要求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可选择观花、观叶、观果、观形、耐旱的物种。
1.4 生物多样性原则
应逐渐增加绿地适应性植物种类,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间的结合,做到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遵循自然现象,打造自然生态景观。从生态角度出发,单一物种密集的种植做法已不可取,合理选择耐阴植物,丰富树下植物种类,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打造出新物种能自然更新的生存和繁衍生态空间。地带性群落会激发物种潜在的共同生存本能,微生物、动物也有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
2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对策
2.1 注意植物多样性
园林绿地涉及植物选择时,主要以自然灌木与乔木为栽种对象,尽量以重叠布置为系统框架,避免植物杂乱无章,促进园林覆盖层的稳定。除此之外,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车辆排放、化工污染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突出。因此,在考虑城市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城市土壤覆盖与地面硬化率的前提下,需要注意栽种植物是否适应城市环境,科学选择景观植物树种,维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
2.2 根据地形进行配置
配置植物景观时,首先,考虑基地情况,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置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要考虑景观的协调一致性,如果是平地,根据周围建筑确定地形高度,便于群众性活动、人流集散和排水。如果有堆山,则应突出其石骨嶙峋、植被苍翠的特征,结合地形的起伏,形成高低错落,层次感较强的景观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地形的高点配置园林建筑,以吸引游人视线,再配以林间小路,利用植物特征,结合框景、透景等构景方法,营造出富有美感的近自然景色。使人联想到深山幽林,达到最终的景观营造效果。另外,根据不同的地形,种植不同的植物,保证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可以创造不同的生长环境,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总之,要利用好地形空间,将植物景观和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又使园内环境协调统一。
2.3 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其主要技术包括:
了解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主要途径有改植物适地和改地适植物。改植物适地包括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改地适植物,即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技术。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的特性很多,有观花的,如紫薇、夹竹桃、石榴、桅子、广玉兰、醉鱼草、云南山茶、冬樱花、月季等。一些花形奇特的,如鹤望兰、兜兰、飘带兰、旅人蕉等。
高度搭配要适当。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些,种植区面积较小时,要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花坛边缘选择一些更为低矮或蔓生种类,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
季节性合理配置。一年四季中植物的花朵、枝叶等颜色均会有变化,因此在配置植物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此外,在配置植物时注重强调植物的季节感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如春季植物开花了,秋季植物结果了,这两个季节都会吸引很多观赏者。当前,很多城市生态园林景观都将重心放在某一个或两个季节,植物配置方面也显得单一、量小,针对这类情况,可以适当配置一些绿色草木植物,以此延长景观的观赏时间。
2.4 植物层次配置
在城市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层次分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种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态型园林景观配置单调的现象产生。使用绿草、花卉以及乔木等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不同样式的多种层次艺术搭配,使得整个生态型园林景观能够达到丰富的层次以及色彩效果。例如:高1m 的黄杨球,高3m 的红叶李,配置高5m 的桧柏和高10m 的枫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从高到低,层次分明的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实现,不同地花期应该进行分层的搭配,延长整个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保证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进行充分的运用,形成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的观赏效果。
2.5 植物配置的色彩搭配
植物的色彩搭配在打造园林景观时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大部分设计者对色彩是很敏感的。色彩不仅能够展现出园林的灵动之美,还使得园林的的底蕴更加深厚。植物的色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叶子的色彩:这种色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大部分时间叶子都是绿色的,只有在落叶前的一段时间是其他颜色的;另外一种是长时间都保持绿色一万颜色的植物,并且叶子的形状各异。不同颜色的植物在夏天的时候为园林景观增添了许多美感;(2)树皮的颜色:其实树皮不只是只有褐色这一种颜色,白色树皮的白桦、红色或者紫色树皮的红端木、还有一些杨树的树皮是银色的,这些都经常用来作为园林中景观被观赏;(3)花和果实的色彩:在大自然中,不同色彩的花朵种类很多,按照其开花的时间、花朵的颜色和高矮可以分为很多类。草本植物花卉色彩比较丰富,但是开花时间很短;木本植物虽然都能开花,但只有一部分具有观赏价值。同样,果实的色彩也不能被忽略,秋天中许多树木都能开出不同颜色的果实,也为园林增添了美感。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力求色彩搭配与其观赏性完美结合,尽力展现出每一株植物的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设计的具体方法,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明确如何进行配置,配置的每一个环节也应该做好各种有效的准备,确保配置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肖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179.
[2]史永红.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 中国园艺文摘,2015(07):166-167.
论文作者:叶颖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树种论文; 物种论文; 色彩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